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畢業生,都會大批的人馬選擇考研。其中每個專業都會涉及到,但是上岸率普遍都不高。對於會計的本科專業來說,也有大批人選擇考研,真的要考會計或者審計的研究生嗎?在此,中公財經小編表示不建議。
本科學會計後參加工作的人都知道,學校學的專業知識能在實務中用到的,能到20%就算相當不錯了。什麼統計學、審計學、金融學等等在工作中很少用到,很快就忘掉了,包括財務管理聯繫密切的也是一樣,也就幾個財務分析指標寫報告時用用。
會計專業與其他理工學科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理論與實際聯繫不緊密,又不是技術研發,學校成績好不等於工作成績就好,你看那些高高在上的財總、總會,可能頭銜不少、學歷很高,但專業知識並不強,很多新準則修訂的東西都不知道,以前所學也忘的差不多了,但並不影響他們在財務行當里混的如魚得水。
因為財會專業名為技術性學科,實際卻屬於管理類。或者說會計技術比較簡單基礎,用計算機技術都可以替代,在企業,如果想到更高層次,就要從技術往管理轉,把會計核算轉成財務管理。這轉的過程就是實務經驗積累的過程,這裡所用到的知識仍然與會計專業相關,但僅僅依靠在聽課學習是無法徹底掌握的。
其實管理崗位都是這樣,從沒聽說那個人考上博士就能直接當老闆、當總經理了,管理崗位一定是在實戰中一步步爬上來的,這個過程中基本素質、智商情商、後天努力和機遇都很關鍵,學歷只能在初始階段起點作用。
我們考碩士的目的當然是為了以後發展能提供更多的幫助,這個方面會計碩士除了一個學位,其他幫助有限,還是前面提到的——會計理論在企業用處不大,核算技術又是基層崗位,學的再好,還是會計,達不到財務管理層次。
所以本科學會計,以後上班夠用了,下一步的任務是提高自己綜合能力,如管理、法律、經濟、金融、信息技術等,如果需要一個學位提升自己,我建議不妨在這幾個學科中選一個。
內容來源於網絡
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中公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