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怎樣才能活下來?任正非直言:「不能靠沒完沒了的加班,一定要改進我們的管理。在管理改進中,一定要強調改進我們木板最短的那一塊。各部門、各科室、各流程主要領導都要抓薄弱環節,要堅持均衡發展,不斷地強化以流程型和時效型為主導的管理體系的建設,在符合公司整體核心競爭力提升的條件下,不斷優化員工的工作,提高貢獻率。」
任正非多年來的經營管理思想可歸結為兩個字——均衡。自2001年起,在任正非總結的華為「十大管理要點」中,不管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堅持均衡發展」始終放在第一條。任正非的經營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均衡,均衡是其最高的經營管理哲學。他認為,介於黑與白之間的灰度,是十分難掌握的,這就是領導與導師的水平。
「繼續堅持均衡的發展思想,推進各項工作的改革和改良。均衡就是生產力的最有效形態,通過持之以恆的改進,不斷地增強組織活力,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以及不斷地提高人均效率」,這是華為長期堅守的核心價值觀。而為了實現均衡的目標,抓住並修補企業管理優化過程中的短板則是重中之重。
華為20多年的成長與發展之路,是建立在動態地實現功與利、經營與管理的均衡基礎之上的,通過持續不斷地改進、改良與改善,華為不斷強化與提升經營管理能力,進而使企業走上了一條良性發展之路。華為的成功,也再次以中國式的案例說明,均衡的管理是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一隻水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也就是說,一隻水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
正如短板效應所說的,一個企業只有在原料、員工、生產、銷售、物流等環節的配合之下才能形成完美的產業鏈,發揮出核心競爭力。然而核心點和優勢點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也有不符合標準、不滿足市場的薄弱之處,這就需要企業將這些弱點找出來,然後不斷完善提高。
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企業在某一特定階段中的薄弱之處也會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而發生變化,因此就需要管理者能夠準確抓住企業發展中的弱勢,並通過策劃、組織、控制、指揮、協調等手段解決這些問題,使企業實現均衡發展。
對企業來說,有弱點並非壞事,企業管理者應善於發現這些弱點、分析弱點並根據市場、技術、資本、人員等因素修補這些短板,以求達到企業的均衡發展,不斷地改進我們的工作,促進企業不斷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1NncG8BMH2_cNUgt9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