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與《金匱要略》中提到的「矢氣」,西醫手術後關注的「排氣」,都表明「屁」是監測人體健康狀況的重要依據。中醫認為,屁乃腑氣所化,亦有虛實寒熱之分,響屁、悶屁之別。
實屁多熱:如果放屁的聲音響亮急促、味兒臭,伴有口臭、面赤等症狀,則是熱屁。多因宿食糟粕、腸垢積聚等,久而化熱所生之氣,是體內有熱,且多夾濕的表現,可服一些消食導滯、瀉熱通利的藥物,如木香順氣丸、黃連上清丸等。
虛屁多寒:如果放屁的聲音較小、不臭或略有臭味,則是寒屁,多因腎陽虛所致,常伴有畏寒怕冷、倦怠易乏等症,應溫陽補氣,可選擇歸脾丸、補中益氣丸等。
(文章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文獻】
【1】鄭炎,康亮.《聞屁知健康,屁味提示疾病》.【M】《自我保健》
【2】王海芳.《屁多屁少,啥徵兆》.【M】《醫藥食療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