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堅持每周更新的《鋮品記》已經到了第28期。還記得第1期內容,我們聊了一汽奧迪出品的Audi quattro sneaker 2.0,一經發布,關於奧迪出的鞋子「是否帶有四驅功能」、「是否繼承了燈廠優良傳統」就引發了多方的關注和討論。
潮鞋,是當下時尚領域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也有計劃將這一細分領域繼續開拓下去。本期話題,我們聊的是又一款汽車品牌聯名的賽車休閒鞋,看完標題相信大家應該有數了。下面進入《鋮品記》第28期。
鋮品介紹
為了本期話題,我從鞋櫃里找出了一雙買了6年、一次都沒穿出去過的賽車休閒鞋。作為一名法拉利車迷,看到彪馬和法拉利有聯名出鞋子當然會格外注意,這款鞋型號為Drift cat 5,產地是印度尼西亞。就價格而言還真不貴,還有不錯的折扣,小几百元就能搞定,當時試穿的時候,感覺腳感還挺舒適,就購入了,結果一直沒機會穿。
從外觀上來看,大面積的紅色確實有一些騷氣,不過這就是窩法的風格,在鞋跟側面還有經典的法拉利盾型LOGO。鞋面整體是皮革材質,官方叫做「頭層牛皮革」。
鞋底採用了輪胎紋理設計,鞋跟部分有一些「加強」的處理,主要是為了防滑,是賽車鞋專有的設計。
專業的賽車鞋,目前在國內乃至全世界都是非常小眾的品類,一般只有專業玩賽車的和真正的發燒友才會購買。行業內比較認可的賽車鞋標準,是需要國際汽聯(FIA)官方認證的才可以,目前主流的標準有8856-2018和8865-2000兩種。有了FIA的認證,就說明符合FIA賽事用品的標準,就可以上賽道比賽了。
還是以窩法車隊來舉例,彪馬是多年的運動鞋服贊助商,賽車手比賽所穿著的賽車鞋,自然也是彪馬品牌的,具體型號為Speedcat Pro系列。賽車鞋整體以黑色為主,配以法拉利經典的紅色,側面Speedcat Pro的字母標識表明了其身份。
為了能夠更好的包覆和保護,賽車鞋一般都是中高幫為主,是沒有低幫設計的,Speedcat Pro系列屬於中幫。鞋底沒有太過於複雜的設計,只為更好貼合油門和剎車踏板。
鞋底延長到了鞋跟,看上去更加修長,給鞋跟以更好的支撐性,並提供一定的保護。
在中幫的內測,可以看到窩法車隊的賽車編號,16號是勒克萊爾,55號是賽恩斯,兩款設計都有,懂的都懂。
最後來看一個重點,在鞋舌的位置上,有一個8856-2018標準的標籤,說明了這是一雙FIA認證的賽車鞋,鞋面肯定是用了防火材質,絕對不是幾百塊錢的樣子貨。
比較可惜的是,該系列的賽車鞋在國內還是很難買到的,專櫃和官方商城都沒有上架。想要購買,只能通過國際電商或者海外代購渠道了。目前了解到的,法拉利聯名彪馬Speedcat Pro系列賽車鞋,國際電商的價格在6000元左右,而且沒有任何交易記錄,也足以說明在國內並不受歡迎。就彪馬品牌而言,這樣的價格確實有點貴了。不過反過來想,熱門的AJ籃球鞋,也要五六千一雙,這算正常嗎?
賽車鞋是否會流行起來?
賽車鞋,是專業性要求較高的工具鞋。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賽車而生,適用的場景也非常局限。這不禁讓我想到了,近些年在鐘錶行業流行起來的潛水腕錶。潛水腕錶設計之初,是為了潛水員在水下看時間的,有外圈的潛水腕錶,也常被用來記錄氧氣瓶的使用時間。
隨著勞力士「水鬼」系列的爆火,各大品牌也紛紛加碼潛水腕錶市場,出現了各種「類水鬼」系列的腕錶,設計方面也大同小異。陶瓷外圈、夜光指針刻度、防水深度也從200米起步到數千米不等。即便很少有人會戴著潛水腕錶去潛水,但並不妨礙其成為各大品牌銷量的支柱。
潛水腕錶的歷史並不算長,設計之初也是標準的工具表,並非是裝飾為主的奢侈品。勞力士「水鬼」的爆火,一方面是品牌強大的影響力,直接帶來終端產品的溢價,迎合絕大多數消費者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從而掀起了運動腕錶的風潮;另一方面,「水鬼」系列本身作為工具表屬性,在耐用性和可靠性方面,更加出色,加上300米起步的防水深度,可以適應日常各種的自然環境,作為機械腕錶最基本的屬性可以完全勝任。無論是穿正裝,還是休閒裝、運動裝,潛水腕錶可以說是百搭的存在。
回頭再來看賽車鞋,由於專業性較高,可以選擇的品牌和款式也並不像傳統鐘錶那麼多。即便是現在國內賽車文化影響力正在不斷增強,賽車鞋作為文化周邊產品,還是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的。首先,賽車鞋的整體舒適性就和普通運動鞋差很多。由於賽車手比賽時需要通過腳板感受油門和剎車踏板的反饋力,賽車鞋的鞋底都是比較平整且沒有什麼太多緩衝的。近些年流行的「踩屎感」,對於賽車鞋來說,可以說是不存在的。這樣的鞋底設計是方便賽車手開車,必定會犧牲一些舒適性,並不適合日常穿著,尤其是需要中高強度運動的場景。
此外,賽車鞋都需要FIA認證,防火材質的鞋聽上去很酷,但就意味著成本更高。其他項目的運動鞋,一般幾百塊就能入門了,而賽車鞋的售價則至少需要四位數起步,而且選擇的品牌也不多。其實也很好理解,畢竟專業領域的工具鞋,普通消費者也不會關注,更談不上購買了,久而久之,整個市場僅需要幾個品牌就能滿足需求了。
最後扯扯
聊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預算不是問題,即便是賽車鞋四位數起步,相比AJ來說,也並不算貴。值得注意的是,即便AJ有這樣的價格,其最基本的籃球鞋屬性還是存在的,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除了夏天穿會有一些悶熱,日常長期穿著還是沒有問題的。而賽車鞋使用的局限性,也決定了其並不適合日常穿著。當然,如果你硬要說,賽車鞋超級帥,就算腳板疼也要穿到底,那就當我啥都沒說!
相比專業賽車鞋,彪馬和各大汽車品牌、車隊等聯名推出的聯名賽車休閒鞋,不僅價格低了很多,而且款式和選擇也有很多。為了保證賽車的元素,除了品牌LOGO和經典配色之外,鞋底和鞋跟等方面,依然沿用賽車鞋的設計理念,最終導致樣子看起來不錯,長時間穿著並不會很舒服。這也是我認為賽車休閒鞋推出那麼多年,一直不溫不火的主要原因,最終只能淪為日常打折款。每當看到有媒體老師穿著賽車休閒鞋跑車展時,也只能在心中默默感嘆,「還是年輕人腿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