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不關燈有什麼危害(上)

2022-03-17   小空是只皮卡丘

原標題:晚上睡覺不關燈有什麼危害(上)

從小的時候我們就在父母的影響下養成了睡覺要關燈的習慣,或許你只是以為這樣能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更深層次的原因嗎?晚上睡覺不關燈究竟對我們的身體有沒有危害?

睡眠質量除了受自身影響之外,還受到環境的影響,如光照、聲音、溫度、空氣……對大部分人來說在晚上睡覺時,黑暗的環境比明亮的環境更容易入睡,且睡眠質量更好,甚至有人在有光亮的情況下不能入睡。其實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1、影響副交感神經系統

晚上睡覺時,人如果處在光照中,會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導致身體進入高度警戒、心率加快。即使睡著了,自主神經也會被激活,降低睡眠質量。

2、增加患癌風險

晚上睡覺時,如果處在光照中,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響血壓,甚至可能導致人體內的癌細胞和腫瘤細胞飛速裂變、生長,對我們DNA的破壞力成倍上升,患癌的幾率會因此增加。

褪黑素的結構

3、損害心血管功能

與夜間睡在光線昏暗的房間相比,睡在中等強度的光照環境下會損害心血管功能,並在第二天早上導致胰島素抵抗水平升高,從而增加人得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4、增加眼睛壓力

晚上開燈睡覺,即使閉上眼睛,也無法阻擋光照刺激眼睛。讓眼睛的肌肉和神經一直處於緊繃狀態,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放鬆,損傷視網膜,增加近視的機率。

更多內容,請關注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