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遇刺後,日本天皇大發雷霆,首相引咎辭職並鬱鬱而終

2023-09-14     百曉生侃歷史

原標題:張作霖遇刺後,日本天皇大發雷霆,首相引咎辭職並鬱鬱而終

「東北王」張作霖是民國時期割據東北的大軍閥,他的一生精彩絕倫、充滿了傳奇色彩,早年投身綠林,1902年被清廷收編,他為人機敏,自從歸順清廷之後,就大力爭取增韞的信任,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雖然他夾在國內國外各種勢力之間,但他卻有著一個中國人的愛國血性,因而看到東北百姓苦不堪言,張作霖就大力擴建士兵,為今後做準備。

袁世凱登台之後,也是重用張作霖,在當時,其餘軍閥都在各自做著準備,袁死後,軍閥割據,張作霖被任命為東三首巡閱使,直奉戰爭結束之後,他宣布退守東北。自從張作霖「占據」東北之後,極其重視發展科研教育,可能因為他本身是普通百姓,加上戎馬一生很少能接觸到書本,便對學識非常重視。1922年張作霖籌辦東北大學,而他身邊的一些謀士,不少都是當時名校——黃埔軍校畢業。

雖然張作霖跟日本人來往密切,但日本人和東北人民對他卻有著不同的態度。當時的東北是日本和俄國都想要搶占的一塊肥肉,張作霖早已看清這兩個國家的「如意算盤」,因此處處提防,沒有給他們得逞的機會。日本方面為了能夠買通他,不僅給錢還給人,但是張作霖堅守底線一直不為所動。

日本方面之所以費盡周折地想要撬動張作霖,主要是因為,資源匱乏的日本方面想要得到東北的採礦權,無奈張作霖不像其他軍閥那麼好說動和操控,不肯出賣主權,一直都不配合,這使得日本人暴躁憤怒。雖然日本人視其為眼中釘,但張作霖作為在東北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軍閥(他手上的30萬奉軍是當時裝備最精良一支部隊),他們拿他沒有任何辦法。

孫中山先生曾說:「雨亭(張作霖)把東三省治理得很好,不過外有日本掣肘,處境也很難。」張作霖依靠日本人不假,但日本始終難以在張作霖手中討到大便宜,「皇姑屯事件」足以說明日本人與張作霖之間的關係,這也能夠看出張作霖並非完全投靠日本。

1928年4月,蔣介石對張作霖發出第二次北伐的指令,張作霖在綜合考量和評估後,預見大勢已去,於是發出「出關通電」,宣布退出北京回東北。此次張作霖回東北,日本人自然非常高興,他們唯恐天下不亂,田中義一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聲明,與此同時,日本發出最後通牒,脅迫張作霖同意日本人的要求,可是張作霖手下起碼還有幾十萬軍隊,他仍舊不願鬆口。於是日本關東軍決定在張作霖回東北的路上除掉這個眼中釘。

張作霖離開北京回東北的路上,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為張作霖布下「必死之陣」,他在距瀋陽一公里半的皇姑屯火車站附近的橋洞下放置了炸藥,還埋伏了一隊衝鋒隊。1928年6月4日,張作霖被炸身亡,日本關東軍的陰謀得逞,但張作霖早有準備,他讓張學良潛回瀋陽主持大局。因此,即便張作霖死了,東北還是被張學良給穩定了下來,田中義一的計劃落空了。

關東軍謀殺張作霖後,日本當時的首相田中義一非常失望,裕仁天皇甚至大發雷霆。因為殺害張作霖的舉動無異於逼迫整個奉系反日,日本除了強占東北這一條路可走外,已經是沒有任何路了。這一事件反映的是日本政府對軍隊控制的失敗,最終使日本在軍國主義道路上越走越遠。政府對軍隊的控制失敗實在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日本天皇肯定不滿,何況還引起激進分子行刺,大發雷霆也就不奇怪了。

「皇姑屯事件」在日本方面一直商議了一年左右才勉強壓下去,至於日本首相田中義一,他在張作霖被殺後引咎辭職,不久之後更是鬱鬱而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ec50b90d13960a0efe9b4c2162c3f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