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理財有多方面渠道,對於一些常見的投資方式,所取得的投資收益在不在需要繳納的範圍內,中公財經小編給大家解釋下~
銀行儲蓄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規定,配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需要,經國務院批准,自2008年10月9日起,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暫免徵收所得稅。所以時至今日,銀行存款利息是免徵個人所得稅的。
銀行理財
關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否需要納稅,一直都沒有明確的規定。理論上是需要按規定繳納所得稅的,但是銀行不代扣,又因為各銀行規定不同,各種理財產品也不盡相同,所以購買理財產品收益並沒有納稅的硬性規定。但是隨著政策不斷完善,很有可能出現繳納個稅的情況。所以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前,一定要先問清楚稅務方面的問題。
購買國債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免徵所得稅。與銀行儲蓄利息相似,取得債券收益,無須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批,納稅人可自行享受減免所得稅。
保險賠款
《個人所得稅法》規定,保險賠款可以免徵所得稅。需要提到的是,由於稅法的空白,導致有許多人通過投資保險理財來進行合理的避稅。目前為止保險分紅收益稅法沒有明確規定,所以保險理財所得的收益,大部分地區執行暫緩徵收所得稅的規定。
股票分紅
個人持有股票期間獲得的股息紅利收益,則屬於《個人所得稅中》的「利息、股息和紅利」。根據相關規定,適用20%的稅率扣繳個人所得稅。另外需要說的是,個人取得企業債券利息,也需要按20%繳納所得稅。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在大家做各種投資的時候起到參照作用哈~
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中公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