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偶爾換上帆布鞋開車在周邊鄉鎮轉轉感覺也挺好的。
清晨略帶涼意的清風摻雜著集市叫賣聲掠過耳畔。深秋不再暴烈的陽光透過樹葉縫隙傾灑在脖頸。
今天我們起了個大早,來到了30公里以外的柳林鄉。穿過街角巷陌,這裡總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我們到了已經8點半了,好像已經過了趕集的時間,街上已經沒有什麼人了。沿著柳林新街一直走,就來到了我們第一個目的地。
| 余氏牛肉拉麵館 |
好多吃貨小夥伴推薦過這家余氏牛肉拉麵,聽老闆說他們家已經開了27年了。
整條街上就屬他們家生意最好,店內店外都坐滿了人。還有和我們一樣專門從信陽慕名而來的。
老闆的拉麵技術爐火純青,拉的技術很大一部分決定了面是否筋道。
因為老闆手受傷了,現在去的朋友只能吃到機器拉的面,但是絲毫不會影響口感。
拉麵一端上來,小編被它的分量所震驚了,滿滿一大碗。而且很便宜,才13塊錢。
拉麵勁道,湯底醇香,沒有過多的輔料和香精,純牛骨燉出來的湯底,喝一口從喉嚨一直暖到胃。
來柳林怎麼能錯過這裡的千張豆筋,厚實的千張卷,吸足了湯汁。吃起來口感有嚼勁。
超長的豆筋你吃過嗎,市區吃的那些跟它根本沒法比。口感Q彈,吃起來豆香味十足。
| 蒿子饃 |
吃完拉麵我們在集市上閒逛的時候,又發現了一家賣蒿子饃的小攤。老闆說這些蒿子是她春天摘的一直放在冰箱保存的。
將事先揉好的麵餅里裹上粉條肉沫等內餡。
將蒿子饃放入鍋內蒸至表皮焦黃,一個香噴噴的蒿子饃就做好啦。
外面的皮香酥無比,裡面的味道很綿長,清香撲鼻,回味無窮,讓人愛不釋口。
在柳林老街迢迢遙遙地漫步,舊時的「熱鬧街巷」在三兩孩童的嬉戲打鬧中依舊鮮活。
斑駁脫落的牆壁,頗有些恣意任性的電線,坐在院內擇菜的老人。走到這裡,堆積在內心深處的憂愁也隨之消散。
這個形成於清代嘉慶年紀,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老街,是通往武勝關的青石古棧道,也是南北往來通賈的小驛站。
| 小金豆腐店 |
老街里幾乎家家都還在堅持純手工製作,手工豆腐製法充盈著祖輩幾代人的記憶。
有的是家族制豆腐工藝的第四代傳人,有的人自父輩手中接下傳統,也已有三十多個年頭了。
將豆腐腦打碎倒入磨具中,填滿、撫平,蓋上棉布,再蓋上木塊。這就是千張的做法啦。
你們知道嗎,為什麼千張上都有些麻麻的花紋了,原來都是棉布上紋路的壓痕。
從老街出來后街邊還有很多家賣地鍋豆腐的店。都是手工製作而成。
對於那些堅持手藝活的人來說,除了對祖傳工藝的敬畏之心,市場需求也成了傳統能夠代代傳承下去的最大動力。
不知道這種手工藝,還能傳承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