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個蛋:鴨蛋能解心火旺
雞蛋相當於一個「微型營養庫」,是夏天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營養成分的首選食物。夏天人們由於大量出汗,體力消耗大,容易疲乏,食慾減退,這時吃上一個雞蛋,可以快速補充體力,還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對安然地度過盛夏酷暑是非常有利的。專家認為,夏天易出現心火旺,可以選擇吃點鴨蛋來緩解。鴨蛋偏涼性且帶點腥味,不但可以去心火,還可補充由於出汗較多所丟失的鈉鹽,恢復體力。
多嘗新:各色蔬果營養全
在我國很多地區有「夏季見三新」的說法,這裡的「三新」主要指的是櫻桃、青梅和麥子。「其實,除了櫻桃、青梅和麥子,各種各樣的蔬果都應該多吃點。」專家說,營養學界有句話認為,「每天五蔬果,你的生命是彩色的」,吃多種顏色的蔬菜水果,所攝取的營養更為均衡。另外,新鮮蔬果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維生素C可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同時也有美白,抗紫外線,防止曬黑的作用。而膳食纖維則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
常喝茶:清熱解暑水分足
我國有夏季飲茶的習俗。專家說,夏天酷暑炎熱,經常喝茶,尤其是偏涼性的綠茶,可以讓暑氣頓消,起到清熱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另外,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常喝茶可以及時補充水分。
不過,專家提醒,茶葉中含有的茶鹼是一種中樞神經的興奮劑,夏天喝茶消暑的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出現「醉茶」的現象,不喝濃茶。不空腹喝茶、不大量喝茶,如果出現「醉茶」,可及時吃點東西,喝點白開水來緩解。
立夏養生增減同步
1
養心神——增靜減怒
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通應。夏與心相通,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夏季的高溫容易引起情緒焦躁,導致心火過旺,引發各種疾病。特別是老年人,受情緒起伏及氣候外感因素的影響,發生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並不少見。養心要做到「戒躁戒怒」,靜養身心,保持內心安靜、情志開懷,以降心火。
2
調胃氣——增稀減肉
夏季常因氣候燥熱而食欲不振,其實這是因為濕熱蘊積在內,腸胃缺乏運化動力的反映。調養胃氣,讓胃口這個吸收營養的「加油站」動力十足,才更有利於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胃喜潮濕,因此多吃稀食是順應胃氣的重要方法。早晚喝些大米或薏米粥。體質弱的人還可以增加一些紅棗或者生薑。這樣既有助於生津止渴,還能幫助滋養胃陽。肉類與油膩性食物則是阻礙腸胃消化的「絆腳石」,在保證每日所需的基本蛋白質以外,最好減少肉類的攝入。
3
護脾氣——增酸減涼
中醫認為,脾為化生之源,是人體的氣機樞紐。但如果脾氣不足,吃進的食物就不能順利轉化為水谷精華,或者已經轉化為精華的也不能順暢運送到身體各個臟腑。
夏季更易發生脾胃不和及脾虛等症狀。吃冰冷食物,往往最先損傷的就是脾胃。因此,護養脾氣不能過多食用寒涼食品。而應以溫補為佳。
此外,酸味食物有助於增強脾胃的消化功能,具有健脾的功效。夏季出汗過多容易損耗津液,常吃一些番茄、山楂、獼猴桃等略帶酸味的水果,能夠斂汗祛濕,有助於生津解渴、健脾消食。
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編輯:金小洣 責編: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