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架!抖音、快手、微信,集體出手→

2023-11-18   生活日報

原標題:下架!抖音、快手、微信,集體出手

近日,抖音、快手、微信集體宣布,打擊違規低質微短劇。

打擊違規微短劇

抖音、快手、微信集體出手

11月16日,抖音發布抖音關於打擊違規微短劇的公告,公布近期累計下架小程序內違規微短劇119部,處置違規推廣微短劇的抖音帳號1188個。

公告稱,對於存在違規內容和行為的小程序或帳號,平台將引導整改。拒不整改的,將對違規的劇集、視頻和帳號進行處置,處罰類型包括但不限於下架違規劇集、刪除或屏蔽違規內容、對違規帳號禁言或封禁等。

快手11月14日發布了針對違規微短劇類小程序的專項治理公告,下架了10餘部違規微短劇,同時對發布違規內容的午夜***劇、達達***地等13個帳號根據違規程度分別予以相應處罰。

此前,11月10日,微信發布公告稱,近期,平台通過巡查審核發現,部分微短劇類小程序存在未進行劇目合規備案或存在不良導向價值觀內容等行為。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以及《騰訊微信軟體許可服務協議》《微信小程序運營規範》的相關規定,平台下架了部分違規微短劇劇目,並對相關違規小程序進行處置。

熱度持續走高

微短劇為啥這麼火?

近兩年,微短劇迎來了快速增長黃金期。行業數據預測,2023年小程序短劇市場規模接近250億元。德塔文《2023年上半年微短劇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上新481部微短劇,超過2022年全年的454部。此外,中國傳媒大學趙暉教授團隊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TV、B站五大視頻平台全年首播重點微短劇數量276部,而2023年前7個月上述五大視頻平台首播重點微短劇數量就已達到297部,發展勢頭迅猛。

微短劇為什麼這麼火?據了解,微短劇主要靠爽點、反轉、土味內容吸人眼球。通常,微短劇的單集時長一般不足10分鐘,甚至可以短至幾十秒,具有主題明確、情節連貫、節奏較快、衝突集中、反轉頻繁、情緒帶動性強等特點,能讓觀眾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最大程度的情緒滿足,大大節約了追劇的時間成本,滿足了觀眾碎片化的娛樂需求。

此外,製作方和播放平台越來越重視垂直細分領域的用戶需求,利用算法不斷製作、推薦迎合用戶特定需求的同類微短劇,以「精準投喂」的方式增強用戶黏性,也推動了一些類型微短劇的持續火爆。

但是微短劇火熱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表示:「目前,微短劇在三個層面存在問題。從身份定位上看,它不同於電視劇、電影或者網劇,業界對其定位存在爭議;從內容上看,作為最新流行起來的傳播模式,一些微短劇尤其是商業微短劇大打擦邊球,對意識形態的把握令人擔憂;從資本端看,微短劇在二級市場引發的追捧趨勢已十分明顯,若不加以規範和限制,後續可能會在一級市場引發不良後果。」

微短劇已下線25300多部

廣電總局將加大管理力度

據悉,2022年11月下旬開始,廣電總局集中利用3個月時間,組織開展了「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工作。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線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調低下、審美惡俗等內容的微短劇25300多部、計1365004集,下架含有違規內容的「小程序」2420個。

此外,2023年3月至今,廣電總局督導抖音、快手、騰訊、B站、小紅書、好看視頻等平台累計對外發布公告40餘期,清理低俗有害網絡微短劇35萬餘集(條)、2055萬餘分鐘;分級處置傳播低俗有害網絡微短劇的「小程序」429個、帳號2988個。

下一步,廣電總局將從7個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細化管理舉措:一是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核細則》;二是研究推動網絡微短劇App和「小程序」納入日常機構管理;三是建立小程序「黑名單」機制、網絡微短劇推流統計機制;四是委託中國網絡視聽協會開展網絡微短劇日常監看工作;五是推動行業自律,互相監督,全行業共同抵制違規網絡微短劇;六是再次開展為期1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圍繞網絡微短劇的導向、片名、內容、審美、人員、宣傳、播出等方面,加大違規網絡微短劇處置和曝光力度,進一步優化算法推薦,完善廣告推流審核機制,取得立竿見影成效;七是加強創作規劃引導,繼續打造精品力作。

微短劇無序狂奔局面將得以遏制

加強對微短劇的規範與監管,有何影響?

張毅認為,相關部門的強監管態度劍指內容管理,短期看,一旦審核細則、「黑名單」機制落地,部分微短劇或許將不再適合公開傳播;長期看,進一步的規範與約束,等同於為行業划下一條監管紅線,能夠幫助各類微短劇最大程度規避合規風險、價值觀風險等,有利於行業整體健康發展。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盧鼎亮表示,建立微短劇「黑名單」機制將會進一步規範內容供應端公司對微短劇內容的把控流程,提升其生產製作微短劇的水準,加大內容供應商違法違規成本,促進內容供應商的微短劇以內容、質量、品質取勝,避免出現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作品。

「微短劇在資本市場和消費端的火熱,證明行業和業內公司已經找到相對合適的成長路徑。出台審核細則、建立『黑名單』機制,不僅可以及時整治負面內容、制約不良公司,還能規範產業發展、保障微短劇向精品化發展、增加市場透明度,確保該行業向著具備強大生命力的內容形態和文化消費品方向發展,助力業內企業可持續發展。」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童清艷表示。

*點亮【在看】,轉發關注~

來源:中國經濟網、綜合經濟日報客戶端(記者黃鑫)、光明日報、央視新聞客戶端等

編輯:凌文秀

審校:鄭義

監製:殷美玲

10歲男孩確診合併感染!媽媽崩潰:住院10多天...這樣預防

太突然!知名品牌多地門店關閉,很多濟南人買過

濟南有醫院一天接診數百例,網紅藥方朋友圈熱傳!緊急提醒

精彩視頻,歡迎關注「齊魯晚報」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