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渡船脫險的啟示:敏銳發現危機信號,才能將悲劇扼殺在搖籃中

2019-12-01     昌達財經課堂

楚漢相爭時,陳平在項羽處得不到重用,便偷偷地從軍營里溜出來,準備去投奔劉邦。他順著田間小路,急匆匆地向黃河岸邊趕去。陳平趕到河邊,叫來一艘渡船。

只見船上有四五個人,都是粗蠻大漢,臉上露出兇相。當時陳早已覺察到上這條船有些不妙,但又沒有別的去路。他擔心誤了時間,楚兵會很快追趕上來,只好上了船。

船隻慢慢離開了岸,陳平總算鬆了口氣,但他敏銳地觀察到,船上這幾個人竊竊私語,相互遞著眼色,流露出不懷好意的舉動。

「看來是個大官,偷跑出來的。」

「估計他懷裡一定有不少珍寶和錢,嘿嘿。」

坐在艙內的陳平聽到船尾兩個人這樣低聲議論,並發出陰險的笑聲時,不禁有些緊張,心想:「他們要謀財害命!我身上沒有什麼財物和珍寶,我單人匹馬,肯定敵不過他們。如何安全地擺脫危險的困境呢?」

這時船到了河中央時,速度明顯地減緩了。

「他們要下手了,怎麼辦?」陳平在上船時已考慮了一個計策。

他故作鎮靜之態,從船內站起來,走出船艙說:「艙內好熱啊,我都快要出汗了。」邊說邊佯作若無其事地摘下寶劍,脫掉大衣,倚放在船舷上,並伸手幫他們搖船。

這一舉動,出乎他們的預料。陳平見狀又說:「天悶熱,看來要來一場大雨了。」說著,又脫下一件上衣,放在那件外衣之上。過了一會兒,再脫下一件。最後,他索性脫光了上衣,赤著身子,幫他們搖船。

船上那幾個人,看見陳平沒有什麼財物可圖,就打消了謀害他的念頭,很快把船劃到了對岸。

敏銳的陳平從船家的外在表現上就隱隱感覺到了一絲危機,他沒有忽視這種危機信號,而是暗中觀察,進一步確認危機。

在這樣的情況下,以他一介文士的身份,不論是向船家極力辯解,還是憑一時血氣之勇拔劍與船家展開搏鬥,恐怕都難以逃脫被船家殺害的結局。面對即將到來的危機,他決定從源頭上杜絕他們。於是智慧的以靜制動,假裝無意地表明了自己一窮二白的境地,不露聲色地把危機消解於無形之中。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管理者應該隨時保持危機感,敏銳地發現危機信號,這樣才有可能防止危機的發生,如果對危機信號視若罔聞的話,任由危機成長,其結果將不堪設想。

在危機管理中,還有一個24小時法則,即發生危機或出現危機信號的企業必須在24小時內迅速做出反應,這樣的危機的管理才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其實,在網絡時代,就企業響應速度來說,24小時是個極限,因為「醜聞」會在24小時內擴散到全球各個角落。所以企業應在獲悉危機信號或危機發生後的24小時內啟動危機管理機制,並積極付諸行動。

只有危機感強烈的人才能生存,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企業。無論是比爾·蓋茨的「微軟距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還是任正非的「華為的冬天」,反應的都是對危機感的重視。

時刻保持危機感,對危機信號保持敏感是企業危機管理的預警機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只有能夠敏銳發現危機信號,並積極迅速地採取措施,將之妥善消除,才能有效避免企業危機的爆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iuQwG4BMH2_cNUgXX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