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用藥需謹慎,健康寶寶喜誕生!

2023-04-05   PSM藥盾公益

原標題:備孕用藥需謹慎,健康寶寶喜誕生!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石浩強

科學備孕

社會日新月異,君不見為了孕育健康的寶寶,科學備孕已然成為了必需。

備孕是夫妻雙方的事情,是夫妻共同努力的結果,戒掉不良嗜好(如煙酒)、適量補充營養、科學調節心情與作息非常重要。

而在備孕期間夫妻雙方一旦罹患疾病,是否應該用藥?如何安全合理地用藥?則更加令准爸爸、准媽媽們糾結。那服用藥物是否會影響到備孕呢?一旦確定服藥後是否需要將備孕期延長呢?

對於男性來說

主要因素

對於男性來說,精子數量的減少、活力不足或完全缺乏是造成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不良環境的暴露,如過度接觸農藥或放射性輻射物質,不良生活習慣如抽煙、酗酒,毒品、長時間高溫桑拿等都會導致精子功能障礙。除了上述因素外,很多藥物也被報導對精子的產生、發育、成熟存在不良反應,可能會導致暫時的或持續性的不育。

任何對精原細胞、睪丸細胞或睪丸間質細胞有害的藥物都會影響精子的產生和成熟。一般而言,從精原細胞到成熟的精子需要歷經72~90天的生長周期,也就是說,進入女性體內的精子,實際上是90天之前就開始發育的「庫存」,這也就是備孕期一般為3個月左右的道理。而在這3個月左右的時間裡,用藥需要格外謹慎。

有一項權威研究是針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所批准的藥物說明書進行的調查,對影響精子產生及成熟的藥物進行了匯總,結論是共計65種藥物可能會損傷精子,其中激素類藥物位於首位,最有可能產生不良影響,如達那唑、氟他胺、甲基睪酮、奧沙得林、亮丙瑞林等。

抗腫瘤藥物僅次於激素類藥物,如環磷醯胺、甲磺酸達布非尼、磷酸氟達拉濱、甲氨蝶呤等。其它還有抗菌藥物如洛美沙星、呋喃妥因、氨苯碸、磺胺嘧啶等,抗抑鬱藥如鹽酸氯米帕明、馬來酸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等,抗精神病藥物如喹硫平等,生物鹼如秋水仙鹼等。

對於女性來說

對於女性而言,一個月通常只排出一個成熟的卵子,其生長則需要歷經3個月經周期,因此在這些卵泡生長競爭的3個月左右時間裡,備孕女性就需要進行全方位調理了。

用藥安全

眾所周知,女性備孕期間,不安全地使用藥物會對妊娠的結局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FDA將妊娠期的用藥分為A、B、C、D、X五個等級,其中D級有明確的證據顯示藥物對人類胎兒有危害,但當妊娠婦女用藥後療效肯定(例如用該藥物來挽救妊娠婦女的生命),且沒有藥物可以替代,權衡利弊後仍可考慮使用。

而X級則是通過對動物和人類的研究表明,藥物對胎兒確實有危害且妊娠婦女應用這類藥物後並無益處。

因此禁用於妊娠或可能妊娠的患者。例如臨床上常見的抗病毒藥物三氮唑核苷(利巴韋林 病毒唑)就屬於X級,即具有較強的致畸性,強調在治療前、治療期間或治療結束停藥的6個月內,夫妻雙方均應避孕。如果必需使用X級類藥物,則應先檢查是否已經懷孕。

其它藥物也可能會影響女性排卵

諸如非甾體抗炎藥可能會影響女性排卵,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難以受孕;抗腫瘤藥物可能會導致卵巢衰竭,從而導致不孕;抗精神病藥物可能會干擾性激素的水平從而影響生育;利尿劑螺內酯,可能會導致女性月經紊亂,一般停藥後2個月以上方可恢復生育能力。

請准爸爸、准媽媽們謹記:

目前認為,備孕周期一般是3個月左右的時間,3個月也是細胞代謝體內有害物質的一個周期,當然也會因人而異。也就是說,任何對生殖細胞有影響的藥物、有毒物質、不良因素等,應待其在體內完全排除、消失後,過大約3個月左右的時間再受孕。例如:戒煙、酒3個月後才考慮受孕等等。

夫妻雙方應該在備孕前做好身體檢查,及早發現疾病或者身體隱患,對症進行藥物治療,在疾病痊癒後再考慮備孕事宜。

在備孕期間夫妻雙方均需加強營養、補充葉酸、合理作息、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特別要注意謹慎使用藥物。

備孕期間夫妻雙方如有患病,就醫時應當告知醫生正處於備孕期,儘可能避免使用一些對胎兒不利的藥物。

如果病情較為嚴重,必須使用對胎兒有影響的藥物,應該理智地考慮是否結束備孕,並在服藥期間或者停藥後的一段時間內做好避孕措施,以免出現意外懷孕的情形。

非常糾結的情況是誤用了禁用的藥物,卻又懷孕了,怎麼辦?個人認為,怨天尤人、深深自責是不可取的,馬上就考慮人工流產也是不科學、不符合倫理的。

理智的做法是及時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做好規範、定期的產檢,在整個懷孕過程中排除畸胎的可能。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