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青睞新能源車?如果你的身邊有朋友剛剛買車的話,一定會發現這個有趣的現象。而即便他們的最終選擇不一定是新能源車,但在選擇之初,內心也曾經歷過不小的糾結。
如果是在三年前,新能源車並不會作為大多數人的首選。原因不言而喻,包括安全焦慮、續航焦慮,以及購車預算等問題,隨便拎出一個都將制約其在家用市場的普及。因此,除了微型純電,以及高端豪華市場以外,20萬級左右的家用新能源車型很難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
時至今日,以上用車痛點均隨著技術升級、基建完善、成本降低而得到極大改善。更重要的是,當新能源車型得到初步普及後,其優勢愈實現口口相傳:不必在意油價的漲跌、午休時從容地坐在車內吹空調,以及依靠對外放電在野外享受咖啡火鍋等全新體驗,進一步拓展了家用車的使用場景。如今消費者的糾結之處,由「該不該買」變為了「應該買誰」。
早在今年年初,一汽紅旗發布了ALL IN新能源戰略,作為此戰略下誕生的誠意之作,紅旗E-QM5 PLUS在今年5月底應運而生。其瞄準了競爭最為激烈的20萬級中型純電家轎市場,也是該市場內飽受關注的選擇。那麼,紅旗E-QM5 PLUS到底值不值得買?先別著急下結論,了解後答案一目了然。
在了解一款純電車型的產品力時,想必多數人的目光會率先放到續航方面,就像燃油時代的「零百加速時間」一樣,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有。就紅旗E-QM5 PLUS來看,新車提供CLTC續航里程分別為560km和620km兩個版本,面對長途出行,能夠有效緩解續航焦慮;而在日常通勤中,也能降低充電頻率,進而達到同級主流的水平。再配合著快充功能,在服務區吃上一頓飯的時間,整車的續航能力便可得到有效補充。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降低入手門檻,部分純電轎車往往會以犧牲電池容量為代價提供「丐版續航」車型,雖說不影響日常駕駛,但卻會極大增加日常用車的精神內耗。相較而言,紅旗E-QM5 PLUS以「起步續航」便達560km的表現,真正做到了貼心與實用;而兩款車型配置基本完全相同,僅續航不同而差價8000元的清晰劃分,也能避免消費者的選擇糾結。
當然,續航表現固然重要,但落實到家用場景,整車的舒適性表現更關乎著全家人對車型滿意度的評價。就尺寸來看,紅旗E-QM5 PLUS的長寬高分別為5040/1910/1569(mm),軸距達2990mm,基本達到了B+級車型的空間水平,無論是後排乘客的舒適性,還是後備箱的裝載能力,均貼合了家庭用戶的日常出行場景,足以滿足需求。
而在寬敞的空間之餘,紅旗E-QM5 PLUS還為駕駛席提供了4向電動腰托、通風功能,對於長期駕駛的「老司機」而言非常友好;溫度分區控制、后座出風口,以及車載氛圍燈和車內PM2.5過濾裝置,則充分考慮到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用車需求,溫馨的座艙,更能體現出一家之主的考慮周到。
在選擇家用車型時,有很多方面可以根據購車預算、需求側重而有所捨棄,但唯獨「安全」二字,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妥協,對於一款純電車型更是如此。為此,紅旗E-QM5 PLUS充分彰顯其作為中國豪華車型的責任感,包括高強度車身結構、豐富的駕駛輔助功能,以及通過擠壓、火燒等16項安全驗證的動力電池,足以令消費者吃下一顆定心丸。配合著「不限年限/不限里程(責任免除條款以官方為準)」的首任車主質保政策,以及「八年或15萬公里」電池組質保政策,能有效消除後期的安全之憂。
最後,不妨將視線放到整車的顏值設計方面。毫無疑問,相較於市面上千篇一律的設計風格,紅旗E-QM5 PLUS的設計更加大膽,也更為亮眼。封閉式前臉配合著縱置飾條,與燃油時代的家族式設計語言相呼應;而分體式燈組和細長日行燈帶,也能為整車增添十足的辨識度。或許審美因人而異,但紅旗E-QM5 PLUS完全能夠滿足你對個性化的需求。
此外,相較於此前布局出行市場的紅旗E-QM5,積累了大量的用戶反饋和設計經驗;紅旗E-QM5 PLUS無論是從產品力,還是價格層面來看,都更加向家用市場靠攏。而其肩負的使命,除了為家庭用戶帶來更具幸福感的純電用車體驗之外,更是助推一汽紅旗新能源家族逐步發展壯大的原始驅動力。至於其值不值得買,想必大家都已心裡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