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得到特赦後,希望從事這兩個職業卻被拒絕,如今成熱門

2023-10-24     百曉生侃歷史

原標題:溥儀得到特赦後,希望從事這兩個職業卻被拒絕,如今成熱門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封建皇帝制度以來,封建帝制歷經兩千多年的發展,最終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之後宣告結束。當時的清朝皇室的《退位詔書》中記載:「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立憲共和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在此之後,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這也就意味著封建帝制和封建社會制度的滅亡。

作為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一生可謂是坎坷而充滿傳奇色彩,經歷封建制度的薰陶,國家的滅亡和新的社會制度的建立。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改造,成為民主社會中的一名普通民眾。而國家為了保證這位「特殊公民」的正常生活,還專門為他找了工作,面對總理的詢問,溥儀自己選擇了兩個,如今也成為了熱門職業。

溥儀三歲時就當上了大清朝的皇帝,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歷朝歷代的末代皇帝都有著悲慘的結局,相比之下,中國最後的一位皇帝的結局還相對較好。溥儀的一生三次為帝,第一次時,三歲的他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之下就被送上了皇位,整個童年都沒有出過宮門一步。1917年張勳復辟,年僅12歲的溥儀又一次登上皇位。登基後的溥儀冊封群臣,任命張勳、王士珍等人為議政大臣,但是這一次溥儀只當了11天的皇帝就隨著張勳逃入荷蘭大使館而宣布退位。第三次是在日本侵占東北時,溥儀被日本人扶持做了偽滿洲帝國的皇帝。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趕走了在東北的日軍,溥儀作為偽滿洲政府的皇帝,被蘇聯作為戰犯被關押起來,直到解放戰爭結束,新中國成立,蘇聯政府才將溥儀放回中國。回國後的溥儀也是作為戰犯,被關押在撫順的戰犯管理所進行思想和勞動改造,此時的溥儀作為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是舊制度的代表,改造的任務也自然十分的艱巨,因此溥儀作為戰犯,在撫順戰犯管理所里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改造。此時的溥儀,已經習慣了戰犯的生活,再加上特殊的身份,他原本對重獲自由已經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但是事情最終出現了轉機。

1959年12月4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特赦令,對於一些罪行較輕,改造較好,符合特赦條件的罪犯實施特赦。對於此次的特赦,溥儀並沒有想到自己竟然在名單之內,而且特赦的編號還是001,就是第一位被確定的特赦人員。得知自己被特赦後,溥儀非常的驚喜,這一點可以在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看出:「不等聽完,我已痛哭失聲。祖國,我的祖國啊,你把我造就成了人!」

被特赦後的溥儀收拾包袱,回到北京,真正的過上了平常百姓的生活,融入到了人民群眾的大家庭之中。但是想要真正的獨立生活,就要有一份維持生計的職業。因此在領導接見溥儀的時候,考慮到溥儀的特殊情況,想要為他安排一份適當的工作,還詢問了溥儀自己的看法,於是溥儀向領導提了兩個工作崗位的想法,但是都遭到了否決。從小受到太監宮女百般照顧的溥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溥儀,又到底會提出哪兩個職業呢?

由於從小就體弱多病,久病的溥儀也懂的一些醫學知識,在接受改造期間,他甚至還為其他人看過病。但是考慮醫生這個職業對專業的醫學知識和技能的要求比較高,同時責任重大,然而此時的溥儀並不能勝任,所以總理沒有同意這一提議。溥儀提出的另一個工作是在故宮工作,因為他自己從小生活在紫禁城中,對故宮有著深厚的情感,也比較了解,但是領導還是拒絕了,因為溥儀作為末代皇帝的特殊身份,如果還在故宮中工作,必然會引起不小的社會輿論。

最後領導只得結合溥儀的實際情況,為他安排了一個在植物園的工作,既簡單工作量又不大,還能夠陶冶情操,對於經歷了幾番波折的溥儀來說,再好不過。此後,這位擁有傳奇人生的末代帝王,就過上了簡單平凡的民眾生活,但也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自由。現如今,醫生和故宮管理員都是非常熱門的職業,溥儀不愧是當過皇帝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e307ead6d284168ad6652b0a063a1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