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廖永麗
春養肝,指春季養肝。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是屬木性,因而春氣通肝。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中醫認為,春天是肝旺之時,所以《黃帝內經》:春三月,此謂發陳....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因此在春天我們務必要遵守「春生」的養生之道,否則「夏為寒變」,就會發生寒性病變,因為你心氣不足,心血無力!我們來了解一下中醫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圖:
中醫認為,天人相應,五臟應四時,各有所受,春天對應的髒是肝,春季肝氣比較旺盛,即肝是應春天,起主要調節作用的功能系統。在春天,天氣回暖,陽氣升發,對應的是肝的疏泄功能增強,對肝臟自身及其他臟腑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
因此,春天原有肝病的患者容易出現肝病的復發,或者一些潛藏的問題,也容易在春天顯露出來。春天養好肝,疏泄功能正常,人體的陽氣才能正常升發,使人體各個臟腑的功能協調,精力旺盛。既然養肝最好的季節是春季,那麼我們如何在春季養肝護肝呢?小編認為春季養肝,只要從如下幾方面抓重點:
生活起居方面:早睡早起,適當休息
首先,要早起早睡,以養肝血。春天陽氣開始生髮、白日漸長,萬物開始復甦。此時,肝氣通達,身體才會輕鬆、精力充沛;肝氣受損,人很容易出現疲勞睏倦、眼乾目澀等不適。因此,春季首先要讓肝「休息」好,過度勞累會嚴重耗損氣血,直接影響肝藏血的功能。立春時應早睡早起,規律起居,即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時前上床。因為肝膽在23時至3時最興盛。中醫有句話:「人臥則血歸於肝。」當人躺下時,各個臟腑的血液都經過肝來完成解毒的任務。如果23時至3時,人們還在忙於工作和學習,就會使其他臟腑也處於相對興奮狀態,不能夠使各個臟腑的血液集中進入肝臟解毒。所以,第二天的血液就是沒有完全解毒的血液。
其次,就是適當休息。我們的身體很敏感,「累」是身體對你發出的求救信號。養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時間休息。平時工作很累,要用10分鐘稍微休息一下,活動活動眼睛,舒展舒展筋骨。中午小睡一會兒,晚上吃完飯也稍微休息一下。隨時調節,抽空休息,讓肝能發揮解毒的作用,以消除疲勞的感覺。
情志方面:莫動怒,調情節
肝屬木,木旺於春,其氣主升,在生理上「喜條達而惡抑鬱」,故有「大怒傷肝」的說法。春時養肝,貴在於調暢情志,以養升發之氣,同時又防升發太過之變。古人云:「百病生於氣。」大動肝火最傷身,肝異常會影響人的情緒;反之,心情的好壞也會影響肝。
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是春季養肝血的一個好方法。
當情緒不舒暢時,儘量能夠找一個可以訴說的人,或找一種可以發泄心中鬱悶的方式來疏泄這種壞的情緒,不要硬憋在心裡。
據相關數據,一些癌症和腫瘤患者中,無法疏泄心中鬱悶的是其他人群的2至4倍。老百姓常說:「萬病氣上來。」所以養肝的第一步就是保持愉悅的心情,學會控制和管理情緒,這樣肝的疏泄功能就正常,氣血調和,肝氣順達。
飲食運動方面:合理飲食,多運動
合理飲食方面包括節飲食;多辛甘,少酸味;多吃青、淡,少吃辣。
1、節飲食
這裡說的節飲食不是要你少吃或者不吃,而是說要戒煙酒以及一切對肝有損害的食物和藥物,如腌熏的食物、加了防腐劑的罐裝食品、被黃曲黴素污染了的食品等。
2、多辛甘,少酸味
春季養肝多吃辛甘食物,少吃酸味食物。中醫認為,酸性收斂,入肝經,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因此,立春飲食應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發散之品。如洋蔥、姜、蒜、芹菜這些味道辛香走竄的食物,既可疏風散寒,又能殺菌防病,最適宜春季食用。
3、多吃青、淡,少吃辣
這裡指多吃青色食物,多吃時令果蔬,果汁等清淡食物。因為青色、清淡的飲食、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有利於肝臟。中醫講:「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經。」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養肝的作用,而辛辣、刺激、大魚大肉、油炸的食物會增加肝的負擔,人幹活多了,就會累倒,肝也是一樣,負擔太重會出問題。同時,清淡的食物也可以減少腸胃負擔,增加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
4、多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最好的護肝方法。中醫認為動則氣行,適當的運動可以使氣血通暢而無血瘀,不動就會使氣血停滯不行而血瘀。人要適當運動,如散步、慢跑、深呼吸、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不宜久坐久臥久居室內,做到動靜結合,這樣氣血通暢,肝臟功能自然會正常,肝病就不會纏繞。下面介紹幾種有利於養肝的保健技巧:
敲打肝膽經:腿上內外褲縫分明對應肝經和膽經,內側從下向上敲,外側從上向下敲。
運目調肝法:身體平坐,輕輕閉目、均勻呼吸(鼻吸口呼),雙手勞工穴搓至溫熱,雙手撐輕輕按在眼睛上,手心對準眼球上蓋住手不動,依次平衡移動眼球上下3次、左右3次,然後轉動眼球順時針3圈、逆時針轉動眼球3圈,雙手離開、眼睛不睜開,保持原狀,再回復以上動作練為1次。作18次後,閉目1min左右慢慢睜開眼睛。
伸個懶腰理肝經:人體睏乏時,氣血循環緩慢。經常伸個懶腰,可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同時激發肝臟機能,達到肝臟保健效果。
腳跟對搓養肝血:兩腳掌併攏,腳跟上下互搓,同時兩手互臥對搓。
膳食方面:包括養生粥、茶飲等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季養肝可避免暑期的陰虛,而過於補肝又怕肝火過旺,所以,春季宜喝粥養肝。下面介紹幾款養肝粥,大家可以對症試之。
1、芹菜粥
材料:芹菜120克、大米250克。
做法:大米加適量清水,煮至半熟狀粥,再加入洗凈切碎的連根芹菜,煮粥至熟食用。
功效:清肝火、降血壓、止暈。
2、山藥小米粥
材料:山藥200克,小米100克,枸杞15克。
做法:山藥洗凈,去皮切塊。小米加水提前泡半小時,然後入鍋煮開,改小火,加入枸杞、山藥塊一起熬煮。稍攪拌,小火熬煮30分鐘,再適當加入小蔥、薑絲調味即可。
功效:滋腎益肝,健脾益胃。(枸杞養肝,小米健脾,山藥健脾滋腎,加姜蔥增強昇陽之力。)
3、木耳田七紅棗粥
材料:黑木耳50克,田七15克,紅棗10枚,生薑2片。
做法:將黑木耳浸軟,去頭切碎或打碎,田七洗凈切碎,紅棗洗凈拍松去核,上述材料和薑片放入鍋中,加水1000ml,大火滾後,中火再煮2小時左右,最後加入適當地鹽調味即可。
功效:具有滋肝補肺,和胃健脾的作用。適用於體虛貧血,氣短咳嗽,脾胃不和的人。
4、桑葚粥
材料:糯米60克,桑葚30克(新鮮的可用6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桑葚洗凈,與米同煮,粥熟後放冰糖。
功效:具有補肝養血、明目益智的功效。適用於頭暈目眩,耳鳴腰酸,鬚髮早白的人。
喝中藥養肝茶,有助於調養肝臟。如決明子、枸杞子、菊花等天然的中藥材可以有效幫助肝臟排除毒素,降肝氣。
根據體質,可自制以下茶飲方:
1、補氣舒肝茶
材料:西洋參5克、玫瑰花5克、枸杞子5克、紅棗5克。
做法:以1000毫升水煎至一半,再加入少許冰糖,即可飲用。
功效:補氣養肝。
2、黃芪沙參茶
材料:黃芪、沙參、麥冬各10克。
做法:將黃芪、沙參、麥冬放進棉布袋,再加入1000毫升的水煮滾,用小火燜煮10分鐘後飲用。
功效:補氣滋陰。
3、山楂薏米飲
材料:生山楂10克、薏米10克、雞內金10克、茯苓10克。
做法:薏米沖洗乾淨後浸泡2小時。與山楂加十倍水大火熬開後轉小火熬1個半小時加冰糖,繼續熬半小時即可。關火後取水飲用即可。
功效:舒肝理氣、健脾養胃。
4、夏枯草菊花桑葉茶
材料:夏枯草12克、桑葉10克、菊花10克。
做法:將夏枯草、桑葉浸泡半小時後煮半小時,最後加菊花煮3分鐘,即可代茶飲。
功效:清肝明目、清熱散結,主治肝火上炎、目赤腫痛、頭痛、暈眩等症。
5、養血護肝茶
材料:決明子、紅棗、枸杞子各10克。
做法:將以上材料加入500毫升的開水中,用杯蓋悶約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益氣活血、排毒養肝。
總之,肝臟是我們的重要器官,也是一個脆弱的器官,更是人體的「化工廠」,一旦肝臟出現問題,有毒有害物質就容易在體內積累,損害全身。因此,春季對肝臟及陽氣的保養對於人體的健康與延緩衰老至關重要,必須特別重視春季養生在四季養生中的重要性。
最後,送大家一首春季養肝歌:
春肝氣旺而升發,養生護肝有四法;
合理飲食為首要,優質蛋白果蔬茶;
早睡早起多鍛鍊,體質心理雙升華;
調養精神很重要,心情愉悅肝調達;
床上平臥身松靜,雙脅熱手輕揉擦。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賴靜雯、李巧容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