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對用工大省浙江來說,有序組織企業復產復工迫在眉睫。因此,一場轟轟烈烈的「接人行動」在浙江打響了,並很快蔓延至勞務輸出大省的四川、貴州等地。
如遇暖陽
「包機、包車、包專列,醫護全程陪同。」
米長文以為還會和往年一樣,返回工廠只需3 步:出門——坐車——進工廠。但今年第一步還沒邁出,就被卡住了。
2020年2月29日14點18分 ,懷化市漵浦縣返崗專列進站,這是懷化通向義烏的第三趟專列,546名漵浦縣籍務工人員踏上返崗之路。
27歲的米長文是其中一員,2020年初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攪亂了他的生活。1月17日,他回到老家懷化市漵浦縣小橫壠鄉高台村過春節,原定初八和朋友一起再到義烏復工,但鄉鎮的「硬核」防控阻斷了他的歸程。當時村裡的喇叭,天天在播放,不能扎堆,不能外出。村裡各個交通要塞也都做了關卡。另外,如果要出具一份健康證明,按要求得先後去村委會、鄉定點醫院、鎮政府、縣疾控中心蓋章,十分複雜。
從那天開始,米長文一直都在焦急地等待,到處打聽辦法,直到義烏市政府安排專列將他們接走。「義烏這邊有政府跟我們漵浦縣那邊的聯合一起,到我們各個村裡發通知,然後就過來了。因為其他的地方好像沒有聽說過市政府包專列這方面的。」米長文說,前幾天村裡發了一個表格,說可以免費坐高鐵回義烏上班,他將信將疑地填了表,沒想到過了幾天,真的接到通知了。他說:「當時就打電話通知我們,到鄉政府集合,然後就有專車,送到高鐵站,做防疫檢查,義烏政府管理的挺好的,反應很及時,很快,感覺挺好的。」他們每個人出發前,還收到了一份漵浦縣政府配發的愛心包,裡面有口罩,消毒水,餐點,礦泉水和防疫手冊。這趟義烏專列上安排了2名醫生,2名護士,2名民兵防疫安全工作進行保障。
34歲的鄒景鳳也坐著這趟班車回到了義烏,下火車後義烏市政府又安排了大巴車把他們直接送往各地的工廠、企業單位。提著大包小包行李的鄒景鳳,臉上掛著笑容,她說心是暖的。「肯定好了,因為又是免費的,工作人員全部都給我們搞的好好的,肯定放心了,這我就不用擔心,下了車怎麼辦。這邊也車接我們,送到廠裡面,也謝謝政府,給我們搞了這樣一個平台,放心很多了,我們也不用擔心搶不搶票之類的,我們只要報到廠裡面去,廠裡面就給我們報上去了。」
除了專列、包機、包車,義烏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童歡告訴記者,義烏市政府還推出了自行返義員工費用補貼、初次來義求職人員3天免費食宿等政策,拿出3個億資金,保障企業包車補助、自行返義員工補貼,鼓勵企業多途徑招錄新員工。童歡看著手機上的表格,不斷和前方同事核對著專列信息,她說大家都在連軸轉,前方那麼辛苦,後方更要做好保障,各項工作都要細化到每一個數字。
截至3月1日,通過政府包車、包機、包專列及自行返回義烏的已有20多萬人。但對於有130萬外來打工人員的義烏來說,及時算上留在義烏過年未回家的,還有50萬的勞動力缺口。
兩面煎熬
「我們不斷嘗試,做足工作,結果卻並不理想。」
缺人的不僅是義烏。針對返工難,浙江各政府部門鼓勵企業包車等形式接員工返崗,政府給予補助。杭州市出台「1+12」助企業復工復產,涉及資金達100億元左右;寧波市鼓勵各地和企業用「點對點」接送方式組織員工返甬,鼓勵人力資源機構聯動外地相關機構,「打包」組合包車接送外地員工,對接送中產生的包車費用給予50%的補助;湖州拿出1億元獎勵新來湖務工人員,由企業統一組織市外員工包車返回的,包車費用由政府全額補貼等等。
一時間,勞動力成了壓倒性話題,橫亘在中間的不再是談不攏的薪酬,而是路障。一道路障,擋住了外來人員,也封住了想出村的本地人。
華燦光電綜合事務部高級經理胡健勇告訴記者,每一位返崗員工,他們都會在門口迎接,做好防疫交接,給員工送上一份防疫物資禮盒,再安排好員工住宿。
華燦光電是義烏第一批覆工的企業,從2月10日起正式開工。當時公司1200多名員工只返崗了近四成,由於人手不夠,工廠流水線上的機器只能開最低檔,產能受到極大影響。胡健勇說:「比如說十道工序,有六道工序人都回來,但是如果有四道工序都回不來,我們的生產跟短木板一樣,還是沒辦法。當地政府是比較保守,不放他們出來。安徽、河南、湖南、四川,這個情況是比較多的,很艱難。」
為了能儘快提高產能,胡健勇說,他們不斷嘗試,做足工作,盡力和當地政府溝通,結果卻並不理想。「因為企業和政府去對接,而且我們又不是在當地,溝通是很艱難的。我們拿復工證明,企業在職證明,提供很多資料,然後員工再向當地的社區或者政府提出申請,基本上也得三五個工作日以後,批准你能出來。很多地方它是沒有公共運輸的,就有一個員工,為了來上班他步行了23公里從村子走到高速路口。最極端的就是反饋說不好意思,我們村裡不同意出來。還有就是員工願意回來,但是家長不讓他回,怕不安全。」
嚴格的防控措施和短缺的勞動力,就像一塊烙鐵的兩面,煎熬著企業老闆和員工。有一天,職能部門與華燦光電新建的事務溝通群中,出現了一條信息:2月16日開始,義烏先後派了四十多個工作組前往河南、安徽、陝西等11個省份接員工回義。這讓胡健勇如遇暖陽,「比如說哪個地方我們有比較集聚同事,他們可以派車去接,或者我們自己租車去接,政府來出包車的費用。或者說我們缺不缺員工,他可以在那邊幫我們招聘。就感覺我們浙江的做法一個是非常人性化,思想特別超前,另外還有一個政府部門是特別願意來擔責任。他們是讓企業放開手腳去干。發現有一批人,他們在那裡這麼努力的為你,心裡會覺得特別感動。」
1200公里
出去招工的收益大於等員工自己回
義烏市人力社保局人才管理服務中心書記、副主任余新福正是前往湖南省懷化市漵浦縣的工作小組成員。2月16日一早,剛開完會,他突然接到指令,要前往務工人員數量較多的漵浦縣接員工返義,下午就得出發。他說:「上午接到通知參加市政府開會,下午回去收拾行李就出來了,我們是一個工作組,三個人,然後一個駕駛員,路上幾乎沒停,除了服務區、上廁所、吃方便麵。由我們工作人員跟駕駛員輪流開車,下午4:00齣發,在服務區稍微休息了幾個小時,第2天八九點鐘到懷化市區,實際上我們整個路程的話要15個小時。」
義烏到漵浦那是一段一千兩百多公里的路途,出發後,余新福的心一直懸著,不知道省外哪些市縣允許外地車進入。他一路上都在給不同地方的政府部門打電話,最終他們決定先和市級領導溝通,目的地先到懷化。余新福團隊用夜晚追趕時間,一路驅車,到達懷化市後,馬不停蹄直接開始工作。
而就從這一天開始,義烏先後派了四十多個工作組前往河南、安徽、陝西等11個省份接員工回義,工作組成員都是來自人社局、街道辦、經信局、公安局等職能部門的精兵強將。
此前,余新福已經打聽過,漵浦縣的省際卡口檢疫站沒有撤,外地車進不了。在他看來,只要允許進城,他們出去這一趟招工的收益就遠遠大於在義烏坐等員工自己回去。他們有義烏市政府的介紹信、義烏市政府的函,到懷化市裡以後,市裡的領導重視,把13個縣的就業局領導,人社局領導,組建一個工作群。
雖然建立了人脈,但從市到縣,再到鎮,各地情況不一。有些村用農具、枯樹、土塊搭起了路障,車輛無法通行;有些鄉鎮辦健康證明和通行證的工作還沒有啟動。這時,余新福又想了一個破題辦法。他說:「我們就是從新黃縣、漵浦縣,幾個比較支持,動作比較迅速的縣著手,突破,然後帶動其他縣市,去做這項工作。我們跟漵浦縣政府,包括縣委的孟書記、縣長,我們都見面了,他們也很支持這項工作,然後由縣裡面下發了通知,組織這個專列。27號下發文件,29號專列,一方面鄉鎮裡面發動,另一方面同時我們申請高鐵專列,29號漵浦火車站發車。」
2月29日,漵浦返回義烏的復工專列開動了,這也是懷化通向義烏的第三趟專列,已有近2000人搭乘返崗專列順利回到浙江。
42.87到87.6
200多萬民工要出去為何出不去
2月16日,浙江省經濟信息廳副廳長諸葛建披露,浙江全省的企業復工率指數已達42.87%,但截至2月29日,全省製造業產能恢復率達到87.6%。余新福表示,他們駐紮在當地的工作小組,就是希望讓這個數據不斷提升,儘可能多的帶人返回浙江,而像他們這樣的工作小組,浙江全省有上百組。
同時,浙江省人力社保廳組成工作專班,負責跨省返崗復工的組織協調、人員協查、信息溝通等工作,建立和鞏固審計勞務合作長效機制。浙江省人力社保廳副廳長陳中說:「我們這次我們人社廳專門安排了5個組,奔赴11個省市就是來解決省市之間的調度問題。一方面我們省級層面跟省級層面進行協作溝通交流,打通通道,保證調動非常順暢。另外,把我們浙江省、市、縣各級從事用工保障同志的聯繫方式、姓名發到我們每一個勞務輸出大省,同時又把勞務輸出大省從事用工保障的同志,發給我們的每一個層級,讓他們現可以市跟市聯繫,也可以市跟縣聯繫,也可以縣跟縣聯繫。如果碰到問題由省里統一調度。」
浙江省人力社保廳副廳長劉國富一組,奔赴了疫情相對嚴重,防控等級嚴格,浙江勞務人口較大的河南省。截至2月28日,仍有200餘萬河南籍務工人員尚未回到浙江。浙江省人力社保廳副廳長劉國富說道:「河南最大的制約就是,人在村裡面出不來,所以我們當場決定,就是要把這個問題作為首要任務。我們先來摸清楚,河南有200多萬民工要出去,到底是什麼因素出去不了?實際上是兩大問題,第一大問題是健康碼的問題。第2個問題就是運輸的問題。」
為此,根據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策略,鼓勵低風險地區的群眾儘快返崗復工,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浙豫兩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協商決定,當天,立即建立兩省疫情防控「健康碼」互認合作關係。
浙江省人力社保廳廳長魯俊表示,浙江與河南省簽署了健康碼互認合作協議,持有浙江健康碼的人員在河南一律免檢,確保河南到浙江務工人員能夠出得來。同時,與雲南成立了制定勞務協作聯合指揮部,並召開了省市縣三級視頻調度會,統一指揮雲南輸出浙江務工人員的調度工作。另外,與四川、河南、雲南等1010餘個勞動力的輸出大省,簽訂省市縣勞動合作的協議,開闢勞務對接綠色通道,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合作的覆蓋100個市1000個縣市區。
為了組織員工安全有序的返崗,春節以來,全省安排包車16751輛、專列184列,包機58架,截至3月1日,累計接回員工49.7萬人。浙江省人力社保廳廳長魯俊說:「總體上來看,企業員工返崗工作專班成立以來,通過包車、包機、包專列的形式,省外務工人員反正進程加快。2月27號派出工作組後,浙江省已接返9個勞務輸出大省的務工人員,26萬人。」
(FM93浙江交通之聲記者:黃思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