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鍋飯有毒,老闆和管理者需要警惕了!別讓平均主義毀了團隊!


作者:李關黨

來源:實用管理學


真不公平,我這麼努力,工資竟然和總是曠工的他們一樣多!


為什麼他和我獲得了一樣的獎勵,明明工作都是我做的,他只是在一旁指手畫腳。


太討厭了,經理表揚我的時候,竟然還表揚了他。我這麼努力工作,業績也這麼出色,在經理眼裡,竟然和這個無所事事的傢伙是一樣的嗎?


管理者,你有沒有聽到員工的「心聲」呢?



從表面上看,「大鍋飯」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可實際上呢?「大鍋飯」還在很多團隊里有所殘留。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管理者打著「公平、公正」的幌子,對一些資源進行了「平均分配」。採取的是人人有份,一律平均的「大鍋飯」的模式。


這種所謂的「公平、公正」,恰恰是最大的不公平、不公正。表面上看,每個人得到的都一樣,這的確是「公平」。可是這種模式,卻忽視了優秀員工的努力和付出,抹殺了優秀員工的貢獻和心血,這是對傑出者的無視和輕忽。


反之,那些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者,濫竽充數者、偷奸耍滑者,卻得到了最大的實惠。如果放任這種現象發展,積極者被傷害,偷奸耍滑的人被縱容。久而久之,會造成傑出者的大量流失,這樣的團隊是沒有希望的。


眼看很多員工都提出了離職申請,經理陷入了沉思之中,究竟問題出在哪裡了呢?這家醫療器械銷售公司,對員工的薪酬制度採取的是底薪加獎金制度。基本工資5000元,餐補300元,話費補貼500元,跟一台手術給予獎金400元。


經理認為,這種工資模式就是能者多勞、多勞多得。最開始效果是非常好的,為了能銷售出更多的產品,員工經常自發性地加班,絞盡腦汁地推銷,公司的效益還是很客觀的。


但是後來有很多的員工不滿意,究竟他們不滿意在哪裡呢?



為了挽留員工,經理和他們反覆溝通,終於明白了癥結所在。原來單位里不乏混日子的人,他們幾乎不跟手術,每個月都領取基本工資、飯補以及話費補貼。不僅如此,他們還經常出言諷刺那些辛苦銷售的人。


對此,經理立刻出台了相應的懲罰措施。將無責任底薪變成有責任底薪,對應一定的工作任務。如果完不成固定的任務目標,那麼公司就會按照相應的百分比扣掉其底薪。當然,如果遠遠超過固定的任務目標,公司還會在底薪、獎金的基礎上再獎勵。


這家公司原本的薪酬模式,表面上看是根據員工的業績制定薪酬,其實不然。這種「公平」,極大地傷害了傑出者的工作積極性。


管理者一定要認識員工價值的差異性。並且根據他們的差異,區分出「三六九等」,進行客觀地公平地獎勵,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能者多勞,多勞多得。


那麼該如何區別對待員工呢?



01 賞罰未定,制度先行


在區別對待員工之前,一定要明確制度。設定明確的考核標準,只有這樣,賞罰分明才能有所依託。


某家企業,老總信奉「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對於負責大項目的員工總是不吝嗇獎勵。但是,他的獎勵往往是「頭腦一熱」的結果,根本沒有制度的依託。


這次一個小團隊加班負責搞定一個項目,老總沒有提獎勵,這讓整個團隊的人員都很不滿。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位老總沒有制定出明確的制度。什麼時候該給獎勵?該獎勵多少?這些都應該用「白紙黑字」明確下來,這樣才不會給員工無法實現的「希望」,令其更加的「失望」。



02 評估能力,因「才」制宜


可以將管理者看做是「動物園園長」,他管理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有孔武有力的獅子、有精巧靈活的狐狸、有機靈狡猾的鬣狗、也有穩重守拙的大象……管理者的目標就是讓合適的員工在合適的崗位上。


如果重用那些得過且過的人,對於積極進取的人便是不公平;如果獎勵墨守成規的人,對於那些敢於創新的人就是不公平。對此,管理者一定要做好員工能力的評估,只有了解員工的真實能力,才有可能做到因「人」制宜,從真正意義上杜絕「不公平」。



03 調整策略,改變激勵


沒有管理不好的員工,只有管理不好的管理者。


必須充分地了解員工,找出員工缺乏工作動力的原因,並找出能有效激發他們的動力的因素。只有這樣,才能以此為根據調整管理者的激勵措施。


大家都管小王叫「三不局長」,小王從來「不遲到」「不早退」「不睡覺」,每個月都領墊底的工資,讓經理很撓頭。


直接開除吧?還有點捨不得。畢竟小王是個高才生,真才實學還是有的。原本挺好的小伙子,怎麼就變成了「三不局長」了?經理決定好好找找原因。後來有員工反映,小王總囔囔著現在的工作沒有激情,經理覺得自己似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他直接派小王參加了一次談判,並任命其為自己的助手。跟小王說:「這次的單子很大,對手很難纏,你給我當助手,咱們一起解決他。」小王聽完後,果真精神百倍地開始準備起來。


其實員工具有多變性,可能有的員工被這個管理者判定為「不學無術」者,結果在另外一名管理者手下卻煥發了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