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去上博看埃及展了,可以自帶乾糧嗎?」
最近,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詢問是否能帶食品進入博物館,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堅決反對將食品飲料帶進博物館,認為不僅危害文物安全還影響他人觀感;但也有人認為想要認真參觀博物館至少要三小時,攜帶飲食無可厚非。
記者從多家博物館、美術館獲悉,如今許多文博場館對攜帶飲食並未命令禁止,但要求餐飲時須在指定區域,不得進入展廳和其他公共場所。
「如今國內文博場館的展覽越做越好,觀眾在館內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餐飲已經成了『剛需』。」今年國慶長假,市民許瑞陪來滬旅遊的大學同學前往上博東館參觀,逛了5個小時「意猶未盡」。而此前他到北京參觀國家博物館時,「上午進館,下午閉館才出來,展陳太豐富,機會又難得。」
文博愛好者葉女士時常帶兩個孩子參觀展覽,「不讓孩子喝水確實太苛刻了。」在她看來,即便如今不少文博場館都設有自己的餐廳,但對目前的客流來說還是不夠,「國內大的博物館每天觀眾數以萬計,現有餐廳很難滿足所有需求。」日前記者在上海一家博物館看到,一對中年夫妻攜帶自己製作的三明治作為午飯。這位妻子表示自己雞蛋過敏,「博物館以簡餐為主,但大多有雞蛋,自己帶方便又實惠。」
不過對於博物館是否應該允許攜帶食物飲品,許瑞也表示自己認識的許多文博愛好者觀點並不統一,「有的人堅決反對。」一些博物館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觀眾帶食品飲料進入博物館,如果隨意食用,一方面食物或飲品可能直接沾到裸展的文物上造成破壞,殘渣也可能引來老鼠、蟑螂等動物對文物安全造成影響,另一方面食品的刺激性味道或飲料潑灑,也可能在封閉的展廳內嚴重影響其他觀眾。此前在上海一家大型美術館內,記者就曾遇到有觀眾近距離站在畫前掏出飲料暢飲,被工作人員制止。
一些文博場館對食品和飲料採取了相對嚴格的措施。在浦東美術館入口處,記者看到不少喝了一半的奶茶、咖啡和瓶裝飲料擺放在外側。據悉,食物和此類飲料不能帶入館內,但可攜帶飲用水。館內設有咖啡館和餐廳,但不能在用餐區域外飲食,同時也設有飲用水販售機。
「雖然任何管理措施都不應該一刀切,但大量新觀眾湧入博物館、美術館,我希望能更嚴格一點。」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劉磊是文博愛好者,他會攜帶空杯進博物館,「一般館方都會提供飲用水」。在他看來,文博場館不可能事無巨細地將允許攜帶的食品飲品羅列出來,一些尚且不清楚博物館禮儀的新觀眾或故意挑戰規定的人難免「劍走偏鋒」。例如社交媒體上有網友詢問某博物館能否自帶食品,得到肯定答覆後,立即就有人回應「那我可以帶自熱火鍋嗎?」
記者走訪發現,國內絕大多數博物館並未對觀眾自帶食品飲品明令禁止,但對餐飲區域提出了明確要求。上博人民廣場館的「觀眾須知」中明確「如觀眾有餐飲需要,請至觀眾餐廳或二樓茶室。請勿在展廳、走廊、大堂、商店處飲食。」上博東館同樣如此,「觀眾須知」要求有餐飲需要的觀眾至一樓文創區、二樓文博廣場,「請勿在展廳、走廊、大堂、商店等區域飲食」。記者在上博東館二樓文博廣場看到,這裡設有咖啡、點心等餐飲服務,還有大量供觀眾休息的桌椅。有觀眾邊喝咖啡邊眺望窗外綠化,「在博物館裡尋找野趣。」
廣東省博物館則同樣禁止在非飲食區域內就餐,而國家博物館除了規定「展廳內和非餐飲區禁止飲食」外,還在「禁限帶物品清單」中列出「自熱類食品」。陝西歷史博物館「觀眾請勿攜帶物品清單」中雖然包含「液體類物品」,但各類軟、硬包裝的飲料製品經本人試喝檢驗後可以帶入館區。
博物館怎麼吃,未來或許有更多解決辦法。隨著上博東館不久前開始採取免預約措施,旁邊的商業設施也於今年國慶期間開業,許瑞和朋友參觀到中午後出來吃了午飯再次進館,「希望未來這樣的問題不會再引起爭論,在文博場館的有序和觀眾的豐富選擇之間找到優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ab7d0b82cbcefcdcbec39c6933e0f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