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終於要放開限購了?

2024-06-26     汽車公社

在當前的國內汽車市場中,一些地方對汽車的購買進行了一定的限制。目前,全國範圍內有八個省市實施了汽車限購政策,它們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石家莊和海南。

這樣的政策旨在控制城市中的汽車數量,以緩解交通擁堵,減少空氣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因此,在這些限購城市中,想要購買汽車的市民不能直接購車,而需要通過搖號或拍牌的方式來獲取購車的牌照指標。

若要說哪個城市買車最難,那無疑是首都北京。搖號的中籤率一直偏低,許多市民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獲得購車的機會。其次是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的汽車限購政策也相對嚴格,市民購車的難度同樣不小。

最新的信息顯示,在北京市,截至2024年3月8日小客車指標申請,經審核,家庭普通小客車指標申請共計624330個有效編碼,個人普通小客車指標申請共計2593204個有效編碼,單位普通小客車指標申請共計40723家。

但今年第一期只有9600個車牌指標可以給家庭和個人,還有400個給單位。今年北京的小客車指標總共10萬個,但普通車牌指標減少到了2萬個,其中家庭和個人加起來有19200個指標可以申請。

由於車牌指標減少了,但申請的人沒少,所以中籤的機會降到了0.3%,也就是說申請車牌的難度增加了。簡單來說,就是北京車牌更難搖了。

相較於北京緊張的車牌申請情況,上海的車牌拍賣中標率似乎給出了一絲喘息的空間。6月份,滬牌拍賣的中標率達到了15.4%,這意味著參與拍賣的競拍者中有相對較高的機會獲得車牌。

事實上,自去年7月起,滬牌拍賣中標率有一個明顯上升趨勢,從最初的12.3%穩步上升至今年1月份的20.8%,這無疑給了很多需要車牌的市民一線希望。然而,從今年1月開始,中標率又從高點逐漸回落至6月的15.4%。

儘管中標率有所波動,但相較於北京,上海的車牌獲取難度似乎稍顯寬鬆,這或許與兩座城市不同的交通管理和車牌分配政策有關。

這兩年來,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日益繁榮,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積極推進汽車促銷活動,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以促進汽車銷售和產業升級。各地市政府也積極響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出台了多項刺激消費的具體舉措。

這些政策涵蓋了多個方面,如減稅優惠、購車補貼、貸款便利等,旨在降低購車門檻,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這些政策確實起到了不小的積極作用。許多原本持觀望態度的消費者,在政策激勵下選擇了購車,從而推動了汽車銷售量的增長。

可以說,這一系列的汽車促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帶來了顯著的成效。汽車銷售量的提升,不僅拉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也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這也體現了政府在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方面的決心和智慧。

或許是出於種種因素的深思熟慮,以往的這些汽車促銷政策大多並未觸及到限購城市。限購城市由於其特殊的交通狀況、環境壓力以及城市規劃考慮,對於汽車數量的控制更為嚴格,因此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可能更加謹慎。

然而,這種策略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限購城市居民的汽車消費選擇,使得這些城市的汽車市場相對獨立,受到國家政策影響的程度較小。如何在保證城市交通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又能有效刺激汽車消費,是限購城市面臨的一個獨特挑戰。

如今,在經過深思熟慮和層層決策之後,這雙有力的「大手」終於準備向限購城市的消費者伸出友好的問候。這一重大轉變,無疑將為限購城市的汽車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這份文件不僅為消費市場的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更在細節上為汽車消費市場的拓展提供了具體路徑。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拓展汽車消費新場景」的提出。

該措施中明確指出,鼓勵限購城市放寬車輛購買限制,增發購車指標。這一政策的出台,無疑是對限購城市消費者的一大福音。它不僅有望緩解當前汽車市場的供需矛盾,更能有效刺激消費者的購車需求,為汽車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這一政策的實施,預計將帶動限購城市汽車銷量的顯著提升,同時也將為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政府對汽車消費市場的重視和支持,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便利。

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有94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與2022年相比增加10個城市,其中43個城市超200萬輛,25個城市超300萬輛,成都、北京、重慶、上海、蘇州等5個城市超過500萬輛。

有趣的是,儘管面臨如此巨大的汽車保有量,成都、蘇州和重慶這三個城市卻並未實施汽車限購政策。不管怎麼說,這些數據不僅揭示了我國汽車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增長空間,也反映了各城市在應對汽車保有量增長帶來的挑戰時所採取的不同策略。

從當前形勢來看,最主要的新能源汽車限購城市的放開已成為一種明顯的發展趨勢。然而,對於北京、上海等特定城市而言,是否放開限購仍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如人口規模、環境質量、城市發展規劃以及政治經濟狀況等。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放開限購決策的複雜性。

有一種觀點認為,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後,北京和上海這類超大型城市可能仍會堅持新能源汽車的限購政策。這些城市由於其獨特的地位和情況,放開限購可能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需謹慎對待。

相對而言,像深圳這樣的城市已經大幅度放寬了新能源汽車的限購政策,顯示出更為開放和靈活的態度。從整體上看,其他城市應該都具備放開新能源汽車限購的條件和可能性。這一趨勢預示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全國範圍內的更廣泛普及和應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836928aec871560a1688c6b6dde9628.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