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引網民不滿要求從課本清除,著作該不該進入中小學教材?

2023-02-10   糖果媽媽

原標題:《水滸》引網民不滿要求從課本清除,著作該不該進入中小學教材?

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課本,作為學習知識的重要工具,尤其是語文課本,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進而樹立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因此,對於課本上里的文章,編寫人員也是經常修改或者是刪減,不過近幾年,似乎每一次刪改之後,總會有幾篇我們熟悉的課文消失了。

其中還不乏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甚至十分受好評的文章,卻因為文章里的一個圖片,乃至一個字眼,就被直接「下架」了。

網友稱水滸毒害青少年,應從課本中清除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影響力自然不同凡響,更是在中學課本里,也有其中「智取生辰綱」的片段。

不過近日,卻有網友在教育局的公眾平台留言:要求把水滸傳的章節從青少年課文里摒除。

這位網友給《水滸傳》羅列了N條罪名:

  • 汙衊醜化女性;
  • 情節不符合邏輯;
  • 歌頌濫殺無辜;
  • 給一些「人渣人物」,像宋江安排善終;

總結一下,網友認為水滸傳是他看過作者心理最陰暗,且最毒的小說。

不得不說,如果按照這位網友的總結,如果是沒有看過原著的人,恐怕早已經對《水滸傳》驚恐萬分了。

網友反對:經典永不過時

對於這位網友提出《水滸》毒害青少年的說法,很多網友都持反對態度,表示不接受這種可笑的理由。

按照這位網友的理論,《水滸傳》是教育孩子打打殺殺,《三國演義》是教育孩子勾心鬥角,《紅樓夢》是教育孩子紙醉金迷,《西遊記》是教育孩子相信鬼神。

這樣一來,中國的四大古典小說,包括所有的文學作品,是不是都不允許孩子讀了呢?

《水滸》最難能可貴的就是真實,而且是那種舊社會底層「血淋淋」的真實。雖然這樣的真實可能會有些暴力,但這不是成為刪減課文的理由。

現在的孩子生活環境過於安逸,如果不讓孩子認清社會的殘酷,就更不會去珍惜現在的所有,尤其是在如今的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明星網紅反而成為了孩子們追求的對象,反而對那些應該被了解的人物置之不問。

這顯然是整個國家教育的悲哀,而缺乏正確價值觀的孩子,也不是家長們想要的。

課本內容確實要認真商榷,但過度保護反而會留下禍患

對於這類批判性的文學著作,如果一味地禁止,這不僅是自欺欺人,更是一種悲哀。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連打開看的勇氣都沒有,那麼就只能看著別人進步。

孩子們心思單純,並沒有成年人的那些彎彎繞繞,如何理解取決於家長和老師的引導。

尤其現在很多課外書的質量參差不齊,為了避免那些「毒物」對孩子的影響,對於課本認真商榷審核是對的。

但如果因此就因噎廢食,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對於那些有歧義的文章,想要孩子受到積極的教育,就需要老師在上課講解的時候,注意引導孩子從中學習到正確的知識和情感傾向。

當然,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要承擔起監督和引導的責任,引導孩子去正確看待自己不理解的事情,給予積極陽光向上的正面引導,這樣才能使孩子在陽光的教育環境下成長。

總的來說,課本「更新換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對於一些課本中的經典文章取捨還是要慎重,不能因為一些個人看法,甚至虛無縹緲的理由就把重大意義的文章給刪除了。

對於孩子來說,過度保護並不是好事,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好好引導,才是解決的辦法。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家長也需仔細

不僅僅是課本,現在很多課外讀物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很多家長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踩雷,造成對孩子產生錯誤的引導。

學校為了培養優秀的學生,要求已經很嚴格了,這個時候家長也是不能忽視自己的家庭教育,從兒童階段開始,就要孩子讀一些正面積極的讀物。

孩子的用書,家長要做好篩查,在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孩子受到不良圖書的影響,對於家長來說,自然是不希望孩子的意識形態受到侵害,更不願意看到孩子在反面教材中成長中成長。

因此,從小開始,家長也要做到監管責任,讓孩子有一個健康完美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