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四川一位萬姓村民在為去世老人挖墓穴時,一鋤頭下去震得虎口發麻,本以為是挖到了石頭,用鋤頭一挑就準備扔到一旁。卻不想在往外扔的時候石頭突然折射出了一道陽光,晃到了他的眼睛,他不禁感到奇怪,石頭怎會發出如此耀眼的光芒呢?
於是萬三金就將鋤頭放了下來,打算仔細看看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將挖掘工具上的東西緩慢放到了地上,萬三金走近一看竟然是個瓷器。
他小心翼翼地將瓷器拿到了手中,擦拭掉了上面的泥土。從形狀上看這應該是個瓷爐,但是一個完好無損的瓷爐怎麼會出現在自家地里?
萬三金早年也是在外面見過世面的,他覺得這個深埋地下的瓷爐肯定不簡單,於是就朝外叫了幾聲,將本家過來幫忙挖墳的親戚都喊了過來,眾人合力將萬三金拉出了坑,和他一同蹲在地上研究這個青綠色的小瓷爐。
不知是誰提了一句墓穴,萬三金豁然開朗,可不就是古墓嘛,自家這地都多少年沒人來過了,能在地下這麼深的地方挖出東西,不就是從古墓里掉出來的嗎?
於是萬三金就趕緊招呼大家回家去了,帶上這個小瓷爐就去了市裡的文物局。
在這裡不得不說一句,萬三金還算是個正人君子,在發現了古物之後並沒有因為私慾將其霸占,而是在第一時間裡告知了當地政府,為保護文物研究歷史提供了自己的力量。
到了文物局之後,他就將小瓷爐交給了前台的接待人員,經過專家鑑定,這個瓷器應該是宋代的瓷器,這個小瓷爐造型精美,再結合萬三金所提供的信息,專家猜測那裡可能是個墓穴。
局裡很快就派遣了一隊考古隊員跟著萬三金來到了挖出瓷器的地方。很快,考古隊員們就將那附近的地都圍了起來,開始對其現場進行勘察,然而考古隊員將附近翻了個遍都沒能找到墓穴的入口。
別無它法的考古隊員們只能從萬三金一開始挖出的那個坑繼續向下挖,這一次隊員們很快就挖到了一層硬物,在小心地清理完硬物表面上的泥土後,一片瓷白色就呈現在了眾人眼前。根據現場實地勘察出的種種線索,專家推翻了之前的猜測,重新下了結論。
「這裡應該是宋代的一個地窖,以窖藏瓷應該是不想讓人發現。」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在沒有足夠的線索和證據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否則容易造成誤會。
聽完了專家的分析後,其他的考古隊員們就加快手中的速度,很快就清理出了大片的瓷器,最終經過統計,在這個窖藏共挖掘出985件宋代精美瓷器,其中還有18件銅器。
這些挖掘出的瓷器無一不是精品,造型優美,釉質光滑,在古代也是個不可多得的好物,更別說現在它們還經歷了750年的歷史沉澱。
其中一件覆青釉的荷葉形蓋罐最為奪人眼球。它高31.3厘米、寬23.8厘米,大體就是個胖圓的罐子,其底部足徑有近17厘米,整體更顯憨態可掬。它的蓋子中間微微隆起,邊緣起伏波盪,像是荷葉卷邊的樣子,其形狀精美,後來還被譽為「中國瓷器三大國寶之一」。
因為這些瓷器的珍貴性,當地的市政府大筆一揮就給建了個「四川宋瓷博物館」,而這個博物館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專門為南宋瓷器修建的唯一一座博物館,可想而知這到底是多麼大的一筆歷史財富了。
但是人們又不禁感到疑惑,在商業交通發達的宋代,一批如此精美的瓷器,為何會被埋藏在這樣的旮旯里?
專家查閱了大量的史料得知,在公元1242年,蒙古曾侵入了四川,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在四處搜刮瓷器、絲綢等中原特產,還搶走了想到財寶和糧食。想必這一批瓷器也是逃命之時臨時埋下的,只是不知為何後來沒有取走。
但無論如何,這批意外發現的瓷器都是這條歷史長河中的瑰寶,讓我們能夠跨越百年的時間,去感受到古人的藝術生活,這也就是古文物帶給我們平民百姓最直接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