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網約車飽和預警,「僧多粥少」如何破局?

2023-06-17     新京報貝殼財經

原標題:多地網約車飽和預警,「僧多粥少」如何破局?

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陳維城

編輯 宋鈺婷

「每年春節過後的三個月中,加入網約車行業的司機就會增多。」在北京從事多年網約車行業的王師傅介紹。每年春節後,網約車市場就會出現「僧多粥少」的情況。多地也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

市場飽和除了季節、大環境等因素外,也與近年來網約車參與者增多,市場競爭加劇有關。與此同時,一些網約車平台也更加關注司機權益保障。業內人士認為,要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

01

通常春節後運力有所增加

5月份以來,東莞、濟南、溫州、三亞、長沙、臨沂等地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或直接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新增業務。一時間,「網約車市場飽和」引發關注。

與此同時,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2023年1月-5月份共收到訂單信息分別是5.76億單、6.52億單、7.16億單、7.06億單、7.35億單。

新京報 財經記者注意到,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城市多屬於南方城市。總體來看,今年以來,網約車市場訂單呈上升趨勢。享道出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有些預警的城市如濟南,在我們業務大盤裡本身占比不高。」

曹操出行華北區域相關人員表示,「我們目前的城市運營基本都算正常,訂單量和往年浮動變化不大。整個行業的趨勢也和大環境有關係。隨著曹操60在全國的陸續投放,車輛的多維度提升也會對司機的運營效率有一定幫助。」

T3出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從需求端來看,隨著消費場景有序恢復,打車出行消費潛力快速釋放,復甦勢頭領跑其他行業。首先,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今年5月,T3出行訂單量環比上漲2.5%。「五一」小長假期間,出行需求重回四年巔峰,T3出行呼叫量峰值同比增長近200%。

「網約車行業擁有較大的成長空間。網約車賽道既是剛需,也是高頻的領域,市場規模至少在4000億以上,同時仍然有20%左右的年均增長。」T3出行相關負責人認為,市場競爭重點已經從此前的「燒錢模式」轉變為以安全合規、優質體驗為導向的運營模式。

資深網際網路觀察家丁道師認為,飽和預警說明供給和需求出現了偏差,簡單來說,經濟壓力下出現了更多的靈活就業人群,包括網約車司機、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等,造成了供給和需求失衡,自然就出現飽和風險,所以相關地方發出了飽和預警進行調控。

中國城市公共運輸協會網約車分會會長顧大松認為,各地網約車飽和預警趨勢比較明顯,不過還是要遵循國務院對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的58號文定調,需要逐步實現由市場調節;對於計程車行業要慎用凍結等措施。

02

聚合平台增多

競爭加劇下價格優惠?

網約車「市場飽和」或與參與者增多有關,近年來,網約車迎來新機遇。2021年下半年以來,網約車行業已發生深刻調整,「美團打車」重出江湖,T3出行、曹操出行加大拉新力度,高德地圖等導航平台也加碼聚合模式。

2022年以來,網約車行業更是熱度回升。當年7月,華為聚合打車平台Petal出行上線,微信內測騰訊出行。目前網約車聚合模式已經聚集百度、美團、高德等平台,隨著華為、騰訊等巨頭入局,聚合模式更加活躍。

今年3月,美團打車內部宣布放棄自營打車業務,全面轉向聚合模式。同時打車業務將併入美團平台,後續將減少對網約車業務的資源和人力投入,輕裝前行。

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2023年1月-5月份共收到聚合平台完成訂單分別是1.46億單、1.69億單、1.97億單、1.96億單、2.10億單。聚合平台單量增長比較明顯。

聚合平台憑藉流量入口與完整生態閉環的優勢,讓交通運輸行業里很多傳統的企業有了新的生機。聚合模式有利於打破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促進行業公平競爭,良性發展。

此前,顧大松表示,「網約車聚合平台的出現,促進了網約車市場的競爭,推動了網約車市場結構的完善,為中小平台與網約車租賃公司提供了更多選擇。」

「有實力的企業布局聚合模式,也讓網約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此前,出行行業人士李東預估「目前其他網約車平台加碼布局,這些平台或瓜分最大平台日訂單量200萬-300萬單,其中高德打車訂單量增長或更大一些。」

「僧多粥少」疊加多重因素,近期,有一些用戶發現,打車也有所優惠。劉先生平常高頻次使用網約車,「我最近一直各地出差走訪,每天都好幾單,網約車打車確實比之前便宜了。」

「各種『一口價』的訂單明顯增加,是系統主動發券,不是直接低價。平台通過這種方式自己少賺錢,刺激更多人打車。當然網約車司機的單筆收入大幅度降低了。」劉先生介紹。

03

各方加強司機權益保障

發揮技術、市場作用

「地方主管部門發飽和預警、暫停新增網約車證等措施,是保護現在從事網約車行業的司機和企業的利益。尤其是雙合規司機。畢竟網約車業務還是高頻剛需;』僧多粥少』會對司機的運營效率和收益造成影響。」享道出行相關人員表示。

在多地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下,各平台也在關愛司機。享道出行相關人員介紹,平台司機關愛活動正在走入南京、杭州、鄭州、成都等城市,組織合作資源,為司機定製健康醫療和意外保障保險,幫助有需求的司機增加一份保障。

T3出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用戶習慣養成、市場日益成熟,出行服務質量成為用戶關注的新重點。我們也在推出新產品和新服務,滿足新的市場需求。

近年來,相關部門更加關注網約車司機的權益保障。交通運輸部多次要求網約車平台降低過高的抽成比例,設定抽成比例上限,並向社會公布。與此同時,也要求各平台完善平台和從業人員利益分配機制等。

6月16日,滴滴發布消息稱,2023年以來,每個月服務時長超過30小時的所有司機月均抽成為13%,其中,五成以上的司機月均抽成低於15%,九成以上低於20%。

此外,網約車出行服務也存在時間、空間上供需不平衡的情況。滴滴表示,將持續推出拼車免傭、節假日免傭、新手司機免傭等系列獎勵活動,讓利給司機,從而鼓勵司機接拼車,在節假日出車,緩解打車難。通過新司機收入保障、淡季收入保障,以及多種促銷拉動單量,來幫助司機穩定收入。

丁道師認為,大環境之下,平台在一些小細節上可以優化和調控,區域的需求與供給有優化的空間,平台可以通過技術等多種方式更精準化提升運力調度水平,減少遠距離調配,增加車輛運營效率,也能間接增加訂單。

顧大松表示,網約車飽和預警可能需要其他監管合力跟上,比如在網約車行業價格行為、網約車車輛租賃行為、司機權益保障等方面,涉及不僅是交通部門,人社、市場監管、發改等部門也有必要形成監管合力,把法律底線、監管底線樹立起來,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慎用凍結,因為一旦凍結起來,監管的主動性容易喪失。

「春節過後,一些人不知道做啥工作,就以跑網約車過渡一下,一般租車周期是3個月,3個月後,可能有一些人會發現網約車也不好跑,就會選擇退租。實際上,春季也是淡季,夏季高溫網約車訂單也會增多。」王師傅介紹。

往期精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dafb1144801b2d5c9d5a305f33b3a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