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股東大會通過股權激勵計劃

2019-09-28     股權激勵彭生

27日晚,伊利股份發布的公告顯示,此前公布的《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修訂版》獲股東大會通過。公司董秘邱向敏表示,股東大會通過股權激勵計劃,體現了股東對伊利連續多年取得亞洲乳業第一業績的高度肯定,凸顯了股東對潘剛董事長及他一手打造的核心團隊的高度信任,展現了股東對伊利股份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

據了解,伊利此次激勵計劃突出體現了伊利「以股東利益為先,以透明經營為本」的特點。計劃不僅全面保障了股東利益,還通過對未來五年核心經營業績指標的嚴格設定,給激勵對象以多重約束,也將最大限度激發伊利核心團隊的全部潛能,幫助伊利打造未來五年A股市場的「價值投資新典範」。

而今,伊利的營業收入、凈利潤、綜合市場占有率、消費者滲透率穩居亞洲乳業第一,盈利能力和投資回報更是持續多年領跑全球乳業。未來,鎖定「五強千億」目標的伊利,將繼續凝聚全產業鏈夥伴,共謀發展、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向著「全球乳業第一、健康食品五強」新目標發起衝擊。

數據顯示,1996年上市至今,伊利股份的市值從4.2億元攀升至1784億元,增長420多倍;累計現金分紅205.43億元,分紅率高達58.71%,2018年,伊利分紅42.5億元,分紅率更是高達65.94%!長期穩健的表現,讓伊利成為A股市場著名的「白馬股」。

股東們在分享伊利成長帶來的喜悅時,更深知「千里白馬股」的背後,是潘剛董事長及伊利核心團隊十餘年如一日的創新與拼搏。

1999年,潘剛基於對海內外行業發展趨勢的敏銳洞察以及對全球優秀企業管理模式的不斷探索,構建了中國乳業第一個「事業部制」的組織模式,將最具發展潛力的液態奶確定為業務核心。潘剛作為總裁助理兼任了液態奶事業部的總經理。在沒有成立液態奶事業部之前,伊利液態奶的收入只有6000萬元,在潘剛的領導下,伊利大力發展液態奶業務,2000年液態奶業務就實現5億元的收入,2001年達到12億元,2002年達到24億元,2003年達到46億元。伊利液態奶業務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整個中國乳業的發展,開啟了「液態奶時代」,改變了中國人的飲奶習慣。

2002年,32歲的潘剛憑藉卓越的貢獻升任為伊利集團總裁,全面主持伊利的生產經營工作。在開啟中國「液態奶時代」的同時,潘剛還推動伊利開啟了全國性品牌建設的時代,通過液態奶業務的發展帶動了伊利其他產品品類(冷飲、奶粉)的發展,全面促進了伊利整體管理能力的提升,形成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的產業布局,使「伊利」成為家喻戶曉的全國性品牌。

2005年,潘剛臨危受命,擔任伊利集團董事長。就在這一年,他帶領伊利成為中國首個營收破百億的乳品企業。同時,他帶領公司把握住了奧運、世博等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推動了中國乳業的升級。此後,伊利的業績一路高歌猛進:122億元、217億元、375億元、420億元、544億元、604億元……2018年,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近800億元,占國內主流上市乳企總營收約三分之一;凈利潤近65億元,占國內主流上市乳企總利潤近二分之一,再創亞洲乳企業績新高。

在這一過程中,潘剛率領伊利讓老百姓餐桌上的牛奶實現了從奢侈品到日常消費品的變遷,讓中國乳業品牌登上了國際舞台,也完成了自身從中國第一到亞洲第一、從全球乳業二十強到全球乳業第一陣營的歷史性突破。同時,潘剛為伊利確立了「厚度優於速度,行業繁榮勝於個體輝煌,社會價值大於商業財富」的發展觀,在行業內率先倡導「綠色產業鏈」發展理念,推動了中國乳業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過往持續優異的經營業績、豐厚的投資回報,奠定了伊利股份在A股市場上的「白馬股」地位。

業界認為,股東大會通過股權激勵計劃,也意味著核心團隊對股東的業績承諾正式生效。較為重要的是,此次伊利股份的激勵計劃相當具有前瞻性和精準性。它將股東、管理層、員工與企業的利益深度捆綁,將個人利益和公司業務發展高度綁定,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效能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企業的風險抵抗能力。

作為中國乳業的領跑者,伊利股份通過構建「全球健康生態圈」,正在向多品類的健康食品集團轉型,這既是伊利的轉型發展之道,也是中國乳業的轉型發展之道。「世界乳業的未來在中國,乳業的未來在『健康』。」這是潘剛對未來的全新詮釋。

對於伊利股份來說,全新的目標不僅僅是一種量的變化,更是一種質的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A-Eg20BMH2_cNUg0no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