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南60%以上行政村 將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2019-08-29     今報洛陽

8月28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南今年60%以上行政村將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集體經濟組織。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王姝

明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今年,河南被確定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推進試點。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申延平在答記者相關問題時介紹,確保今年12月底前60%以上行政村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集體經濟組織;明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新型集體經濟,總結集體經濟發展成熟模式,推動各地通過多種途徑發展新型集體經濟。抓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分4年扶持5000個左右的行政村,到2022年基本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薄弱村。加強資金項目支持,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擔保政策及用地政策,為發展新型集體經濟營造良好環境。

鼓起錢袋子!四大措施增加農民收入

申延平介紹,下一步,河南還要在四方面「做文章」,繼續增加農民收入。

圍繞提高經營性收入做文章。目前,河南省農民經營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為34.6%。下一步將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業轉型升級,讓農民從種植養殖環節得到更多收益。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進農產品就地轉化升值,讓農民從農產品加工增值中獲得更多收益。

圍繞增加工資性收入做文章。我省農民工資性收入占比為38.6%。下一步,一方面,順應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發展趨勢,鼓勵農村勞動力到城鎮轉移就業,2018年全省轉移農村勞動力2995萬人次,居全國第一位。要進一步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讓更多農民到城鎮能就業、穩得住。另一方面,加快鄉村產業發展,鼓勵農民工返鄉下鄉創業就業。還要進一步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讓更多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圍繞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做文章。我省農民轉移性收入占比為25.2%。下一步,隨著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力度,強化以工促農、以城帶鄉作用,健全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舉措,讓農民更多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圍繞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做文章。我省農民財產性收入占比為1.6%。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進一步釋放農村發展活力,讓農民從資源資產經營中獲得更多收益。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掃除了制度性障礙,能夠為農民直接增加財產性收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ewh3GwBJleJMoPMyqt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