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立冬不補陽,手腳會發涼」,今日立冬,建議常吃這4種食物,暖身防寒過好冬!
11月8日是立冬,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的到來,標誌著寒冷的冬季正式開啟,同時天氣之間的陽氣也開始收斂和收藏起來,因此有因此才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說法,人體也會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人體中的陽氣也開始隱藏,才會有手腳發涼的說法。
所謂「陽氣」就是指人體的元氣,也就是人體的功能,為了適應冬季的寒冷,除了必要的鍛鍊身體外,那就是補充營養,用來快速補充人體消耗掉的陽氣,所以,進入冬季,除了鍛鍊和增加衣物保暖外,還要吃一些增加陽氣的食物,因此說「立冬不補陽,手腳會發涼」,今日立冬,建議常吃這4種食物,暖身防寒過好冬!
第一種:韭菜
韭菜是冬季包餃子的主要餡料,它鮮嫩香脆,葉片肥厚,吃起來清香脆甜,口感特別好,而且還特別的有營養,被稱為「洗腸草」,韭菜性溫,可以補益腎氣,旺盛精力,食用後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緩解手腳發涼的毛病。
【韭菜炒雞蛋】韭菜洗凈後切成2~3公分長的段備用;雞蛋磕入碗中,然後加入少許水澱粉,順著一個方向攪散,然後再將韭菜倒入雞蛋液中,充分攪拌均勻後備用;起鍋加油,油溫5成熱時將攪散的韭菜和雞蛋一起倒入鍋中,開大火開始翻炒,出鍋前加入適量的食鹽,全程翻炒大約30秒後即可關火出鍋,美味即成。
第二種:羊肉
秋冬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節,老話說「要想長壽,常吃羊肉」。羊肉性溫,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寒冷冬天多吃羊肉,不但可以益氣補虛,增加陽氣,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同時還可以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有助消化,使你全身上下都暖和起來。
【酸湯羊肉】羊肉切片,豆芽菜、小油菜、娃娃菜都焯水;起鍋加油,油溫五成熱放入蒜末炒香,然後下入酸湯料包,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放入羊肉片,煮沸後撇去浮末,繼續將羊肉片煮熟後,倒入到裝有豆芽菜、小油菜和娃娃菜的大碗中,撒上適量蔥花,攪拌均勻後就可以開吃了,開胃又解饞!
第三種:大蔥
俗話說得好:「吃好蔥姜蒜,疾病少一半」,寒冷的冬天,適量的吃一些大蔥,有利於增加陽氣,大蔥中含有豐富的大蒜素、揮發性油、草酸鈣物質以及礦物質等元素,和大蒜一樣具有一定的殺菌解毒的功效。
推薦美食:蔥肉大包子。
第四種:大蝦
說到大蝦,它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其肉質和魚一樣的鬆軟,易消化,而且無腥味和骨刺的優質食材。它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鎂等豐富的礦物質,對於血管和心臟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另外手腳發涼的人經常吃大蝦,可以昇陽氣、暖身體。
【糖醋大蝦】大蝦去頭去腳、去蝦線,然後開蝦背,加入適量的薑絲、胡椒粉和料酒,抓拌均勻後腌制5分鐘,去除蝦腥味;準備糖醋汁,碗內加入5勺清水、4勺番茄醬、攪拌均勻後再加入3勺白糖、2勺米醋,最後加入一勺澱粉攪拌均勻即可。起鍋加油,油溫5成熱時放入薑末和一半的蒜末,炒香後再倒入大蝦,繼續炒至大蝦彎曲變紅後倒入糖醋汁,翻炒均勻後燜一分鐘,使大蝦吸收料汁充分入味,1分鐘後再放入另一半的大蒜,繼續翻炒均勻後即可出鍋。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今日立冬,「立冬不補陽,手腳會發涼」,建議常吃這4種食物,暖身防寒過好冬!我是曉峰,如果您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