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今日聚焦》欄目聚焦杭州電動車市場,通過記者暗訪,曝光了經銷商偷賣超標車,廠家生產電動車預留後門的現象。
暗訪經銷商:
記者通過深入調查發現,目前杭州市場銷售超標電動車的情況依然存在,甚至形成了行業內部默認的潛規則,超標車通過「換馬甲」的方式在市場流通。
1、提前辦理牌照偷偷賣:老國標車以公司的名義提前上好了牌照,辦理了行駛證,消費者購車後就可以直接上路。
2、可隨意解碼:不少表面是國標車的電動車其實都可以通過店家提供的方法進行速度解碼,但儀表顯示仍不超過25碼。
3、超大杯電瓶改裝:除了解碼提速,一些銷售點還能提供所謂的電瓶改裝服務,將原本配備的電瓶更換為60伏甚至更高。
暗訪電動車廠家:
記者走訪了台州、金華等地的多個電動車生產企業,發現不少電動車廠家預留後門的秘密。
一、速度可定製,一鍵可解鎖
在調查中一些廠家表示:只要客戶有需要,解碼後的速度可以更快。廠家銷售人員也給記者演示了,一台剛剛生產好的電動車沒解鎖前,電動車最高時速的確只有25碼,但在車輛附屬的防盜遙控器上一按,這輛電動車速度明顯加快。
二、規避執法監管,手段升級
目前,市面上的解碼變速開關大都設置在電動車防盜遙控器、轉把,甚至是手機APP上,一般車身主體的明顯位置不會有解速按鍵。甚至為了保險起見,只有在消費者和經銷商達成交易,並完成上牌手續後,由經銷商幫助或教授消費者進行解碼提速。
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而造成如今這種現象的原因的根源則是新國標的不盡人意。由於新國標車型的速度問題,很多消費者購買意願不強,這也讓個別廠家和經銷商打起了歪主意。如此一來,劣幣驅逐良幣,效仿的經銷商和廠家就更多了,這也造成了這一「潛規則」的生成。
對於這一現象,孰是孰非已經不再重要,如今新國標再改已是不可能,這一現象又被曝光,接下來浙江市場勢必面臨從廠家到經銷商的徹底清查,經銷商和廠家都要自檢自查,對於以上潛規則,請儘快了斷。旺季之下,合理合法合規經營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