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中華第一猛將」,臨死前卻說:我該死,誰讓我挖斷了龍脈

2023-12-21     無風卻起念

原標題:他本是「中華第一猛將」,臨死前卻說:我該死,誰讓我挖斷了龍脈

在中國古代歷史的長河中,有一位傳奇將軍的名字閃耀著不朽的光芒,他就是大秦的蒙恬。這位一生戎馬、功勳赫赫的猛將,在生命的最後關頭,留下了一句充滿深意的話:「我是該死,誰讓我挖斷了龍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何蒙恬會這麼說呢?

大漠深處,黃沙漫漫,一座巨大的城池屹立在荒原上,這就是秦朝北部邊境重鎮——臨洮城。城牆高聳,城門堅固,城內兵精糧足,是抵禦匈奴侵擾的堅固堡壘。這座城池的守將,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將軍——蒙恬。

蒙恬,出身名門,自幼習武。蒙恬家族世代都是武將,蒙恬從小對軍事便耳濡目染,有勇有謀,是秦始皇手下的得力幹將。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征戰中,蒙恬以其過人的武藝和出眾的軍事才能,贏得了嬴政的青睞。尤其在對抗齊國時,他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一戰成名,成為秦國的重要將領

蒙恬一生中最輝煌的戰績,就是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當時,匈奴是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經常侵擾中原邊境,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的災難。秦始皇為了徹底打擊匈奴,派蒙恬率領大軍北上。

蒙恬深諳匈奴的習性,他採取了靈活的戰術,先是在河套地區設下伏兵,打了匈奴一個措手不及,然後又主動出擊,連續取得了勝利,最終迫使匈奴遠遁草原,河套地區也重歸秦朝。

蒙恬的功績,得到了秦始皇的高度讚賞,他被封為「大將軍」,並被賜予「忠勇」的稱號。這一戰,不僅穩固了秦國的邊疆,也讓蒙恬的名字永載史冊。

在收復河套後,蒙恬並未止步。為了長久地穩定邊疆,防止匈奴的再次侵襲,他提出並主導了修建長城的宏偉計劃,長城修建浩浩蕩蕩,從臨洮一直修到遼東,綿延萬里,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這一壯舉,雖然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但蒙恬堅持己見,最終建成了雄偉的長城。這座長城,不僅是軍事防禦工程,更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長城的修築,為秦朝抵禦匈奴侵擾,提供了堅固的屏障。蒙恬也因此,被後人譽為「中華第一猛將」。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功勳卓著的將軍,卻在秦始皇去世後,被趙高所害,含冤而死。趙高是秦朝的丞相,他野心勃勃,想要篡奪皇位。為了達到目的,他誣陷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說他們謀反。秦二世胡亥聽信了趙高的讒言,下令將蒙恬和蒙毅賜死。

臨刑前,蒙恬長嘆一聲說:「難道我得罪了上天嗎?我沒有什麼過錯,為何卻命不久矣?」他沉默良久後又說:「其實,我也是該死,起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一萬餘里,這其間不可能沒挖斷龍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

蒙恬的話,流露出他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對國家前途的擔憂。他認為,長城的修築,破壞了龍脈,是導致秦朝滅亡的禍根。

蒙恬的死,是秦朝歷史上的一個悲劇。他是一位忠勇的將軍,為秦朝的統一和強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他卻被趙高所害,含冤而死。蒙恬可歌可泣的一生,到頭來只一聲長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6209979103025d02c3436059d877b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