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司馬相如寫下一封13字休書,妻子回了首詩成千古絕唱

2023-11-22     無風卻起念

原標題:2000多年前,司馬相如寫下一封13字休書,妻子回了首詩成千古絕唱

敢愛敢恨,願意為愛情付出一切,這樣的女子,並不多見,而在2000多年前的封建社會,卻有這樣一位奇女子。

在那個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她勇敢地追求愛情,與自己的心上人私奔,當丈夫出軌後,她也能果斷決絕,不卑不亢地挽救婚姻

這樣的行為,像極了現代女性,她的的獨立思想和勇氣,實在是令人震撼和佩服。這位奇女子,就是漢朝的「才女」卓文君。

卓文君是四川臨卭巨商卓王孫的女兒,《西京雜記》這樣記載她的容貌:

「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

可見她長得非常漂亮,而且史書記載卓文君還精通音樂,擅長彈琴,並且有很高的文學才華。她在16歲時嫁給了一個人,但幾年後丈夫去世了,於是她回到了娘家過著寡居的生活。

有一天,司馬相如來到卓王孫家參加宴會,得知卓文君守寡,於是他彈奏了一首《鳳求凰》的曲子,表達了對她的愛慕之情。卓文君聽了司馬相如的琴聲後,當晚就和他私奔逃到了成都。

在成都時兩人一貧如洗,只好開小酒店維生,卓文君賣酒,司馬相如洗碗。後來,卓文君的父親得知,在朋友勸說下資助他們,使生活有所改善。傳說後來兩人生了一個女兒,取名琴心,因在正月初一出生,被賜名元春。有人認為,《史記》記載這段故事,是為古今女子開個先例,體現了女子自主選擇夫婿的權利。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到了成都,雖然生活窘迫,但是夫妻感情卻非常好,後來,司馬相如因為文采出眾,獲得漢武帝的賞識,於是舉家遷往京城長安。

都說「男人有錢就變壞」,司馬相如也是如此,他在獲得富貴後,並沒有記起卓文君曾經的好,反而受不了誘惑,喜歡上了一個茂陵女子,漸漸的就冷落了卓文君,甚至還想要休妻。

不過司馬相如沒有明說,有一天又給卓文君寫了一封信,信上寫著一串文字,寫的是: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巧的是,這串數字裡面剛好沒有「億」字。如此聰慧的卓文君,當然一目了然,知道司馬相如對她無「意」,司馬相如對自己再無「憶」了。

卓文君瞬間悲傷欲絕,淚流滿面,可是有什麼辦法呢?自己的選擇只能自己承擔後果。於是,她給司馬相如回信一封,而這一封回信也就成了千古絕唱,這篇名叫《怨郎詩》,是這樣子寫道的: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說三、四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字無可傳。九連環無故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念,千掛牽,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孤身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間心寒不敢搖蒲扇。五月石榴似火,偏遇冷雨催花瓣;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煩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扯斷。噫!郎君兮,盼祇盼,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細細的欣賞這首詩,你會發現寫得非常巧妙。

詩的上闕是以「一」字開頭,以「萬」字結而,而詩句的下闋又與之顛倒,實在是意猶未盡,渾然天成。一個「懸」字說收了卓文君內心的無奈與煎熬,將對夫君別離後千盼萬盼的情思,表現得淋漓盡致。

詩的下闕又話風一轉,寫出了卓文君內心已經是心灰意冷,只剩下幽怨,此等悲傷,何人能感同身受?

而後卓文君又寫了一首《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如果說《怨郎詩》是抒發了卓文君的想念與無奈的話,那麼《白頭吟》更是寫出了她內心對愛情的美好嚮往,以及美好的想像,詩中「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這一句,後來更成為千古絕唱,司馬相如看到之後,感到非常慚愧,於是打消休妻、納妾的念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bb73af40d44787fed2342a688f3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