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耗力打通秦嶺山脈是為了什麼?

2022-03-14   小空是只皮卡丘

原標題:耗時耗力打通秦嶺山脈是為了什麼?

中國水資源空間分布嚴重不均勻,南方地區占了全國大概80%的水資源。

所以在1952年,就已經初步提出「南水北調」這個概念了,最終確定了東、中、西三條路線。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其中最近才完工的「引漢濟渭」工程。

「引漢濟渭」顧名思義,就是將漢江水引入渭河以補充西安、寶雞、咸陽等5個大中城市的給水量。引漢濟渭工程是由漢江向渭河關中地區調水的省內南水北調骨幹工程,是緩解近期關中渭河沿線城市、農業用水及工業缺水問題的根本性措施,對環境保護也起到積極作用。

但整個工程的完成可謂是十分艱難,需要打通秦嶺山脈,共歷時八年。

而秦嶺山脈地質複雜,岩石堅硬,對施工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好在我國在盾構機上有了很大的進展。於是,想辦法將重達幾百噸的盾構機運到秦嶺山中,為挖掘隧道的工作展開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在隧道的挖掘過程中,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塌方、滲水等,且由於隧道內溫度甚至超過40℃,極有可能發生岩爆,為了施工人員的安全,他們都穿上了防爆衣。

在這些艱難險阻下,施工人員晝夜不停,終於在今年完成了整個長98.3千米,最大埋深2021米的隧道工程的建設。

隨著「引漢濟渭」工程的完美落幕,相信陝西地區的缺水問題能得到極大的緩解,在農業上、工業上及生活用水上都能夠惠及大眾,讓大家的生活更便利幸福。同時這也是南水北調工程的一個巨大的進展。「調水」不僅能解決用水問題,更能對沿途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