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小鵬廣州智造基地,輝煌如晝。
回顧整場 1024 小鵬汽車科技日,可以發現,除新車小鵬 X9 外,其他內容均為小鵬 1024 的「傳統保留節目」,分別是智能駕駛、機器人,以及飛行汽車 —— 去年和前年的小鵬 1024,講的都是這三部分。
到了今年,這三件事會變得有什麼不一樣呢?
和以往不同,小鵬今年為「1024」這四個數字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分別為:
- 1:中國智駕,看小鵬 1 家就夠了
- 0:見證 AI 新物種 0 的突破
- 2:陸空出行合 2 為一
- 4:AI 靈感上新,4 足再進化
光看小鵬喊口號沒意思,我們一個一個講。
0:AI 新物種
2023 年,是國產 MPV 的大年。
應該誰也沒有猜到,2023 年汽車市場的下半場,最終會被井噴的國產 MPV「接管」。稍稍往前一些是理想 MEGA、魏牌高山,今晚則是小鵬 X9。
你有見過這麼靈巧的 MPV 嗎?
在發布會現場,何小鵬難掩興奮。
一登場,小鵬 X9 就在窄小的舞台上狠狠秀了一把「窄路掉頭」,碩大車身停穩的瞬間,舞台的鏡頭聚焦在了能夠靈活轉向的後輪上。
站在這台「出行新物種」面前,何小鵬宣布,為了徹底解決傳統 MPV 車型駕駛質感「肉」的問題。小鵬 X9 將會是全球唯一「標配」後輪轉向的 MPV 車型。
除此以外,何小鵬還談到了 X9 獨特的外觀設計。何小鵬直言,內部團隊並不中意傳統 MPV 千篇一律的「方盒子」造型,X9 的外形具有非常強的未來感、科技感,前後大面積斜切的型面設計和超低風阻造型打破了傳統,看起來就像是一台「蓄勢待發」的星艦。
何小鵬認為,打破過往市場對於 MPV 車型設計的「老舊」偏見,是小鵬 X9 的使命。
作為扶搖架構的旗艦車型,小鵬 X9 在延續過往出色三電錶現的同時,還在進行持續的疊代優化。
改進首先發生在座艙內核。小鵬 X9 將會量產首發第五代智能座艙系統,XOS 天璣。全新的天璣系統採用高通驍龍 8295 晶片,車機將會支持多任務分屏、XDock 高頻功能 Bar、全場景車感 SR 渲染以及全新的 AI 小 P 功能,後續 XOS 天璣將通過 OTA 更新,推送至品牌所有車型。
根據小鵬官方的說法,XOS 天璣系統的速度提升體驗是來自全方位的。其中,開機啟動速度提升 20%,應用響應速度提升 50%,系統流暢度提升 35%,滑動跟手速度提升 33%,觸控響應速度提升了 40%。
何小鵬認為,汽車公司的未來離不開 AI 對汽車的賦能。在全新 XOS 天璣系統中,AI 小 P 也將會全面接入 XGPT 靈犀大模型,實現車機的高度 AI 化。
面向自動駕駛以及通用人工智慧,小鵬還加快完善了車載計算硬體,發布了行業首個駕艙容和車載計算中心,小鵬 XEEA 3.5,從上一代的「單機箱多模塊」結構疊代至最新的「ONE BOX ONE BOARD」,降低 40% 硬體成本的同時,提升 50% 計算性能,讓 X9 能夠更自如地接入人工智慧。
由內至外,X9 的性能質變從智能座艙內核輻射到了車身硬體上。小鵬 X9 還將搭載小鵬的下一代電驅系統,何小鵬透露,團隊內部在下一代電驅系統上凝結了對高速能耗控制的全新思考。下一代電驅系統在碳化矽用量減少 20%,關鍵成本降低 50% 的基礎上,將高速續航的效率維持在了 93% 以上,達到更出色的高速能耗表現。
董車會曾經在報道 2024 款 G9 發布時提到,「降本」將會是小鵬未來一年中最重要的主線任務。而在旗艦車型 X9 上,我們可以看到小鵬內部團隊在降本上付出的努力。
從 X9 開始,小鵬將會率先剝離兩個前角雷達,以此更好地平衡小鵬產品車型的智駕硬體成本;而在生產工藝方面,小鵬也正在將前後一體壓鑄技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何小鵬透露,內部團隊正在預研下一代 CIB+中地板一體壓鑄技術,未來這一項壓鑄技術成形,將會降低 10%-30% 的整車製造成本,足夠的輕量一體化後,也將帶給整車 5% 的續航提升。
大膽前沿的外觀設計,再加上出色三電性能,至少在產品力層面,小鵬 X9 絕對值得市場的掌聲。但是相對的,「主打年輕態品牌的小鵬,為什麼要造 MPV」,也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在今年 5 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中,何小鵬曾經向外界透露,小鵬汽車的用戶群定位年輕科技,目前的主力用戶群年齡段在 25-35 歲之間,對於 MPV 怎樣與小鵬的年輕品牌形象匹配,何小鵬則是小小地賣了一個關子。
外界關於「小鵬該不該造 MPV」的爭議略微刺耳,一些質疑的聲音認為,MPV 產品與小鵬品牌調性是存在割裂的,被打上「老氣橫秋」烙印的 MPV 和小鵬的名字放在一起,總有一種說不出的違和感,小鵬推出 MPV 車型看起來也跟自己的車主「基本盤」是矛盾的。
然而,國內的 MPV 市場正在發生著「劇變」,特別是 MPV 車型的核心受眾。在過去幾年間,MPV 的核心需求從商務性逐漸分化出了更多的家用性,除了好開好坐,一些具備消費能力的中產階級們,已經不再單純滿足於 SUV 車型帶來的空間體驗,開始追求更加極致的空間表現。
家用需求的進一步分化,使得 MPV 受眾核心發生偏移,車主的年齡結構也開始積極下沉,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會選擇一台 MPV。除此以外,純電化之後的 MPV 產品能夠給車企帶來更健康的利潤率,成長轉型中的 MPV 市場可能會成為新勢力車企們的下一個高端突破口。小鵬推出 MPV 車型,至少在大方向上是沒錯的。
當然,除了洞悉市場動向,迎合 MPV 市場年輕化的趨勢,X9 更像是小鵬智駕的一塊寶貴「窪地」,某種程度上,MPV 向的產品規劃是與小鵬的理念高度契合的。
MPV 車型是特殊的,在所有車型中,MPV 幾乎是將服務性功能集成到極致的出行工具。自動駕駛的實現,是為了最終解放車主的雙手,騰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當下的生活。
除了足夠年輕的外觀設計,小鵬還想在 X9 的智能座艙內做出差異化,放大自己的智駕優勢。如果說理想 MEGA 的突襲,是想要提前占領新勢力 MPV 的審美高地。那麼,小鵬 X9 或許還要玩得再高級一些,在布局 MPV 的背後,是小鵬在搶灘 MPV 智駕話語權的決心。
小鵬 X9 就像 MPV 市場中的一道「分界線」,立足於激進、大膽的外觀設計,小鵬將 MPV 的比拼維度拉升到了更「硬核」的智能駕駛、車機上面來。
1:中國智駕
智能駕駛這部分,主講人不是何小鵬,而是首次公開露面的自動駕駛團隊負責人,李力耘博士。他所講的內容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全國都能用,全程都好開。
李力耘認為,這就是 XNGP 最大的特點。他表示,XNGP 目前覆蓋了全國 73% 的路網,開放速度達到了原來的 20 倍,而成本僅有原來的十分之一。
做到這一點,離不開一樣東西,那便是小鵬口中的面向全場景智駕的終極架構 —— XBrain。
據小鵬介紹,這套智能輔助架構由 XNet2.0 和 XPlanner 組成。
前者進一步將感知範圍提升 200%,增加了 11 種感知類型,還可以讀懂如「潮汐車道」等文字信息。同時融合了行業最高精度的純視覺占用網絡,做到了動態 BEV、靜態 BEV 和占用網絡三網合一,是行業首個應用大模型具備時空理解能力的感知架構。
後者則具備長時序、多對象、強推理的特點,能夠結合分鐘級以上的時序連續分析動機,並依據周邊環境信息及時變通,生成最佳的運動軌跡。簡單來說,它能夠「預判你的預判」。
李力耘帶來的另外一個重磅功能是 AI 代駕。和 XNGP 不同,AI 代駕這一功能不會受到城市的限制,用戶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設置起點和終點,手動駕駛一次後即可以形成記憶地圖,日後再走這條路線時,便可以使用 AI 代駕功能。
看起來是不是有點熟悉,沒錯,這個功能實際上和理想汽車目前正在小範圍測試的通勤 NOA 是差不多的。區別在於,理想的通勤 NOA 需要事先進行大約 5-6 次的手動訓練,而小鵬的 AI 代駕,只需 1 次。
何小鵬隨後還上台宣布了一個好消息,發布會結束後就會為首批用戶推送 AI 代駕功能,此外,XNGP 也將在 11 月底,從現有的「北上廣深佛」5 城擴展到 25 城,並在 12 月底擴展到 50 城。
最後,何小鵬最後還立下 flag:在 2024 年內實現 XNGP 在全國主要城市路網的全覆蓋。
2:陸空飛行
在 2021 年的小鵬汽車科技日上,小鵬汽車首次公開了旗下一體式飛行汽車的概念,它採用了創新設計的機臂、槳葉摺疊系統,能夠在陸地和飛行場景間切換。
當時,何小鵬在台上直言,一體式飛行汽車的研發在車體的輕量化上遭遇了極大困難,但這一概念依舊會在 2024 年實現量產落地。
如今看來,何小鵬這一量產目標,實現不了了。
起初,小鵬的進展看起來還算順利,第二年就造出了一輛能開、能飛電動化與智能化兼具的小鵬匯天 X3 實驗車。和概念車的雙旋翼構型不同,X3 試驗車改為安全冗餘更高的四軸八槳多旋翼構型,機翼同樣可以摺疊收入車內,從飛行模式切換至陸行模式。
但它的缺點也非常明顯 —— 過高的重量。「它能夠開數百公里,但它只能夠飛數十公里。」何小鵬坦言。
小鵬匯天 X3 並沒有達成「P7 整備質量的 50%」這一輕量化目標,其總重量依舊達到了 2 噸,小鵬匯天對外事務總經理對董車會表示,儘管這輛飛行汽車確實能開、能飛,但它「達不到我們的期望」。
怎麼辦?難道飛行汽車就不做了嗎?
實際上,一體化飛行汽車只是小鵬匯天的的其中一個研發方向,一直以來,都有另外一個構型完全不同的產品,在秘密開發當中,那便是分體式飛行汽車。
今晚,小鵬匯天在小鵬汽車科技日上首次公開了這款全新產品 ——「陸地航母」飛行汽車。
和小鵬匯天 X3 不同,這艘「航母」採用兩分體構型設計,分為陸行體和飛行體兩個部分,雙方可進行自動分離,分離後,飛行體可獨立實現垂直起降。
沒錯,既然一體式飛行汽車的重量難以控制,那麼就將汽車變成「航母」,艙內的飛行器,就是它的「艦載機」。
和小鵬現有的產品不同,這輛「陸地航母」搭載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目的就是為了對飛行體進行補能。小鵬匯天產品規劃負責人高昊潼對董車會表示,車輛為飛行體補能一次的時間約為 30-40 分鐘。
「陸地航母」的尺寸近似於一輛全尺寸 SUV,由於後部載重的原因,小鵬為其設置了 4 個後輪,並讓其實現 6×6 的全輪驅動以及後輪轉向,能夠為用戶提供一定的越野能力。
在發布會之前,小鵬匯天向董車會展示了研發階段的測試車 —— 一輛裝有 6 個輪子的小鵬 G9。但小鵬匯天強調,騾車的存在不代表 G9 會推出 6 輪版本,此外,G9 也沒有推出增程版本的計劃。
飛行體部分,則是一個純電動的有人駕駛飛行器,可以實現垂直起降和低空飛行,支持手動和自動兩種駕駛模式。這一飛行器採用了分布式電推進系統,能夠在雙旋翼失效的情況下繼續飛行。
要是萬一你運氣不好,六個旋翼都失效了怎麼辦?
小鵬為你準備了降落傘。
今年 10 月,小鵬匯天為航旅者 X2 裝備了自研的超低空整機多傘救生系統,成功完成了 50 米超低空飛行開傘實驗,飛行器落地的速度僅為 5.2m/s。
發布會外,小鵬匯天一位相關人員談到這次實驗時自豪地說:
實驗成功後,民航局的人都找上門來談了,希望我們能給別人供貨。
拋開飛行汽車不談,小鵬匯天的這項技術成果,填補了國內外飛行汽車超低空安全救生領域的空白,或許這就是何小鵬口中的做好現實,紮實「落地」。
此外,小鵬並沒有放棄一體式飛行汽車的研發,今晚,他們還帶來了一體式飛行汽車的全新面貌。
4:靈感上新
最後亮相的是小鵬的雙足機器人,這次,不再是機器馬了。
小鵬表示,其智能機器人已經擁有了業界頂級的雙足行走能力和跨越障礙能力,憑藉自研的高性能關節,可以在室內外大步行走,敏捷運動。從現場的演示視頻來看,小鵬雙足機器人擁有一定的抗干擾和跨障能力,甚至還可以和人類一樣使用平衡車。
可以沒有腳,但不能沒有手,手是一切的核心。
何小鵬最後頗為自豪地介紹了新一代機器人的仿人靈巧手,單臂最大負載為 3kg,最大末端線速度為 1m/s,可以用不同的抓取姿態對不同形狀的物體進行抓取,並且擁有末端觸覺感知能力。
何小鵬表示,未來將會為雙足機器人接入 XNGP、XEEA 電子電氣架構、XPower、XGPT 靈犀大模型,以及 XOS 等智能汽車同源技術,並嘗試將其應用於工廠生產以及銷售服務等場景,也許確實像他說的那樣,嘴強王者可能影響輿論,真搞技術才能創造未來。
不過,關於雙足機器人的具體用法,何小鵬倒是想得很簡單:
*鄧澤鋒對本文亦有貢獻。我希望等我老了以後,機器人可以和我一起打摜蛋(一項流行於華東地區的撲克牌遊戲)。
帶輪子的都關注,歡迎交流。 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關注愛范兒官方微信公眾號:愛范兒(微信號:ifanr),更多精彩內容第一時間為您奉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