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轉店海鋪網告訴你找合伙人之前要考慮些什麼?

在找合伙人前,為了謹慎一點,我們不妨再來分析一下創業者的心理。

缺能力想找合伙人、缺錢想找合伙人、缺遠見想找合伙人,其實可能是什麼樣的心理在支持著。

缺能力想找合伙人,而沒有選擇去找高薪的人才。這時,不管你怎麼來粉飾,你真正的理由都是不想在銷售業績上來時分給人才一大筆錢。那是你辛苦了很久才看到的現金,還沒來得及慰勞自己就分給他人根本做不到。於是,你想是不是能用合夥來誘惑人才,在更長的時間內都可以拿很低的工資,不分銷售業績,只是大家一點點地加工資而已。這樣你可能會更平衡一些。

缺錢想找合伙人,而沒有以身家抵押去借債,真正的原因是你不想獨承擔風險。自己的血汗錢,總要留一部分在窮困潦倒時還能養活自己。如果能讓另一個人也拿出部分血汗錢,這樣兩個人擔當著總比一個人要如果另一個人拿出了自己資產或管理資產的極小一部分,即使血本無,他也不以為然。那麼,需要承擔的風險就更低了,你就可以大膽地決策,大膽地邁開步子了。

缺遠見想找合伙人,而沒有去請一個顧問,那是因為你覺得自己需要的不僅是顧問,更需要一個隨時在你身邊,能幫你解決核心戰略問題,並時不時開導自己的領導。你的自信不夠,不認為自己能通過學習來完善,而早早地把自己定位了。

請檢查自己的內心的陰暗面。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就危險了。

不論你如何定義你找來的「技術」、「能力」、「資金」、「遠見」、「資源」,總歸是與人合作。

你要做好準備,去面對人類自私的本性。

人類自私的本性在兩種狀態下會慢慢發酵,一種是極度自卑,一種是極度自信。極度自卑者由於不能融人環境和社會,會主動地建起自我與環社會的壁壘,會對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東西異常珍惜,並刻意地放大其價值,拒絕他人進入壁壘,更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他們的自私更偏向於「自我」。極度自信者的自私更偏向「私利」,為自己謀利,當人們對自己的能力有了不正確的認識後,就會有強烈的把能力展現出來並以此謀利的慾望。一但由於事實上自身的能力尚不能產生實際利益,就會有意無意地通過侵犯他人的利益來實現。

當你把一個人捧上合伙人的位置時,這個人難免會變得自信,某些人會變得極度自信,我們通常把這種情況下的自信稱為「自我膨脹」。

一個人在自信的狀態下會變得更聰明,更容易發現自己的天賦,包括商業頭腦。

當你的整個生意框架還不清晰時,你的合伙人很可能比你提前看清楚了生意框架,一旦這個生意框架得到證實,合伙人就會走向極度自信的狀,就會考慮如何實現自己的利益,自私的種子迅速地成長壯大。為了讓自己更快地看到現實利益,合伙人開始重新考慮對你的定位,例如你(邀請他來的人)在他所構想的整個營收框架中是否還有價值,是不是不可取代(通常都是可取代的),於是合伙人就會考慮和你分拆。

當你的生意框架在緩緩運轉時,如果合伙人發現了快速運轉的方法,他會想辦法讓你成為快速運轉的環節之一,於是你就成了配角。

當你看不清楚企業發展的遠景時,合伙人看到了,如果他有比你更大企圖心,看到了更大的市場,他會阻止你的決策,當你的決策影響到他更大的企圖心時,他就只能讓你出局了。

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可謂比比皆是。

在市場變化頻率不斷變快的網際網路時代,比的就是誰更快地看到營收框架,更快地看到快速發展,更快地看到遠景。於是,一些血淋淋的鮮活的散夥案例天天在上演。

當然,你也可能比較幸運,沒有碰到極度自私的合伙人。不過,你可能將和各種人性的缺點作鬥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ytRem0BJleJMoPMvp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