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南昌好吃、比婺源景美!這座遍地神仙的老城,此生定要去一次
在江西,有這樣一處不太起眼的地方,
它地處江西最北部,
一市連四省,
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稱;
它古稱柴桑、江州、潯陽,
曾經可比現在的成都、西安更加網紅;
它有著絕美的大山大水大湖,
單憑一座廬山,
就能碾壓全國大部分城市;
依山抱水,優雅至極,
景色絲毫不輸省內的婺源、景德鎮,
卻很少被遊客列入旅行清單;
它也是吃辣星人的快樂老家,
單單魚配辣椒就能吃出花來,
美食絲毫不輸南昌~
這座鮮有人知的三線城市便是:
江西 · 九江!
九江地處長江中游東南岸、江西省最北部,
江西省第二大城市,
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
素有「江西北大門」之稱,
而長江與京九鐵路交匯處的「水陸交通大十字」,
更使得九江承東啟西、引南接北,
在整個中國東部扮演了重要角色……
以前的廬山就相當於現在的北京798,
可以稱之為藝術家孵化地,
在廬山腳下,
陶淵明完成了《歸園田居》組詩,
開始擁有田園詩開創者的頭銜,
山河江湖之間流淌的詩詞歌賦和走出的文人,
曾如浩天繁星般照亮中國文化史的半壁江山。
不止廬山
九江還藏著眾多絕美的自然景觀
廬山
廬山是九江最大的招牌,其名氣甚至蓋過九江這座城市,畢竟這兒的機場都叫九江廬山機場。
廬山全山共有90多座山峰,最高峰大漢陽峰,海拔1473.4米。歷史上,廬山無數次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中,其中以蘇軾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最為著名。
而如今的廬山,「避暑」是其撕不開的標籤。但冬日的霧凇、雪淞、雲海,像極了現實中的「冰雪奇緣」。
來到這裡,你可以重點逛逛牯嶺鎮,這個廬山雲端之上的小鎮,幾百幢名人居住過的小別墅風格各異,其中最有名氣的那必須是宋美齡住過的【美廬】。
牯嶺可以說是玩廬山的休息站,一天東線、一天西線,在鎮上睡一夜,順便在電影院看一場《廬山戀》(只播放這一部電影),這樣的安排是比較經典的廬山行程。
東線(自然風景):含鄱口五老峰三疊泉
西線(人文景觀):如琴湖花徑天橋錦繡谷仙人洞美廬廬山會議舊址蘆林湖
廬山西海
廬山西海本來叫柘林湖,可能是因為廬山太有名了,於是改名為「廬山西海」,與千島湖類似,湖區擁有形態各異的島嶼997座,眾島星列,堪稱世界奇觀。
有桃花島,金猴島,孔雀島等,湖水清澈,風光秀麗,如果春天來,可以去桃花島,島上有1萬多棵桃樹,超適合賞花。
石鐘山
石鐘山在江西省湖口縣鄱陽湖出口處,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迫擊出如鐘鳴的風聲而得名。
這裡地勢險要,陡峭崢嶸,自古即為軍事要塞。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曾夜泊山下,尋聲探源,並撰寫聞名天下的《石鐘山記》而聲名大噪。
蘆林湖
蘆林湖,故又稱東湖,四周群山環抱,蒼松翠柏,似發光的碧玉鑲嵌在林蔭秀谷之中,猶如天上神湖。
此處原是蘆草叢生、野獸出沒的蘆林谷地,後築壩蓄水,於是高峽出平湖,青山綠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
鄱陽湖
有多少人寫過廬山,就有多少人寫過鄱陽湖。鄱陽湖在擴張自己領地的過程中還把海昏侯當年在的海昏縣給淹了,最終變成中國第一大淡水湖。
它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形狀像一個大葫蘆,倒掛在長江南岸,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水落灘出,魚、蝦、螺、蚌及各種水草豐富。
每年11-12月,當鄱陽湖進入枯水期,無數越冬候鳥來到鄱陽湖過冬,可以去南磯鄉觀鳥,有「候鳥王國」之稱。
蓼子花其實是鄱陽湖區一種最常見的野花,鄱陽湖水退去後,蓼子花就會很快生長起來,形成一片紫色花海,同時出現的還有大片草洲,這可能是離南方人民最近的一片青青草原。
著名的浪漫水上公路——永吳公路也在這裡,這段路是現實版的千與千尋,但可惜的是每年只出現約三個月。
落星墩
王安石有首詩叫《落星寺》,第一句「崒雲台殿起崔嵬」寫的就是九江的落星墩。傳說這是一顆墜星,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隕石形成的小山丘。
這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每年只有在12月到3月才能步行抵達,其餘時間只能坐船上去。不知道當王安石在這裡寫下「萬里長江一杯酒」的時候,眼前是什麼樣的風景。
走進潯陽城
探訪曾經的歷史人文古蹟
東林寺
這座老廟依廬山而立,始建於東晉,是日本佛教凈土宗的發源地。
東林寺很低調,不營銷也不收門票,據說這兒求籤還挺靈,如果你想要過過清凈日子,甚至可以在寺廟裡住上幾晚。
其中,著名的東林大佛是東林寺的標誌,在阿彌陀佛像裡面,是中國及全球第一高的,佛像周邊都是唐風建築,春天很適合來賞櫻拍照。
東林寺旁邊是西林寺,蘇軾寫廬山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就是在這裡靈光一現寫出來的。
白鹿洞書院
始建於公元940年,有古代四大書院之一頭銜的白鹿洞書院,它大概就是千年前的清華北大吧,享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
書院是一個三進式的院落,明清風格的建築掩映在山林中。現存建築群沿貫道溪自西向東串聯式而築,由書院門樓、紫陽書院、白鹿書院、延賓館等建築群落組成。
潯陽樓
潯陽樓是中國江南十大名樓之一,古典小說《水滸傳》以此樓為背景,演繹出宋江題反詩、李逵劫法場等故事。
潯陽樓歷來是名人云集之地,白居易、韋應物、蘇東坡等都曾登樓題吟,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話。
現在我們看到的潯陽樓是參考《水滸傳》插畫新設計出來的 ,坐進四樓的茶室里看看落日,或許可以找到一點當年白居易在這裡寫《題潯陽樓》的詩情畫意。
李公堤
甘棠湖堤,現名李公堤,九江人習慣稱之為「小壩」,始建於唐長慶元年,是九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深秋或初冬來九江,一定要去一次李公堤,在這裡閒逛,靜靜感受九江這座城的煙火氣。
舌尖上的九江
美食絲毫不輸南昌
潯陽菜,即九江菜,以潯陽為中心,兼納湖口、星子彭澤洛縣市美味佳肴而成,被大江大湖環繞的九江是吃魚大戶,擅長烹制江河湖鮮。
鄱湖胖魚頭
鄱湖胖魚頭位列十大贛菜之一。它一般選用鱅魚製作而成,此菜鮮辣微酸、肥嫩鮮美,一道菜可嘗盡鄱湖味。
廬山石雞
集結了當地最有名的三種食材:石雞(其實是一種蛙)、石耳(木耳)和石魚,想想就很鮮了。
永修東坡肉
永修東坡肉一般為兩大碗, 每碗里盛著一塊用稻草扎著的大豬肉,這道菜肉酥糯可口,汁濃味醇,肥而不膩。
九江炒粉
南昌吃拌粉,九江吃炒粉。沒什麼比一碗鍋氣滿滿的米粉更有九江味道,炒過的米粉會變得更有韌勁。
蘿蔔餅
據說每個九江人心裡都有一家自己中意的蘿蔔餅店。
除了以上這些,九江的小喬燉白鴨、板栗燉雞湯、酒糟魚、德安蒸矮子板鴨、九江魚塊等等都是經典的潯陽菜。
修水哨子、炸油糍、蒸米粑、炒米粑、桂花酥糖、九江茶餅等也是不可不嘗的本地小吃。
這就是九江,
秀美的山水風光、
深厚的人文底蘊,
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的盡的,
如果有時間,親自去趟九江,
切身領略九江之美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c52bb7b9a9d65f1e9d89fe554024f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