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色模36計——雙色模具設計及雙色注塑成型的36條經驗

2019-09-11     奇模智庫

雙色模具是指兩種塑膠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機上注塑,分兩次成型,但是產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這種模塑工藝也叫雙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專門的雙色注塑機。雙色模具目前市場上日益盛行,這種工藝可以使產品的外觀更加漂亮,易於換顏色而可以不用噴塗,但對設計及注塑成型的要求高。下面我將為大家詳解雙色模具設計及雙色注塑成型的36條經驗:

1. 雙色模設計的基本原則:

(1)硬膠做1次,軟膠做2次;

(2)透明做1次,非透明做2次;

(3)成型溫度高的塑料做1次,成型溫度低的做2次。

上述是做雙色模的基本原則,否則模具會白做;另外,封膠時儘量用靠破封膠,而不用插破封膠,哪怕是建議客戶修改產品也要儘量必為靠破封膠;

2. 模胚導柱導套須上下左右對稱,前後模對稱。

3. 後模要旋轉180度,前模不動。

4. 產品間距須以注塑機炮嘴的間距為準,國外有的雙色注塑機的炮嘴間距是可調的,有的不可調,國內的不可調。

5. 兩個獨立的頂出系統,頂棍也是兩個。後模兩個產品相同,頂針都相同,是旋轉關係,切不可做成平移關係。

6. 頂針板只能用彈簧復位,不可用螺絲強制復位,因為後模要旋轉。

7. 邊鎖應在模具的四邊,且前後模對稱,否則當後模旋轉180後與前模對不上。

8. 如果進膠點間距和注塑機炮嘴間距不同,頂棍孔要做成腰型的,因為注塑機頂棍間距不可調。注意國產雙色注塑機大部分注塑炮嘴不可調。

9. 注意客戶提供的注塑機平行炮嘴的方向,是X軸或是Y軸,以此來定產品排位的布局。

10. 運水進出水的方向應在天地側,且每一個循環水的進出都應在同一面上,不可進水在天,出水在地側,因為後模要旋轉180度,要注意模胚大小不可超過注塑機出水槽的高度,否則無法接運水。

11. 初次注塑的產品要放在非操作側,因為初次注塑後產品要旋轉180度進行第二次注塑,正好轉到操作側,方便取產品。

12. 出口模的碼模位要在操作側和非操作側,不可在天地側,因為他們的產品要全自動。

13. 分型面的注意事項:後模分型面要將兩個產品合併後取得的分型面為後模的;前模分型面要取單個產品的即可,不可取合併後的產品分型面。

14. 前後法蘭的公差為負0.05mm,兩法蘭間距公差為正負0.02mm,頂棍與頂棍孔的間隙單邊為 0.1mm,前後模導套導柱的中'心距公差為正負0.01,模框四邊和深度都要加公差,否則當後模旋轉180度後,因高低不一致而產生批鋒。框深公差為負0.02mm。

15. 如果在模胚廠已經將模胚加工完,本廠要加工唧嘴和頂棍孔時,要以4個導柱導套孔的間距中'心為基準取數,否則偏差太多,容易卡死模。訂模胚時要註明是雙色模胚,四個導柱導套和框對稱,後模旋轉180度後能與前模匹配。

16. 如果是後模旋轉的雙色話 就簡單多了,兩個前模芯一樣,一邊注塑好硬膠後.旋轉180度(注意產品轉的時候不能掉落,澆口可以自動分離) , 轉到另外一邊後再注塑軟膠,注塑硬膠無需布置頂針,只需布置在軟膠這邊模芯即可,另外縮水要注意,如果軟膠完全把硬膠纏住,則只需放硬膠的縮水,如果是輪廓相接 則硬膠軟膠都要放縮水。

17. 如果是一套模具的雙色模具的話 ,那就是一個直炮筒,一個90度的炮筒射膠,不需要旋轉,只需一個模芯,軟膠與硬膠的分離方法 靠行位封膠。

18. Cavity的兩個外形是不同的,分別成型1種產品。而Core的兩個外形完好一樣。

19. 模具的前、後模以中'心旋轉180°後需吻合。設計時還需做這個檢查動作。

20. 留意頂針孔的位置,蕞小間隔210mm。大的模具須恰當增加頂棍孔的數量。並且,由於注塑機本身附帶的頂針不夠長,所以我們的模具中需設計加長頂針,頂針長出模胚底板150mm左右。

21. 後模底板上需設計2個定位圈。

22. 前模面板加A板的總厚度不能少於170mm。請認真查看這種型號的注塑機的其它參考數據,比方,蕞大容模厚度、蕞小容模厚度、頂棍孔間隔等。

23. 前側SPRUE的深度不要超越65mm。上側(大水口)SPRUE的頂部到模胚中'心的間隔不小於150mm。

24. 在設計第'二次注塑的CAVITY時,為了防止CAVITY插(或擦)傷初次曾經成型好的產品膠位,可以設計一局部避空。但需要慎重思索每一處封膠位的強度,即:在注塑中,能否會有在大的注塑壓力下,塑膠發作變形,招致二次注塑可能會有批鋒產生的可能;

25. 注塑時,初次注塑成型的產品尺寸可以略大,以使它在第'二次成型時能與另一個CAVITY壓得更緊,以到達封膠的作用。

26. 在A、B板合模前,要留意前模Slider或Lifter能否會先復位而壓壞產品?如此,需想方法使在A、B板先合模,之後前模的SLIDER或LIFET才幹復位。

27. 兩CAVITY和CORE的運水布置儘量充分,並且平衡、一樣。

28. 99%的情況是先注塑產品的硬膠局部,再注塑產品的軟膠局部。由於軟膠易變形。

29. 留意在第'二次注塑時,塑膠的活動能否會衝動初次曾經成型好的產品,使其膠位變形?假設有這個可能,一定要想方法改善。

30. 雙色模具一定要謹慎選擇澆口位置。一次產品應選擇潛伏式進膠為佳,這樣產品和流道可以自動切斷。當無法採用潛伏式進膠時,可以考慮三板模或者熱流道模具。一次料如果是點澆口,要做波仔,避免因一次進點殘留而碰穿二次料。

31. 雙色注塑模具常採用旋轉注塑模。旋轉注塑模兩個位置上的凸模/凹模要求尺寸、精度一致,且與凹模/凸模配合良好。當無法利用雙色注塑機上的頂出脫模機構時,迴轉台上應該設置液壓頂出脫模機構。

32. 雙色模具注塑成型通常選用不同顏色的同一種塑料,也可以是兩種不同的塑料原料,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兩種材料的介面作用、收縮率差異、加工工藝參數等方面了。

雙色注塑製品一般以ABS、PC等硬塑料配合TPE軟塑料為主,由於成本或應用的關係,要充分考慮採用的兩種物料之間可能沒有良好的粘合性和融合性,兩種料之間結合處的模具處理(一般都會有壓花紋路的現象或者需要做封模槽)還有料厚的厚度等很多問題!

為了使兩種塑膠「粘」得更緊,要思索材料之間的「粘性」以及模具外表的粗糙度。雙色注塑有專用的TPU材料;而模具外表越光滑,它們「粘得越緊。

33. 一般來說,雙色模具的縮水率取決於一次材料。因為一次材料已經把塑料製品的輪廓撐住了,二次材料不會收縮更多。至於如何確定一次材料和二次材料,這有許多要考慮到的因素,比如原料流動性,塑料製品形狀等等。

34. 留意前後模的定位;一切插穿、靠破面的斜度落差儘量大些,要0.1mm以上。

35. ABS/PC,ABS/PC ABS,ABS/PMMA雙色注塑時,需要先注塑溫度較高的PC,PC ABS或者PMMA。如果是透明面殼模具時大部分採用倒裝模具結構。

36. 透明的大的雙色注塑對於結構設計而言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澆口位置的預留,需和模具廠預先達成一致;

材料厚度推薦使用透明的0.8mm以上,非透明的0.7mm以上,非透明的儘量採用淺色,有LED燈時候注意遮光;

透明件分模面和孔的地方寬度一致,寬度推薦0.5mm,曲面接順,避免側面看,能透過很遠,不美觀,儘量減少孔;

非透明件的厚度有限,上麵筋條等結構儘量是在0.5-0.6mm之間,避免縮水;

就目前而言不推薦做帶主鏡片的雙色注塑,模具和產品成本太高,對模具廠家的設備和技術水平有相當的要求,做的話,需要對方給出整個一個流程的解決詳細方案供評估,針對中間的環節都需要審查;

對於大面積的雙色注塑件,兩個關鍵的測試是跌落和冷熱衝擊,在這兩個測試裡面,透明件和非透明件容易脫開。冷熱衝擊-40 -65,時間48小時。

雙色件上結構儘量簡化,複雜的做到配合件上面,非透明件的筋條寬度儘量在0.5-0.6mm,避免縮水。

▇【奇模】——模具冷卻專家

▇模具冷卻過慢,產品過熱,變形,翹曲,找奇模

▇微信搜索關注【奇模智庫】公眾號,看看你的模具冷卻效率還能提升多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qKZJG0BJleJMoPM8p3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