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在用一些「污穢」物入藥時,附方上總不能帶有「鴿子糞二兩」等字眼,患者看到藥名感到不適的同時更產生厭惡的情緒,不願意服用此類藥物從而延誤了病情。因此給這類藥材取個雅號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盤點了一些用糞便製作而成的中藥,最後一個你一定不想知道。
李時珍曰:「野鴿者尤良。其屎皆左盤,故宜明方謂之左盤龍也。」
其實就是鴿子的屎,也就是說,因為鴿糞的形狀像一條向左盤旋的「龍」,故李時珍把鴿糞美稱為左盤龍。它是由鴿子的糞便除去雜質,曬乾,然後炒至而成的。其主要功效為消腫,殺蟲,一般有治療腹中痞塊、瘰癧的作用。
望月砂為兔科動物野兔的乾燥糞便,除去雜草及泥沙,曬乾而成。「望月」之名,乃出自嫦娥奔月的故事,野兔常站立起來東張西望,觀察周圍動靜,古人以為它是敬拜隨嫦娥奔月的祖先。野兔的糞便也由此而引申得名為望月砂。必須為野兔的糞便,家兔由於食用人工飼料,其糞便不具藥用價值。望月砂的主要功效為明目去翳,解毒殺蟲。
夜明砂為蝙蝠科動物蝙蝠、大管鼻蝠、普通伏翼以及其他多種蝙蝠的糞便,因具有治療夜盲症的功效而得名。此藥從山洞中鏟取,除去泥土雜質,曬乾。其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明目、活血、消積的作用。含有尿素、尿酸、膽甾及少量的維生素A等成分。可以用於夜盲症、白內障、視物不清的症狀。
龍涎香是抹香鯨科動物抹香鯨的腸內分泌物的乾燥品,為動物糞便中最名貴者。其形成為鯨魚吞噬大烏賊和章魚之後,由於它們身體中有堅韌的角質和牙齒,這類東西在鯨魚體內堆積,不斷刺激腸道,分泌出特殊的蠟狀物,將這些不能消化和排出的殘渣包裹起來,最後經消化系統或嘔吐排除體外。剛排泄出來的龍涎香惡臭難聞,經過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將雜質全漂出來,漸漸地由黑色變為灰色到白色,才能成為龍涎香中的上品。
其味甘、氣腥、性澀,具有行氣活血、散結止痛、利水通淋、理氣化痰等功效,用於治療咳喘氣逆、心腹疼痛等症。龍涎香遠勝於麝香,不僅是一種十分寶貴的藥物,也是一種十分珍貴的香料,用龍涎香熏過的物品,芳香之氣能保持很長時間。
五靈脂是復齒鼯鼠的乾燥糞便,因為長得像凝結的豬油(凝脂),又受五行之氣薰陶,所以叫五靈脂。鼯鼠是一種靜若松鼠動若蝙蝠的小可愛,前肢和身體間連著一層飛膜,一展開就能滑翔。此藥材具舒筋活血,止痛的功效,為婦科要藥,一般用來治療經期不調、血崩、痛經等。
白丁香是乾燥的麻雀屎,有時候呈現出灰白色,但是聞起來腥臭吃起來苦,叫它白丁香大概是為了安慰一下患者吧。它可以吃可以塗,吃了治疝氣,塗了治化膿的痘痘。具有消積,明目之功效。常用於積聚,疝氣,外用治目翳,癰疽瘡癤,扁桃體炎。
蠶砂指的是蠶的乾燥糞便入藥,其性味甘溫,入肝、脾、胃經,有燥濕祛風、和胃化濁、活血定痛之功。常用於風濕痹痛、頭風、頭痛、皮膚瘙癢、腰腿冷痛、腹痛吐瀉等症。蠶砂具有很好的祛風除濕作用,古人將蠶砂炒熱後裝入袋中,趁熱敷患處,可以幫助此類患者快速的緩解關節疼痛,對關節的腫脹具有一定消腫的作用。民間用蠶砂做枕芯的填充物,有清肝明目之效。
人中黃為清熱藥材,原名叫甘中黃,是一種特殊製成的甘草,做法是將甘草末置竹筒內,放入人糞坑中浸漬一定時間後製成的製成品。人中黃具有清熱涼血,瀉火解毒之功效。常用於天行熱病,溫病發斑,大熱煩渴,痘瘡血熱,丹毒,瘡瘍。
人中黃本質算是草藥,真正用人糞製作的是金汁。每年冬至到大寒,用身體健康的十一二歲男童的糞便,配以上好的地下泉水,用瓦罐裝著紅土封存,加上好幾道特殊工序,在地下至少埋上一年以上(越久越好),等到看起來清澈如水後取出,就釀成了這一味珍貴的藥材。
從現代微生物學角度來看,大概就是糞便菌群經過低溫厭氧發酵後形成的由多種細菌組成的菌群及具有抗炎作用的代謝物,類似於現代糞菌移植治療腸道疾病。選擇十二歲左右男童的糞便,是因為這類人群中的腸道含有多種益生菌,而致病菌相對於成人要少得多。
金汁效用強大,主要作用為清熱解毒,專治療高燒體熱等症狀。不過隨著現代醫療水平飛速發展,而且糞便在現代人心目中比較負面,像金汁這種民間偏方藥材也逐漸失傳。
作者:中山火炬開發區人民醫院主管藥師 張曼儀
審稿專家:中山火炬開發區人民醫院副主任藥師 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