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算」的特斯拉

2023-11-28     汽車公社

平心而論,之前的文章中,已經不止一次對慘烈的2023年定了性。背後最根本的誘因,還要歸咎於特斯拉1月那次「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突然官降。

即便這家美國車企深知會遭到老車主大面積的維權,深知會讓品牌信任度降至冰點,深知會催生出更多的「等等黨」,卻依舊把Model 3與Model Y分別拉到了22.99萬元與25.99萬元的在華歷史最低價。

行動之堅決,令人感嘆。但在我看來,背後也暴露出深層次的痛點。

其一,特斯拉曾經爆棚的累計訂單消耗殆盡,終端新增客戶的乏力也是必須直面的事實,加之剛剛擴產完成的上海工廠就明晃晃的擺在那裡,所以必須狠狠「割肉衝量」。

其二,無論Model 3也好,Model Y也罷,礙於推出已久,遲遲沒有煥新,產品力層面曾經的領先優勢,正在被後來者不斷蠶食甚至反超,那段非特斯拉不選的日子過去了。

因此,在「改款」真正到來並且大規模交付之前,只能被迫用損失毛利率的方式,祭出更多的誠意俘獲人心。

其三,身為掌舵者的馬斯克,對於2023年全球車市的消費活力與真實需求,持有悲觀態度,認為不排除發生一場大衰退的可能。

也恰恰由於身處這樣一個充滿變數的大環境下,必須採用各種方式,讓公司繼續保持向上增長的勢頭,不然就會再次陷入泥潭。

而眼下,還有30多天,2023年就將完全過去。站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點,再去回看特斯拉的整體表現,尤其是身處頗為重要的中國市場,或許只能用「喜憂參半」所形容。

雖然訂單與銷量層面的回暖、Model 3與Model Y的煥新的確已經完成,但整個大盤的消費活力與真實需求好似依舊不容樂觀。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特斯拉率先挑起的「價格戰」,當諸多自主品牌緩過勁來,無疑打得愈發猛烈與起勁。每一個細分板塊,幾乎都捲成不留情面的紅海。

在此過程中,今天文章主角順理成章變為了集火的對象,過去積攢下的領先優勢在被很快蠶食。

也恰恰基於這樣的背景,特斯拉最近又開始了一番「折騰」。首先,必然是連續4次擠牙膏式的上調Model 3與Model Y各個版本車型的售價。

如今,打開其中國官網,Model 3煥新版與長續航煥新版分別來到26.14萬元、29.74萬元,Model Y入門版、長續航版、高性能版分別來到26.64萬元、30.44萬元、36.39萬元。

按照慣用說辭,以往特斯拉會把價格調整的原因,歸咎於成本波動與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這一次卻異常的安靜。

相比之下,更像是其營銷策略的變化。其一,試圖藉助漲價,為品牌與新車博得關注度;其二,試圖藉助漲價,提振已購車用戶的持有信心與二手車保值率;其三,試圖藉助漲價,反向逼單持幣觀望的潛在車主。

順勢,望向更深處,迫不得已祭出上述操作,也暴露出特斯拉想要減輕率先挑起「價格戰」的副作用——營收利潤與產能利用率的嚴重下滑。

但在我看來,這家美國車企可能要失算了。

畢竟,要知道那段中國消費者非Model 3與Model Y不買的日子早已過去。現在,很多人抱有的心態都是:「你漲你的價,我買其它就好。」

並且可以預見的是,絕對不會存在「頭鐵」跟隨特斯拉的自主品牌。相反,大家會繼續大打特打「價格戰」,不斷蠶食今天文章主角丟掉的份額。

無獨有偶,就在近日,有消息稱特斯拉中國官網的用戶手冊里,增加了完全自動駕駛能力(Beta)即FSD Beta版的功能介紹。

根據介紹,啟用完全自動駕駛能力後,可實現沿著道路上的彎道行駛、在交叉路口先停車再通行、進行左右轉彎、導航經過環島路口、駛入/駛出高速公路等功能。

同時,通過FSD,特斯拉車型不僅可在車道線清晰的多車道道路上擁有自動駕駛能力,還可以在任何類型的道路上使用完全自動駕駛能力,包括住宅區街道和城市街道。

換言之,特斯拉FSD已經全面支持所謂的高速NOA與城市NOA。而在官方手冊中,其也反覆強調駕駛員仍是車輛的第一負責人,指出完全自動駕駛能力並不等同於實現自動駕駛,駕駛員仍需要在駕車過程中保持專注,並隨時準備接管。

不過,十分微妙的是,很快相關內容又被刪除。

對此,有媒體向特斯拉官方求證,得到的答覆為:「目前確實是在推進中,至於何時能最終落地,還沒有確切消息。」

實際上,為了在華落地FSD,特斯拉已經進行了大量準備工作。譬如2021年,便在上海成立了數據中心,中國業務產生的所有數據,包括生產數據、銷售數據、服務數據和充電數據等,完全存儲在中國境內,以符合監管要求。

再譬如,特斯拉在上海組建了FSD的運營團隊以及數據標註團隊,以及派遣美國本部的工程師來做培訓,並且一直在協助相關部門推動高級別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

而隨著北京時間11月17日,四部委日前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要求具備量產條件L3、L4 級別智能網聯車在限定區域內開展上路試點,尤其首次明確事故責任判定。

不吹不黑,儼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在我眼中,還是那個觀點:這家美國車企可能又要失算了。

因為即便特斯拉FSD真的到來,真的能在國內如此複雜的道路環境中表現的遊刃有餘?真的能在與類似「蔚小理華」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真的能憑藉6萬多的選裝價格讓潛在消費者買單?

顯然,一個個問題接踵而至。中國車市,遠比想像中的殘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e2e075df997c05cd0c5949714647be7.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