01資本運作下的股權激勵意義
資本運作下的股權激勵如何去做,如果公司沒有資本運作的預期,讓員工去搞股權激勵,尤其是搞一些虛擬股忽悠員工最終沒啥實際效果,一句話,沒有資本運作的股權激勵基本等於耍流氓。
02股權激勵模式與工具選擇
股權激勵模式與工具的選擇,每個企業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員工的素質和訴求不同,其股權激勵模式和工具應有所區別,或者多種工具配合使用。
03股權激勵的局限性
股權激勵只是公司激勵體系的中的一種,股權激勵不是一個萬能藥能解決一切問題,做股權激勵的同時考慮其他激勵方式配合。
04股權激勵激勵對象考慮
股權激勵不是做全員激勵,而是要對現有的及未來需要招募的核心人員進行激勵,能夠獨擋一面或不可或缺的人是重點激勵對象,同時需要考慮激勵對象的出資能力與解決方案的結合,真正替激勵對象去考慮。
05股權激勵稅收及股份支付
股權激勵的過程中可能涉及相關稅收,在合法合規的條件下,進行股權激勵稅收的籌劃,有志於未來資本運作IPO的企業需要充分考慮股權激勵的股份支付問題,需要提前規劃,不要影響公司的IPO。
06股權激勵的考核
股權激勵核心要旨是對預期進行管理,進而激勵和提升公司員工的積極性,因此公司在制定的股權激勵方案必須要有一套制度與規則,明確激勵對象的授予條件,並且通過公司績效考核,確保相對的公平合理。
07股權激勵管理與調整
股權激勵的管理與後續調整,通過與擬授予對象進行簽署股權激勵相關協議,並且在核心激勵對象離職或新授予對象加入進行調整。
08股權激勵的宣講與公司願景
股權激勵方案完成後需要做的一點就是要全員宣講,讓公司員工了解,有慾望才有動力,並且結合公司發展願景,讓激勵對象有希望。
本報告主要針對非上市企業的股權激勵了解與認知、股權激勵要不要做、股權激勵什麼時候做、股權激勵怎麼做、股權激勵怎麼管、股權激勵相關管理制度與協議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本報告核心內容包括如下五個部分:1、股權激勵要不要做;2、股權激勵什麼時候做;3、股權激勵怎麼做;4、股權激勵怎麼管;5、股權激勵制度與協議。
在開始本報告之前有幾個重要提示如下:
1、適用企業:適用於「初創-成長-成熟」不同發展階段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
2、報告內容:圍繞公司股權主題,重點介紹公司股權設計、公司治理結構、公司激勵體系、公司股權激勵方案如何制定與落地等幾個方面;
3、報告邏輯:股權激勵要不要做--股權激勵什麼時做--股權激勵怎麼做--股權激勵怎麼管-股權激勵的制度與協議;
4、重要提示:本報告僅是針對企業股權激勵制定一般規律性總結,其中具體內容並非適用所有企業及企業的不同階段,同時股權激勵制定是有一套科學方法與流程,公司切不可不根據公司具體情況而生搬硬套,草草實施股權激勵,由於操作方案不到位進而影響企業後續的可持續發展與資本運作,公司股權激勵方案的制定建議由專業人士操作,以免由於股權激勵操作不當對公司人員穩定及企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01、股權激勵大背景
(1)《舊唐書》有云:「財聚人散,財散人聚」,這八個字有效揭示了公司老闆用人的精髓。
(2)2015年《財富》雜誌報道:世界500強企業中有85%的企業使用過股權激勵,股權激勵是重要的激勵方式。
(3)時代的變遷:由工業時代(核心要素為機器與資本)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核心要素為人力資本),對人的依賴性逐步加強,因此對核心人員的股權激勵顯得更加重要。
(4)社會代際更替推動由原有僱傭制到合夥制的轉變,目前對於80/90/00後,待遇、感情、事業留人方式已經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5)網際網路、高科技企業的股權及期權激勵案例示範影響(阿里、華為、騰訊、小米等)。
總結:人力資本化、人力資源股權化時代已經來臨。
02、股權激勵的定義與意義
股權激勵就是使員工通過獲得公司股權的形式,享有一定的經濟權利,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
股權激勵的重要意義有兩大塊,一是通過股權激勵進行融智,包括吸引核心人才、留住核心人才、激勵核心人才、新老核心人才的更替。二是通過股權激勵進行融資,從目前來看,如果需要進行資本運作,讓投資機構看上進行投資,公司必須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投資機構投資公司不是投資創始人一個人,而是投資一個團隊,因此很多投資機構進行投資時一般有要求公司設置股權激勵池。
03、股權激勵要不要做
股權激勵一直以來都是一把雙刃劍,公司的股權激勵要不要做,或者操作不當及施行時機不當都會對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不能盲目的選擇進行股權激勵,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才能做出最後的判斷。
(1)行業屬性
智力服務、高科技、網際網路等行業更需要股權激勵,資金密集、資源壟斷行業等行業對股權激勵需求較小。
(2)企業發展前景
行業及企業發展前景不好不建議實施股權激勵,CEO的願景是做生意還是做事業也很關鍵。
(3)市場競爭
充分的市場競爭會凸顯人才的重要性,國企、壟斷性企業實施股權激勵的必要性不高。
(4)人員流動性
區域不同及公司不同代際人員意識的不同,人員流動性差別較大,股權激勵要有所差別。
(5)時機
一家企業不同發展階段,需要不同的激勵方式,什麼時機做股權激勵有待考慮。
一句話,企業股權激勵如果沒有考慮好或者沒有周密的方案,建議不要輕易的去做或者跟核心員工過多承諾,一旦股權激勵方案不合理或跟員工承諾太多無法兌現,都對核心員工的穩定性有很大影響。
04、股權激勵什麼時候做
創業初期:公司初步建立,人才是關鍵,主要針對合伙人級別的股權激勵,往往採取實股股權進行激勵;
成長期:公司已經邁過初創生存階段,處於快速增長階段,是實施股權激勵最好的階段,核心高管給予實股股權,核心技術人員與中層人員可以考慮期權或虛擬股權方式;
成熟期:公司已經具有較大規模與行業地位,公司會考慮進入資本市場,上市前需要有一輪股權激勵,主要考慮實股股權激勵;
衰退期:到了高成長之後的衰退期,股權已經沒有吸引力了,應該以現金激勵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