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中國最美海岸線,這座人少清凈的小城,海鮮便宜,更適合度假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廣東「遍地是黃金」。
可有這樣一座城市,雖地處廣東,
卻因為地盤不大、經濟人口不夠豪橫,
經常被人調侃說:
「隨便一個當地景點都比這個市名氣大 」。
儘管常常被廣東遺忘,
卻在2020年揚眉吐氣,
成為了全國公認的「幸福宜居之城」,
這裡有山、海、泉、林、湖…
當地人隨隨便便就能玩轉全國風光!
這裡水清沙幼,海景無敵,
媲美三亞!
最關鍵的是知道的人很少!
還曾被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線」之一,
更有「東方夏威夷」之稱。
這裡有著漫無邊際的高山草甸,
不用去呼倫貝爾大草原,
繁盛蔥綠的世界裡,
一眼望不到邊。
古人說「深山藏古寺」,
這裡的寺廟卻偏偏建在海上,
白牆紅柱黃瓦,氣勢非凡,
雕樑畫棟的工藝,
在海面上釋放著雄偉壯闊的魄力氣勢,
非常有故宮那味了!
由於臨近海邊,
這裡還盛產生蚝,
比起湛江絲毫不遜色,
白潤無瑕,汁水飽滿,
好吃到讓你的舌尖都顫抖~
這裡物價也十分便宜,
漁民捕到的海鮮,
直接送去島上的海鮮排檔加工,
皮皮蝦、鮑魚、海蝦、蟶子、梭子蟹…
無論清蒸還是爆炒,
都能鮮到你掉牙!
可以說它的出現,
完美符合你對海島的一切幻想,
雖然這裡時常被人遺忘,
但它更是全國公認的幸福城市——廣東陽江。
01
緊鄰珠三角
造就「好山好水好風光」
海陵島——「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之一」
海陵島作為中國最美的十大海島之一,
有著媲美三亞的旖旎風光,
和來自海邊世界的無限浪漫,
有「南方北戴河」和「東方夏威夷」之稱,
被譽為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翡翠,
湛藍的海水與白色的沙石相輝映,
景色十分壯觀。
大角灣位於海陵島的閘坡鎮,
因螺線形海灣似巨大的牛角,
故名「大角灣」,
這裡灘闊浪柔風光旖旎,
十里銀灘還被列入吉尼斯紀錄:
世界上最大最寬的海灘,
海灘上各種海上玩樂設施,
盡情感受大海的魅力。
如果想要欣賞最浪漫的海邊日出,
就去望海亭;
想要一覽夕陽西下的唯美景象,
就來馬尾島;
無論身處何處,
都會帶給你一段難忘的濱海之旅。
紅樹林濕地公園——廣東最長的跨海木棧道
紅樹林濕地公園位於海陵島東部,
這裡像是飄在海上的一片綠洲,
這裡有一條長長的木棧道,
可以在此徒步,感受習習涼風,
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慢慢走向海面上。
行走在木棧道上,憑欄遠眺,
紅樹林如同浮在海上的綠洲,
而遠處有一個外形如同老鼠的小島,
名為老鼠山,
相傳是十二生肖之首「子神」的化身,
為守護這片海域而與惡勢力生死搏鬥,
後來化為老鼠山,
成為這裡的守護神。
山上有「干亭」「坤亭」
「民心亭」「清風亭」「朗讀亭」,
王羲之行書石刻,
「子神石」「珍珠井」「盟誓環」等人文景觀。
山上鬱鬱蔥蔥,植被茂盛,風光怡人,
是很多人休閒、觀光、爬山的好去處。
飛龍寺——海上小故宮
跟國內一般的廟宇不同,
飛龍寺建在三面環海的半島上,
黃牆紅柱綠瓦的建築,
鮮艷又氣派,從空中俯瞰,
儼然是一座「海上小故宮」的感覺。
如果你想要追求歷史古剎,
那這裡肯定不合適,
畢竟飛龍寺是新建沒多久的一座寺廟,
但是這裡擁有國內獨一無二的山海景觀,
亭台樓閣、雕樑畫棟與煙波浩渺、
孤帆遠影奇幻交織,
構成一幅奇絕的風景畫!
飛龍寺的正殿有著超棒的視野,
極目遠眺,海面上波光粼粼,
大葛洲島、小葛洲島也能盡收眼底,
能看到遠處的風車山和俯瞰珍珠灣,
3公里月牙形沙灘盡收眼底,
更是日出和日落的絕佳觀景台。
雞籠頂——廣東著名的高山草甸
說起高山草甸,
人們會想到呼倫貝爾、江西武功山,
卻很少有人知道陽春雞籠頂。
走進七星村,
沿著上山的小路前行,
便可以看到雞籠頂的美景,
春天的新綠讓整座山像一床厚厚的綠色被子,
山巒起伏宛如波濤洶湧,
草色純正,活脫脫的一個大草原。
雞籠頂高山草甸是粵西最大的草原,
海拔1280.5米,
灌木林與草地涇渭分明,
山脊全部長著厚厚硬實實的一層草皮,
最高的草不超過20公分,
雞籠頂山也是陽江第二高峰,
來到這裡的人沒有一個不被它驚嘆!
最壯觀的是,
這裡生長著大片我國特有珍貴的毛棉杜鵑,
還有白色吊鐘花、
禾雀花等各種珍貴花卉,
每年三到五月份,
各種奇花異卉爭相綻放,
形成連綿數千畝的壯觀花海。
大澳漁村——撩人的漁家風情
因為位置優越,
是天然的避風港,
從秦漢時期起,
這裡就是一個漁港,
到明清時期,
這裡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之一,
與廣州十三行相列,史稱「十三行尾」。
如今的大澳,
還保留著百年前的樣貌,
搖曳的漁船、三兩行人,
在大澳的海邊,
還保留著80多座完整的疍家民居。
這裡漁村民風樸實,漁風鬱郁,
具有深厚的漁家文化特色,
這裡還曾被國家農業部評為:
「國家級最美漁村」
在這裡住上2、3天,
享受日出而作、靠海為生的悠然生活。
雅韶十八座——遺落在清代的村落
雅韶十八座又名西園村,
是建造於乾隆二十二年的村落,
斑駁不已的牆面、
古色古香的院門、
寂寥安靜的古巷,
好像都在述說著屬於他們曾經的故事。
村落主體布局,
如同兩個並排躺倒的「非」字,
構成十分規整的巷道,
巷道中,兩排房屋門戶東西相向,
每座房間格局完全一致,
可以看出當年的雅韶十八座是何等的風光。
院落里都是帶有火風牆的建築,
因為這個特色,
十八座又叫「鑊耳屋」。
並且有的房屋還雕刻有蝙蝠的花紋,
抑或是龍鳳朝陽的雕飾,
為本就巍峨森嚴的古宅,
增添了幾分熠熠生輝的動感之情。
02
璀璨光輝的物質財產
大名鼎鼎的「陽江三寶」
1、陽江豆豉
「陽西道路繞一繞,全國餐桌沒味道」。
陽江豆豉是陽江人廚房裡,
少不得的調味佳品,
不管什麼菜,添一把豆豉,
便能化腐朽為神奇,變無味為有味,
少了它,粵菜就像是失去了靈魂。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
它就已經走向全國,
然而到了80、90年代,
更是走向了歐美、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讓眾多海外客人,
也品嘗到了來自陽江的醇香美味,
進而對陽江產生濃厚興趣。
2、陽江刀剪
「功夫再高,也怕陽江菜刀」。
陽江被譽為「中國刀剪之都」,
以其鋒利、美觀、耐用而享譽海內外,
湧現出十八子、銀鷹、
永光、盛達等知名刀剪品牌,
國內每10把刀就有7把就來自這裡,
不僅是老廣人的廚房必備,
還是世界廚娘的好幫手。
全國的刀剪產業幾乎有一半都在陽江,
不僅如此,
「中國菜刀中心」、「中國剪刀中心」、
「中國小刀中心」均落戶陽江。
2005年五金刀剪產品生產企業,
占全國的一半以上,產量占全國的60%,
出口占全國的80%以上。
3、陽江漆器
陽江漆器年代久遠,
馳名中外三百年,
具有東方民族風格和濃厚的地方特色。
據說,當年擁有漆器嫁妝的「五大件」,
就算是當地的大戶人家了。
現在漆器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
深受家居裝飾市場的歡迎,
色彩絢麗、造形奇巧、
技藝精湛、防潮耐用,
既可作生活用品使用,
又可作美術工藝品鑑賞。
03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陽江美食也是一絕
生蚝
廣東凡有海灘處,就有蚝身影,陽江的生蚝,則以「易大快肥」和「味美肉脆」的優勢流傳多年長盛不衰!
要數廣東著名的產蚝地,陽江市陽西縣的程村鎮是其中翹楚,程村產蚝歷史多達五百年,掐指一算,明代陽江人就已經過上「蚝門」生活。
一進村,到處都是新鮮的生蚝、曬乾的蚝豉、蚝牆、蚝殼、蚝船、開蚝的人、賣蚝的人,連空氣里都是蚝味道。
炭燒生蚝、胡椒蚝煲、串燒蚝、青蒜燜蚝、蒜蓉粉絲蒸蚝、炸蚝、紫菜蚝湯、生蚝煲、生蚝腸粉、蚝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陽江做不到的生蚝吃法!
魚瑪
魚瑪是陽江一種地方特色小吃,分為兩種做法,一種是用麵粉和蔥攪拌一起,然後和海鮮放在鍋里一起炸,另外一種是只用麵粉和海鮮一起炸。ps.有蔥的會更加清香哦~
豬腸碌
豬腸碌是沒有陽江人不知道的小吃,它外形和平時吃的粉卷相似,用米粉皮包著豆芽、蝦皮、炒河粉和蛋皮等食材,再在河粉皮上撒上芝麻即可。
泥蟲粥
泥蟲入口脆夾爽,有很濃的海鮮味卻沒有沙子,加上瘦肉蝦米,整鍋粥除了鮮甜,已經無法用其他庸俗的文字去描述。
鵝乸(na)飯
鵝乸飯稱得上是陽江的一道名菜了,當地的製作過程非常考究,選用本地黃鬃鵝,整鵝去皮去骨取肉切粒,與配料、調料經過第一次爆炒,再與米飯同炒或焗,香味十足,鬆軟爽口,肥而不膩。
閘坡魚面
魚面是閘坡漁港名菜之一,俗稱敲魚面,閘坡的魚面獨特之處,可歸結為四個字:軟、滑、甜、爽 。
葉貼
葉貼,又稱米粿,主要以糯米、大樹菠蘿葉子和白糖為原料,趁熱咬一口香軟彈牙,甜味濃郁,是當地最有特色的美味甜點。
如今的陽江,
身處大灣區「一小時」優質生活圈,
是城市坐標的「新貴」,
有多條高速公路貫穿,
交通十分便利,
廣州出發,高鐵2h就能直達!
找個機會,一起去逛逛這個
「風光靚」、「美食靚」的陽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