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11事件震驚全球。恐怖分子劫持飛機撞向世貿雙子塔以及五角大樓,以拉登為首的基地組織製造了慘絕人寰的恐怖襲擊。那麼美軍為什麼不在撞擊之前發射飛彈將飛機擊落呢?
事實上,美國副總統切尼確實下令擊毀飛機,但是此時為時已晚。
911事件的緊急處置可以說是切尼副總統的個人秀。因為當時美國總統布希正在和小學生們一起念課文,並不在白宮。在確認是恐怖襲擊之後,布希總統發表了一個簡單的聲明之後,匆匆的登上空軍1號,布希總統原本打算回到白宮坐鎮指揮,但是根據美國的相關規定,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總統必須乘坐空軍1號在美國上空盤旋。考慮到2001年的通訊技術,哪怕就是運用了很多黑科技的空軍1號,總統和白宮的決策層之間的通訊也不通暢,所以此時此刻完全倚仗的是副總統切尼的判斷與能力。
當時在確認兩架客機被劫持之後,美國的國家安全部門介入與劫機者進行談判。但是很顯然,談判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成果。就在這個時候,一架飛機突然選擇了自殺性襲擊。
這個毫無預兆的孤狼式的自殺行動讓全世界猝不及防。而在天空中的另一架飛機,雖然沒有直接選擇撞擊大樓,但是不斷的在空中盤旋,給人一種震懾,沒有人知道恐怖分子劫持了這架飛機之後將會做些什麼。
從第1架飛機撞向大樓,到第2架飛機撞上大樓的這段時間,就是留給美國政府決策的時間。
在白宮的辦公室里,肯定有人提出用飛彈來擊毀這家飛機,以絕後患。但是很顯然提建議的人並不是做決策的人,切尼不是劉阿斗時期的諸葛亮,可以自己出主意自己拍板。
其實面對這樣的問題所有人都知道,用飛彈打下來是最優解,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決定有多艱難。因為美國是人權衛士,飛機上有大量的美國人被劫持,如果直接用飛彈這麼將飛機打下來,那麼就意味著航班上的所有人都將為恐怖分子殉葬。
美國的媒體不是喉舌,向來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經過媒體的炒作這件事情就會變成美國政府罔顧人命發射飛彈,致使被劫持飛機上的美國人大量死亡。
美國是一個很奇特的國家,記得去年弗洛伊德事件爆發之前,美國由於疫情已經死了幾十萬人,但是沒有人因為政府的抗疫措施不力而上街遊行。
但是弗洛伊德事件爆發後,成千上萬的美國人上街進行黑命貴抗議遊行,順便搞個0元購。原因就在於這件事情觸犯了美國人的底線,觸犯了美國的政治正確。
所以一旦美國政府下定決心用飛彈打下被劫持的飛機,這些愛上街的美國人肯定會毫不猶豫的為心中的政治正確上街遊行。所以作為副總統的切尼,所承擔的壓力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這飛機上的這些人因為恐怖分子的劫持撞擊大樓而全部死亡,對於美國人來說同樣不能接受,但是他們會將怒火指向恐怖分子,而不是美國政府。
當然面對發不發射飛彈這種問題肯定不是切尼一個人說了算,是經過多方面博弈,形成集體意見才能落實的。這必須在短時間內作出評估,比如是不是發射飛彈發射飛彈以後所造成的代價,飛機的殘骸是否會造成更多的人員傷亡等等。
畢竟要用飛彈擊毀一架民航客機,對於美國政府來說所要顧及的東西相當多,不像俄國政府說炸就炸了,也不像伊朗政府,到時候說句誤炸就了事兒了。
其實最終切尼還是下了決定,要把被劫持的飛機擊落,但是此時由於信息不暢,當在華盛頓上空的F15戰機接到該指令時,距離副總統簽發命令已經過去了20分鐘,這架飛機早已經墜毀。
應該說當時的整個過程都是在一團混亂中進行的。決策者們不知道恐怖分子的目標是什麼,他們想要幹什麼?
沒有人知道被劫持的飛機將何去何從,自然也就沒有人知道升空攔截的飛機該往哪兒飛。擊毀被劫持飛機的命令下達了不管,但是由於層層傳遞,導致美軍飛行員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這個命令就是永遠無法執行的命令了。
正是因為911事件暴露出許多的問題,所以美國痛定思痛,成立了國土安全部,統一協調,負責應對,針對美國的恐怖主義活動。這也是1947年以來,美國政府最大的一次機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