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潘亦純
編輯 王進雨
穩增長,挑大樑,經濟大省正開足馬力。
兔年春節假期結束,6個經濟大省——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紛紛吹響拼經濟的號角,江蘇省甚至喊出「開年就是開工 開工就要實幹」的口號,頗有一番熱血。
過去一年,經濟大省頻被提及。其中,7月,中央要求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樑,有條件的省份要力爭完成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8月,經濟大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在深圳召開,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等六個經濟大省相關負責人作了發言。
新京報貝 殼財經記者注意到,2023年經濟大省密集發聲,並將「高質量發展」作為經濟重點。廣東省在1月28日的開年第一會上,將高質量發展作為大會主題。同日,山東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吹響了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新春動員令。江蘇省委常委會則表示研究做好一季度工作,提出「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的目標。
01
「開年第一會」拼經濟
高質量發展成重點
作為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後的首年,發展經濟顯然已成為多地政府的主要目標之一,對於6個經濟大省而言更是如此。
數據顯示,6個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占全國的45%,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樑柱」,同時,6省市場主體數量占全國4成以上,貢獻了40%以上的就業,6省進出口和利用外資都接近全國的6成。更為重要的是,其中4個沿海省份在地方對中央財政凈上繳中貢獻超過6成。
2022年,即便我國經濟面臨諸多內外部不確定性,6個經濟大省的GDP總量依然穩居全國前六。作為領頭羊,廣東去年GDP約為12.91萬億元,同比增長1.9%,GDP總量已連續34年位居全國第一。
貝 殼財經記者梳理看到,今年,6個經濟大省均制定了GDP增速的「小目標」——其中,江蘇定為5%左右,廣東、浙江、山東均定在5%以上,河南為6%,四川為6%左右。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對貝 殼財經記者表示,6個經濟大省制定的GDP目標,總體反映出換屆後的地方政府更加務實、進取的態度,目標要可實現,而非以扭曲經濟結構為代價。同時,地方政府在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要求,近期地方政府「開年第一會」紛紛就穩經濟、高質量發展、改善營商環境等問題召開會議,表明了積極推動一季度開門紅和全年經濟運行好轉的進取態度。
02
「開年第一會」拼經濟
高質量發展成重點
6個經濟大省已經開始行動。在廣東「開年第一會」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東省發改委主任艾學峰表示,將積極推動一批項目新增納入國家相關規劃和方案盤子,爭取國家政策資金用地等支持,力爭今年國家基於廣東專項債額度超過去年,出台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政策文件,梳理公布一批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應用場景和創新需求,吸引和支持民間資本參與投資。
廣東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塗高坤則在會上表示,今年將強化項目為王的工作導向,突出抓好投資50億元以上,總投資8000億元的55個項目的省市縣聯合跟蹤服務。爭取2023年全省工業投資增長達到10%以上,發揮工業投資對工業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和倍增的作用。
一年之計在於春,新春伊始,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山東表示,各部門要迅即行動、加壓奮進,全力以赴做好穩工業、擴投資、抓項目、促消費等工作。確保工業經濟穩定運行,奮力奪取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
在浙江「開年第一會」上,省委書記易煉紅強調,要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這一會議還表明,要以更大力度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並堅持打造最優政務環境、最優法治環境、最優市場環境、最優經濟生態環境和最優人文環境等,表明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貝 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開年即開工已成關鍵詞。其中,江蘇提出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問題和薄弱環節,聚焦市場主體的急難愁盼,打通堵點難點卡點,讓企業群眾更有獲得感。河南第七期「三個一批」項目火熱啟動,3325 個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投產,總投資超過3.1萬億元,成為當地全力拚經濟、奮戰「開門紅」的重要抓手。
在四川,多個重點項目建設不停工,大年初一上午,在成都市興隆湖東岸的科學城核心區「獨角獸島」園區施工現場仍熱火朝天,這一全球首個以獨角獸企業孵化和培育為主的產業載體建設進程,一刻未停。
高質量發展成了經濟大省的方向,在此基礎上,抓項目、拉投資、搞創新、打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則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已有2022年經濟總量低基數的鋪墊,但今年要實現5%-6%的經濟增速並不容易,我國經濟仍面臨諸多內外部不確定性因素。
羅志恆表示,2023年6個經濟大省仍面臨一些難題,首先,全球經濟下行,導致我國外需下行,而6個經濟大省尤其是江浙魯粵對外需的依賴度較高,穩增長的壓力更大,因此,要在擴大內需上發揮更大力度;其二,宏觀政策生效需要建立在微觀主體的信心和預期上,如何全面提振市場主體的信心和預期是極為關鍵的難題;第三,6個經濟大省均面臨尋找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抓手,如何有效實現動能切換也是需要探討的難題。
各個經濟大省還面臨著不同挑戰,羅志恆認為,廣東面臨區域發展不均衡,實現共同富裕難度大。此外,廣東各地市經濟發展基礎好,但是協同性不夠,體現在產業鏈的同質化程度相對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