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教育-2019江蘇淮安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如此敬業值得肯定嗎?

2019-10-29   安徽國培

【題目預測】

近日,一則懷孕女醫生「吸氧做手術」的新聞在朋友圈刷屏。事發常州二院,一名懷孕八個月的醫生做手術時突然假性宮縮,一邊吸氧一邊堅持做好手術。有人說,這位女醫生的事跡值得我們為其點贊。也有人說,這名女醫生的行為不值得肯定,缺乏專業性。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

每次說到醫生,人們都會想到救死扶傷,醫者仁心這些詞語,在病人危險的時候,總是他們一次次用他們的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幫助病人轉危為安。關於題干中的這名醫生,毫無疑問,也是在用她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醫生的宗旨,是值得我們肯定的,但如果深究其中,其施救的過程還是需要引起我們的反思。

在當下「醫患矛盾」、「醫鬧問題」這樣的話題屢屢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時候,這名醫生的行為,無疑是對於網絡上抹黑醫生這個行業聲音的有力回擊。也正是因為有她這一份堅守,才有了病人的轉危為安。當然,她的無私也讓每個普通人更了解了這份職業的特殊性,更能理解她們的不容易。不可否認,這樣一種帶病堅守、無私奉獻的精神,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是值得被尊敬的。

但也正是因為這一份職業的特殊性,我們才更加需要用去審慎的眼光去看待她的行為。在這個救人的過程中,這位醫生首先的身份應該是一個母親,其次才是醫生。雖然,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自己歇了,同事的工作量就大了」,但如果她堅持,很有可能威脅的是自己和自己未出生孩子的健康。另外,吸氧給病人做手術本身就是不值得提倡的。手術的嚴苛性要求了醫生每一個動作都必須是精準的,極小的偏差都有可能釀成大錯,在明知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仍然進行手術,不管是對患者的安危,還是醫院的聲譽都有可能引發爭議。

孰輕孰重,相信每一個深思過後的人都會有一個自己的選擇。但話說回來,題干中的醫生之所以還是選擇冒風險去做這樣一件事,和當下社會對於醫療人員的高要求以及醫務人員的短缺性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我看來,要想更好的保障患者與醫生的健康,就要打好醫生、患者、上級部門的組合拳。第一,政府與醫院需要落實好優惠政策,吸引和穩定人才隊伍,增加財政投入,解決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扭轉「醫不過二代」的消極觀念;第二,社會媒體給予醫生群體更多的關注,比如通過《人間世》類似的紀錄片進行宣傳,使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醫務人員的辛勞,給予醫生更多的信任與理解;第三,醫生自身也應該注重培訓,提高專業技能,進一步提高臨床醫療業務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標準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