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2020年上海面試熱點:直面結婚率低背後的社會焦慮

2020-03-24   安徽國培

【熱點概述】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聯合提供的數據顯示,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的結婚率僅為7.2‰,創下了近10年來的新低——越來越多的人徘徊在婚姻這座圍城的門口「興嘆」。表面上看,跨進這道城門,仿佛只隔著與對面相親對象之間的那張小小咖啡桌,實際上卻因為種種社會經濟文化因素而隔著關山萬重遠。

縱觀近年來,促進結婚率提升和人口增長的各種政策接連出台,不管是在宏觀層面上放開二孩政策,縮減或取消晚婚晚育優惠,還是最近有人大代表和專家提出將男女結婚年齡分別下調至20歲和18歲,其出發點都是希望提升青年人群的婚育熱情,而實際卻收效甚微。迫切想結婚的人不受上述政策調動也會積極結婚,而原本缺乏積極性的人群再怎麼調動也激發不起相應的婚育熱情。特別是晚婚晚育優惠政策的縮減或取消,讓一眾大齡單身人士的婚育迫切性更是雪上加霜。

縱觀各路網友對這一提議的熱議,否定的原因大致集中在結婚花銷所要算的經濟帳上,表面上的「喊窮」也許僅僅只是一種戲謔,但其背後卻涌動著更為複雜的社會因素。也許純粹以愛情相結合的婚姻並不能與房子、車子等現實問題緊密掛鉤,但我們不可忽視的是,「婚姻」這一社會關係本應建立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現實基礎之上,即使能說服年輕伴侶們不必計較眼前一時的物質得失,但長遠來看,緊隨其後所面臨的生育成本、下一代的教育成本、醫療成本以及對夫妻雙方職業規劃的長期影響等,依舊是一系列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

如果把「結婚率低下」這一問題放到更大的社會趨勢中來剖析,如今的就業發展、養老保障等與傳統婚姻休戚相關的經濟結構性命題早已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傳統中「男性勞動力支撐家業」早就變成了「婦女能頂半邊天」,而「養兒防老」等固有的養老方式早已開明地讓位於「居家+社會機構」的組合式養老。在種種現實因素的影響下,婚姻的結合既有賴於經濟因素,又在漸漸地擺脫經濟的桎梏,越來越回歸到情感上勢均力敵、互相欣賞的本原狀態。從這方面來說,也是社會不斷進步的表現。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生在世,都或多或少地需要一份溫暖的感情來慰藉,只是在當下社會,這份感情並不一定與婚姻中帶著壓力的莊嚴責任畫上等號。既然如此,不妨尊重觀念的多元化:晚婚或不婚的人群能從容地堅持自身的情感判斷,希望步入婚姻又礙於種種現實的人群能得到更多的幫助以疏解其壓力。包括為不同年齡段的單身人群創建更多的交往渠道,在婚育假期、婦女福利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政策優惠,以及破除局部地區天價彩禮的陋習等舉措,都能實實在在地增加人們對婚姻的期待和嚮往。同時,在教育體系和文化建設中普及正確的婚姻觀念,破除年輕人對婚姻的恐懼和迷思,才能讓人們建立起更加健康的親密關係。

【題目預測】

根據材料所反映的現象,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要點】

1.表明主要態度。

結婚率在近十年創了新低,從表面上看,跨進婚姻這道城門,仿佛只隔著與對面相親對象之間的那張小小咖啡桌,但實際上卻因為種種社會經濟文化因素而隔著關山萬重遠,背後折射出來的是當下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年輕人的婚育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既要以開放包容的態度來擁抱這一變化,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正面的引導和關心。

2.闡述「結婚率低」現象的危害。

(1)來自老一輩的壓力和催促,使得他們不能夠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心情上容易抑鬱;

(2)結婚帶動的相關產業如婚慶、嬰幼兒產品是很難銷售;

(3)導致生育率的下降,新生人口的減少直接影響我國人口結構,老齡化社會程度加劇,降低社會繁榮程度。

3.闡述該現象產生的原因。

(1)受教育程度增高:學歷越高表明在校時間越長,這不僅將推遲該部分人群的就業年齡,亦將推遲其結婚年齡,通俗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則結婚年齡越大。

(2)婚育觀念發生轉變:收入、消費業態的發展和升級,部分適婚年齡人群開始更加追求實現自我價值,如近年來創業者的年齡段逐年降低,可說明這一問題。普遍年輕人更渴望自由,認為婚姻是牢籠。

(3)生活壓力大:近年來部分地區的高房價、高彩禮錢,導致結婚成本增長,而快節奏的社會發展高速運轉的工作狀態,沒時間結婚。

(4)城市化加劇:在農村或者縣城呆著的年輕夫妻已經生了二胎,可是留在城市的年輕人卻還未婚,當他們想再尋覓對象,適齡女孩已經生子了。另外,快節奏的社會發展和城市裡高速運轉的工作狀態,沒時間結婚。

4.闡述具體對策。

(1)尊重觀念的多元化,沒有必要過度擔心。都是年輕人從自身實際出發作出的選擇,

社會應給予尊重,給年輕人更多選擇空間。

(2)為不同年齡段的單身人群創建更多的交往渠道,在婚育假期、婦女福利等方面給

予更多的政策優惠,以及破除局部地區天價彩禮的陋習等舉措,都能實實在在地增加人們對婚姻的期待和嚮往。

(3) 同時,在教育體系和文化建設中普及正確的婚姻觀念,破除年輕人對婚姻的恐懼和迷思,才能讓人們建立起更加健康的親密關係。

(4)建立全面的配偶財產知情權制度,讓從事家務的一方,可以隨時了解到對方的

財務狀況,保障婚內的財產不被轉移、隱藏等。

(5)建立完善的離婚贍養費制度,讓選擇從事家務的一方在離婚時可以持續得到另一方的經濟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