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這時候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中國和日本誰賭對了電動汽車與氫燃料電池汽車哪個更好哪個就是未來。這個問題現在很難做出答覆,但是從能源方面來看不得不說日本的眼光更加長遠,日本本土的常規能源非常稀少化石能源的供應更是主要靠進口,目前日本能源自足率不到17%能源安全壓力極大,但氫擁有龐大的能量,如果解決了氫的使用問題就能減少對石油、煤炭的使用量,日本選擇氫能也就是想從根源徹底解決能源問題。
如果日本真得能夠大規模使用氫能源,那麼化石能源方面的問題就不會再限制日本的發展,甚至有可能日本會憑此站在新能源產業鏈的頂端。那中國呢?中國的國土面積大,能源分布不均衡,但我們擁有強大的電力生產能力以及超、特高壓輸電技術。中國也正是依靠這些讓電力成為中國使用量最大的二次能源。但比起氫能源,電能還是有致命的缺點。它是二次能源,想要有二次能源就要消耗其他能源,雖然現在中國有了更多清潔的發電方式,但是火力發電仍然是主流。
新能源的未來不能只從一個方面來看目前日本主要採取的是化石能源制氫和以及工業副產制氫兩種辦法,前者也依靠化石能源後者的使用的是更為複雜的物理吸附制氫的方法。
物理吸附制氫
兩種成本都很高不適合大範圍推廣,而且加氫站的建設也沒有跟上,這代表著即使解決了氫能源的製造和使用後也要花大量的時間在全國範圍內建設補給站點,但中國從新能源大方向確定的那天起就設立了有關新能源汽車的研究項目補貼,還引進特斯拉塑造產業鏈。
不僅如此中國新能源汽車其實很早就已經在部分地區開始推廣了。從早期的半電半油開始不少城市都應經建立了配套的充電站網絡,如果電動車成功代替了燃油車,那麼中國電動車會很快普及到老百姓的生活中。
完善配置也不會有太大困難,而且在氫能源汽車領域中國也沒有放棄,雖然發展時間上沒有日本充足,但這並不意味著日本可以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按照當下的情況來看,氫燃料汽車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產品及其有限。截止2021年1月份豐田的氫能源汽車——MIRAI(參數|圖片)的全球保有量僅為12467輛,
豐田的氫能源汽車——MIRAI
而在中國電動汽車咋一二線城市有了很高的普及率,配套技術也已經完善,各大車企還在相繼投入。而中國就可以全力以赴的撲到氫能源的研發與使用上,從這方面來說中國已經走在一條平穩的新能源大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