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後這樣吃 病痛不找你

2020-08-08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原標題:立秋過後這樣吃 病痛不找你

俗話說,立秋早晚涼,中午汗濕裳。雖說立秋的腳步已經到來,但酷暑的熱氣依舊沒有散退。此時,在飲食上不可一味進補,而是要調理腸胃迎接入秋。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林曉潔表示,其實,各地的立秋食俗也印證了這一說法,如江南立秋吃茄子來防止腹瀉,廣東吃南瓜來養胃潤燥,寧波吃清涼糕來健脾開胃,山西吃小米粥來養胃,山東吃青菜豆腐渣來防治腹瀉。

江南:吃茄子滋陰潤燥

江南一帶立秋時節有「咬秋」的食俗。雖至立秋,但林曉潔表示,要謹防「秋老虎」偷襲,因此要吃一些清熱解暑的食物,江南一帶從明朝就流傳立秋吃茄子。茄子不僅是當季美食,還具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老年人立秋吃茄子可防治由上火引起的便秘、口舌生瘡等問題,還能滋陰潤燥,保護心腦血管。

但林曉潔提醒,茄子性寒,脾胃虛寒的人多食容易引起腹瀉。吃茄子建議帶皮蒸著吃,而不建議煎炒,以防營養流失。

廣東:吃南瓜養胃潤燥

在廣東,立秋後氣候更加乾燥,身體的水分也更容易被蒸發,容易出現燥熱的症狀。林曉潔表示,潤燥是立秋的養生重點,飲食上要以滋陰潤肺、防燥為主。而南瓜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促進腸胃蠕動等功效。

因此,立秋吃南瓜有養胃潤燥的功效,還能增強飽腹感,為入秋儲存能量。南瓜可以蒸著吃,也可以做成南瓜粥或南瓜餅,是立秋的養胃佳品。

寧波:吃清涼糕消暑開胃

每到立秋,寧波的大街小巷就有清涼糕叫賣,此時的寧波白天暑氣逼人,人們往往食欲不振。林曉潔表示,此時來一碗清涼糕,不僅能去暑熱,還能消食開胃。

清涼糕也叫擇子豆腐,是用番薯粉、擇子粉和水製作而成的,番薯粉有飽腹作用,擇子粉有清熱解暑的功效,搭配上清涼醒腦的薄荷,具有清心爽腦的功效。吃的時候加點糖、薄荷和醋,吃起來清涼爽口、酸甜開胃,是一道特別受寧波人喜愛的小吃。

山西:吃小米粥養胃

從立秋開始,山西的空氣就變得乾燥起來。這個時候,山西人家家戶戶都喜歡熬制小米粥。小米粥自古有「黃金粥」的美譽,具有除煩燥、養腎氣、利小便的功效,十分適合脾胃虛弱的老年人食用。

因此,立秋吃小米粥不僅能緩解夏季的各種腸胃不適,還能滋陰養血。但林曉潔提醒,小米粥的營養還是比較單一的,建議在煮小米粥的時候,可適量加一些山藥、南瓜、紅棗等,更能起到健脾養胃的作用。

山東:吃青菜豆腐渣防腹瀉

山東地區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且流行著「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說法。

林曉潔表示,豆腐渣具有防治便秘、降脂降糖、防止腹瀉等功效,再加入一些青菜,可以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排便。但豆腐渣中所含的嘌呤較多,因此痛風患者不宜食用。另外,脾胃虛寒、經常腹瀉的人也不宜食用。

點評專家:林曉潔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體檢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林曉潔

主任中醫師 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全科醫師

治未病中心 主任

廣東省保健協會 理事

廣東省體檢預防保健專業委員會 委員

廣東省女醫師協會 女性健康保健專家委員會 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 兒科專業委員會 委員

主要研究全科中醫預防保健及中醫體質辨識、健康養生管理以及兒童疳積、厭食、反覆呼吸道感染、多動症、兒童輕微腦功能失調綜合症、高血壓、糖尿病的診治、中西醫預防保健方面有較深的造詣。

文章來源:老人報

記者:張洵

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編輯:黃詠欣 責編:李朝

點分享

點點贊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