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要不要買房?這10點說清楚了

2020-04-13   大偉看樓市

往年小陽春和返鄉置業在2020年都化為泡影,房企一季度的真實數據都非常差。當然大部分企業都在編造數據「打腫臉」。

3月份大部分城市也只恢復了6成,但房企在各種手法運作下,一季度數據並不差。整體看,幾家房企大部分下調幅度也只在20%左右。

雖然賣的一般,但房企拿地的步伐依然在持續!

截止4月13日,全國房企拿地超過百億的有16家企業,少於2019年同期,整體看,超過200億的華潤與保利,另外綠城拿地也比較多。

這些只是開始,但越來越多的「文件」發布,代表了樓市的政策面逐漸開始變化了!

首先:明確只是「春天」,遠遠談不上夏天。

其次:錢一季度沒有進入房地產,但未來可能增加

M2總額208.09億!三月份M2增速超10%,創了2017年6月以來新高!

一季度住戶存款新增6.47萬億元,同比多增4012億元。一季度非金融企業的存款增加1.86萬億元,同比多增1.53萬億元。這兩個數據說明,新增貨幣的兩個主要去向,首先是進了實體經濟,用於復工復產;其次是居民儲蓄增加,說明老百姓對未來預期不好,開始存錢了,相應的消費和投資減少。

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85萬億,創了歷史同期記錄,但居民貸款卻增加不多,住房貸款也很少,絕大部分新增都是企業。

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1萬億元,同比多增1.29萬億元,其中3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8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16萬億元;2020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1.0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47萬億元。

今年一季度住戶部門貸款為1.2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6000億元.

M2總額猛增,M2並沒有用於投資、生產,只是企業防止破產倒閉,為流動性危機在做準備,這些投放的信貸貨幣只是從商業銀行轉到了企業的帳面上,並沒有進入到社會上流通。

第三:4月20日降息已經是100%機率事件

一季度GDP大機率負增長 降准降息仍或推出!

4月3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同時,決定自4月7日起將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IOER)從0.72%下調至0.35%。本次定向降准+降低IOER雙管齊下,旨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

從商業銀行成本臨界值的角度,預計央行大機率在4月17日續作MLF的同時,下調MLF利率10個百分點左右,並在4月20日下調1年期LPR報價,且不排除下調5年期LPR報價的可能。

第四:青島闖關鬆綁「限售」+人才限購

其實其他內容不用看,關鍵是3條內容:

5.鼓勵改善型住房需求,出售1套以上原有住房新購1套住房的,原有住房應取得《不動產權證書》滿2年並辦理買賣合同網簽備案後或委託中介機構代理銷售並辦理委託代理合同網簽備案後,即可對新購住房的買賣合同予以網簽備案。

6.在本市工作、符合人才條件的,首套購房不受戶籍和個稅、社保繳存限制。符合落戶條件的在校大學生辦理落戶手續後,可享受本市戶籍人口購房政策。

7.因外出求學,戶口自本市遷出並能提供目前在讀學校證明的,可享受本市戶籍人口購房政策。

整合一下看青島政策的意義:

1:說是只落地100天,其實是避免政策影響大。

2:主要動的是5年限售!

2018年4月18日,青島調控要求:在本市範圍內新購買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需取得《不動產權證書》滿5年後方可上市交易。

所以新政策其實主要影響的是這部分房源,也就是說,原住房取得不動產權證2年即可銷售。

限購上,符合條件的首套購房不受戶籍和個稅、社保繳存限制,原來沒有青島戶口要連續繳納12個月的個稅或社保。

第六:本周需要關注資金利率市場的波動

本周無逆回購到期,有2000億元MLF到期。上周央行公開市場共有700億元逆回購到期。

從貨幣市場利率上看,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及存款類質押式回購利率,多數上揚,而SHIBOR利率除了隔夜上行外,其他的1周、1個月、3個月都呈下行態勢。具體如下:4月10日相較於4月3日,R001上行35.17BP,R007上行8.19BP,R014上行16.64BP;DR001上行35.35BP,DR007上行7.57BP,DR014下行9.27BP;SHIBOR隔夜為1.3490%,上行34.80 BP;1月期SHIBOR報收1.4000%,下行34.10BP;3月期SHIBOR報收1.5070%,下行33.70BP。

第七:銀行的年報利潤變化

中國股市的利潤大戶基本全部都是銀行。

第八:銀行的房貸數據

時代財經查詢並統計五大國有商業銀行2019年財報發現,截至2019年末,五大行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總額為17.47萬億元,較2018年末的15.43萬億元增長13.21%。

第九:股市的變化

第十:綜合這些「文件」其實能看到幾點:,這些趨勢肯定是明確的!

1:無論從支出端還是融資端觀察,基建投資都很有可能是托底經濟的率先發力點

2: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手段,也不能讓其成為經濟增長短板

3:降准降息肯定繼續出現,而且幅度不會小。

4:現在房地產政策取向不明,房住不炒不變,但支持剛需和改善的政策試探肯定越來越多。

5:買不買房肯定是看未來的趨勢是通脹還是通縮,通脹的機率肯定更大,所以現在看房買房的風險肯定要小一點。

判斷最近買不買房的可以等4月20日降息幅度,5年期會不會降息來判斷。如果5年期不降息,那麼買房不用急。

6:樓市做多也只是春天,肯定到不了夏天。全國現在有點入夏跡象的也只有深圳杭州的部分區域。買房已經不能隨便買房了,也不能高槓桿,風險很大,核心還是選擇優質城市優質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