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占湖南大半的美,湘味遍地,這處現實版世外桃源,來了就不想走

2022-04-12     旅行說

原標題:霸占湖南大半的美,湘味遍地,這處現實版世外桃源,來了就不想走

霸占湖南大半的美,湘味遍地,這處現實版世外桃源,來了就不想走

在中國,

若提起旅遊大省,

許多人腦海大概會先浮現出:

四川、雲南、海南、浙江等地,

這些省份,因地理位置獨特,

風景秀麗,山水相連,

備受旅遊愛好者的喜愛,

常常作為旅行的首選之地。

但其實,有這麼一個地方,

更值得前往,

這裡自古就人傑地靈,

良才勇將輩出,

卻因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

的地勢和神秘民風,

造就了無數離奇的怪談。

然而沈從文的一篇《邊城》,

卻又讓一代又一代人,

種草了這片靈秀綺麗的人間秘境。

它就是:湖南 · 湘西。

大概在90%的人心目中,

湘西=鳳凰古鎮,

而在地理意義上,

湘西則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但在文化上,

「大湘西」是指雪峰山以西的:

湘西州、張家界市、懷化市等。

都說湖南10分美,9分在湘西,

這句話不假,

神秘的巫儺文化、

柔美的山水古鎮、

奇幻的民間傳說,

都讓無數人都種草了這片湘地最後的秘境。

但湘西可不單單只是霸占著湖南大半的美,

這片不足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還狂掃了N個中國、世界之最。

此外,它還曾經兩度上榜《孤獨星球》,

以中國唯一地區躋身上榜:

「十大最物有所值目的地」、「十大最佳旅行地區」。

01

湘西!湘西!

如果說,大西北是網紅博主必去打卡聖地,西藏和川西是攝影師的「視覺天堂」。

那湘西,一定是各大影視、綜藝導演和演員們眼中最搶手的取景地!

最出名的當然是擁有影史上第二高票房的《阿凡達》

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官方認證湘西張家界為取景地,電影中神秘的潘多拉星球與哈利路亞懸浮山,都能在這兒找到原型。

這兩年評分最高的盜墓劇《鬼吹燈之怒晴湘西》,不論是故事中背景地,還是劇中取景地都牢牢鎖定在湘西。

南派三叔也不甘人後,一個月前連載起了《老九門之湘西往事》,同樣格外鍾情湘西,湘西天然適合發生點什麼故事。

越來越多的超人氣綜藝選擇在湖南放慢腳步,享受這裡比現代社會慢一拍的生活。

《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張家界惹得謝娜、霍思燕、楊千嬅頻頻感嘆「美到爆」。

《嚮往的生活》蘑菇屋也在湘西安家,子楓妹妹安靜地在屋檐下聽雨,何炅與黃磊都盛讚不已的美景。

阿朵都在這裡隱居了數年,眼尖的你,或許早就發現了,劇里那些格外搶眼的背景,原來都在湘西啊!

張家界

俗話說過:「看水去九寨溝,看山則一定要到張家界。」

在中國崇山峻岭並不少,可是張家界卻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美出了新高度。

走進這裡的群山峻岭中,猶如走進了原始社會,那些天然的樹叢和一望無際的高山,給人一種幽深和神秘的感覺。

矮寨大橋

為什麼說中國是基建狂魔,看看矮寨大橋就明白了。

德夯大峽谷中,一座世所罕見的特大懸索橋,凌空飛架於大峽谷之上,猶如一條鋼鐵巨龍橫臥在山間,這個不普通的天空之橋直接拿下了四個世界第一。

古丈紅石林

它是全球唯一在寒武紀形成的紅色碳酸鹽岩石林景區。五億年前的這裡,還曾是一片浩瀚的海洋。

歲月流逝,藍色的波濤雖已不在,卻在石林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痕跡。

放眼望去,石林被鬱鬱蔥蔥的樹木包圍著,在歲月風霜的打磨下,呈現出不同的姿態。

穿梭在怪異的石林中,忍不住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02

由古鎮連成的仙境

沒有一座座雋永的古鎮,就沒有動人的湘西風情。

古老的吊腳樓,青石板鋪成的小路,千年古城的韻味,無邊山巒的震撼,形成了神奇而又美麗的湘西。

鳳凰古城

如果說張家界的美是恢宏大氣的,那麼鳳凰古城的美就是柔情似水的,就像那一灣沱江水一樣溫柔。

這裡是與麗江古城、平遙古城媲美的湖南文化遺產,是紐西蘭作家Rewi Alley筆下的「中國最美小城」,是《中國國家地理》評選出的「最值得去的地方」。

清晨踏著朝露漫步在沱江湖畔,時光寧靜,歲月沉寂,吹過一絲微風,好像趁著人少在說悄悄話。

這裡的人穿著民族服飾,有人在拿著竹筐擇菜,有人在浣衣織布,也許說著你聽不太懂的方言,但卻會綻放誰都懂得的笑容。

芙蓉鎮

芙蓉鎮,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鎮,它原名為王村,因謝晉拍攝的電影《芙蓉鎮》,讓人們熟悉了這個古鎮,後來改名叫芙蓉鎮。

在成為「芙蓉鎮」之前,這座山崖邊的古鎮已經佇立了一千多年,湘西的歲月始終那麼古老而悠長,芙蓉鎮像是一個慈祥的老人,輕輕地呵護著每個鎮民的一生。

這個地方就猶如它的名字一樣,宛如出水芙蓉一般美麗,這裡遠離喧囂,沒有紛擾,相比鳳凰,這裡顯得更加寧靜安逸。

有人說它是「掛在瀑布上的古鎮」,叮叮噹噹的瀑布水日日夜夜伴著古鎮生息。清晨推開窗戶,你和奔涌的泉水打了個照面,夜晚點上燈火,淅淅瀝瀝的水聲又哄著你入眠。

茶峒古鎮

沒錯,這就是沈從文筆下的那個邊城茶峒古鎮,也是《邊城》小說落筆的地方,是那個儺送與翠翠相戀的地方。

地處湘黔渝三省交界處,這裡的自然風光秀麗、民風淳樸,人們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是我們理想中的古鎮了。

悠悠的河水繞著鎮子流淌,青石板的道路兩邊都是古色古香的吊腳樓,古渡口,還有扁舟靜靜地擺動著。

走在茶峒的老街上,或許就能明白為什麼沈從文要為它寫了一部名作,又或許會感到,即使沒有《邊城》,它依舊值得熱愛湘西的人來細細駐足,慢慢品味。

洗車河鎮

洗車河是湘西名鎮,土家族人在這裡世世代代生息著,清冽的洗車河水流過古鎮,讓臨水而居的人們在山水的饋贈里,越活越滋潤。

古鎮掩藏在崇山峻岭之間,交通閉塞,近年才有了公路,溫和的氣候伴隨著山清水秀的風光,時光在這裡也會不自覺地放慢。

一座清代的風雨橋橫跨洗車河上,橋上是熱鬧的集市,大家一邊擺攤一邊閒聊,有時候還能在賣水果的老奶奶那裡,收穫不少好東西。

黔陽古鎮

黔陽古鎮—「湘西第一古鎮」,時光寧靜,是悠閒散步慢慢發獃的好去處。

這座神秘古城,是唐代「詩家天子」王昌齡的貶謫地,千古名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誕生於此,詩人身後留下一座「芙蓉樓」屹立於此。

走在街頭巷尾,許多當地人忙碌著各自的工作,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這裡生活的氣息撲面而來。

孩童嬉戲,老者閒談,羨慕他們安穩地生活在這悠閒自在的環境中,伴著時光靜好,享受身邊的一切美好。

里耶古鎮

里耶古鎮是湘西的四大古鎮之一,也是土家族的發祥地,據說早在距今6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

這裡寧靜、悠遠,這裡有著滿滿的人間煙火味道,卻又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你會感受到濃濃的湘西味兒。

由於交通不方便,始終是一個偏僻的小鎮,這裡的人們,一直自顧自的過著閒散的日子。

走在趕集路上的橋頭、涼亭和蔭涼處,來一碗湘西特色的米豆腐,看著山村的日子和青山綠水一起飄散在薄霧裡,感覺身心也放鬆了很多很多。

03

湘西的美食

才是湖南吃貨界的扛把子

湖南自身就是美食大省,而小編卻要說:湖南的美食有10分好吃,湘西占個9分滋味是沒問題的。

這裡有可以把湖南人都辣到冒煙求饒的剁椒;有酸到表情扭曲卻忍不住天天打卡的地道泡菜;還有任何人看見了都要擦擦口水去淘寶查連結的土家臘肉...更有著舌尖上極致的豪放體驗。

各種剁椒

都說湖南人愛吃辣,但是湘西的辣,能把另一半湖南人都辣到跪地求饒。

火塘邊常備的一壇剁椒,時刻準備著為湘西人的餐桌注入靈魂。各種辣椒的各種形態,搭配食材的各種做法,是每個湘西廚娘都爛熟於心的日常。

一口辣椒碰撞出的,不僅僅舌尖上的刺激,更是湘西的民間智慧。

各種泡菜

給湘西人一個罈子,他們可以泡下一個宇宙。

記得在《嚮往的生活》里,就詳細展示了一下湘西泡菜的種類之豐富,品種之多樣。輕輕地撈出一碟,夾一口抿在嘴裡,那酸酸辣辣的滋味讓人慾罷不能。

泡菜不僅僅可以泡蔬果,還可以泡魚肉,一個罈子里放上辣椒密封泡幾天,湘西最愛的酸就完成自己了的蛻變。

泡完泡菜的「酸水」也是湘西人的至寶,酸湯魚、酸湯菜、酸肉...統統離不開它!

湘西臘肉

湘西當地人並不愛飼養「良種豬」,而偏愛本土豬的「小樣豬」,雖然個頭小,但是天天在山裡跑,吃起來肉質緊實,油而不膩,做煙燻臘肉最是好。

湘西臘肉連寬度都是有標準的,太窄過干,太寬腌不透,所以現存的寬度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總結出來的經驗。

而且湘西臘肉必須要經過煙燻,暗火燃著茶殼、橘皮、松果、谷糠、柏葉等,一共要青煙裊裊地熏上七八天,再吊在民居里數個月,臘肉才能真正成型入味。

這樣熏出來的臘肉,不管是單純的猛火爆炒,或者是燜一份金光閃閃的臘肉飯,都是湘西人飯桌上最迷人的一餐,也是無數湘西遊子忘不了的鄉愁。

血粑鴨

血粑鴨是湘西必吃的美食,它的組成和名字一樣簡單粗暴:鴨血、糯米和鴨肉,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足量的辣椒,擊穿你的味蕾。

殺一隻鴨子,鴨血放入盆中,順手倒入糯米一起凝固,蒸熟後切片和鴨肉一起炒,再下入干辣椒和青紅椒,就是一碗地道的湘西血粑鴨。

鴨肉吃起來又鮮又辣,濃香入味,鴨血糕的口感軟糯又吸飽了湯汁,一口下去,遭殃的是米飯,痛快的是舌尖。

剁椒魚頭

剁椒魚頭不用說了吧,一隻片開的魚頭,一層厚實的剁椒,一碟麵條,一勺香油,這是湘西最爽辣也最出圈的美食。

湘西的山溪里常年生存著各種大頭魚。一尾魚最驚艷的時刻,恐怕就是被端到湘西人的餐桌上,喜迎四方來客。

米粉

說到吃辣,怎麼能忘記愛嗦粉的湘西。每天早上人們總是要先吃一碗湘西米粉,這樣一天都精神飽滿。

粉粗湯汁少正是它與其他地區米粉的不同之處,嚼勁十足,鮮美爽滑。

這裡的米粉還無辣不歡,加上酸蘿蔔和碼子,拌一拌再入口,馬上辣得你嗷嗷叫卻又捨不得放手。

湘西米豆腐

一走進湘西就能看到路上到處都有米豆腐攤,可見其受歡迎程度有多高了。

作為湘西土家族、苗族的一道特色美食,它吃起來軟化細嫩,滿嘴留香,製作方法也有一定的講究。

在夏天吃上這樣一碗米豆腐,加上各種作料,口味層次感非常豐富,每一口都有不同的感覺。

湘西社飯

在湘西地區的土鄉、苗寨,都有過「春社」吃社飯的習俗。

社飯是將糯米、秈米、野香蒿、野蔥、臘肉、豬油、花生米等,拌在一起蒸煮而成,風味獨特,飽含民族風情。

百蟲宴

百蟲宴上的所有菜色均以蟲子為主,桃花蟲、蜂蛹、蟬猴、竹蟲、水蜈蚣、蚯山子、瓢瓜蟲等等,都是苗家特產菜。

糍粑

有時走在村裡,遇見寨子婦女在歡快的打糍粑,在一錘一錘的敲打後,軟糯粘香的糍粑就成了湘西另一個主食大佬。

燒烤

而老街上的一串串燒烤,炭火噼啪,油脂滴落,撒上特色的湘西調味,不止饞著遊客的心,更撫慰著湘西人閒時的胃。

踏足湘西之前,覺得它是個傳說,

踏足之後,覺得它是個故事,

那些隱匿在湘西的自然山水、古老村落,

都是此生不可遺落錯過的風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c21b26c8d72a3ae2fea381a900f8a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