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臨終前為何要下旨殺死樊噲的?樊噲及其家人的下場如何?

2023-09-09   尋根拜祖

原標題:劉邦臨終前為何要下旨殺死樊噲的?樊噲及其家人的下場如何?

劉邦臨終前下旨處死樊噲至今是個謎,那個向劉邦告黑狀的人究竟是誰?劉邦真的是上當了,還是有其它考慮?

故事發生在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那時候劉邦已經病得很重了,滿朝上下都處於一種憂慮的氛圍中。

就在此時,有人給劉邦打了個小報告:「樊噲勾結呂后,準備在您駕崩後立刻帶兵回長安,殺了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

戚夫人母子是劉邦的心頭肉,如果不是反對聲太激烈,他早就用劉如意替換劉盈了。如今自己還沒咽氣,樊噲這廝居然就圖謀不軌,這還了得。

劉邦大怒,立刻叫來陳平和周勃,給他倆下了一道聖旨:你倆前往燕國,軍中斬殺樊噲,軍隊由周勃接管。

樊噲是劉邦的連襟,也是劉邦最得力、最忠誠的開國功臣,此刻他正率軍在燕地率軍平定燕王盧綰的叛亂。

劉邦臨終下旨處死樊噲的謎團

按史書的解釋,劉邦要處死樊噲,就是為了保護戚夫人母子。這個說法有道理,不過似乎不充分,劉邦去世後,樊噲就能無法無天到可以擅自帶兵進京嗎?殺了樊噲就能保護得了戚夫人母子了嗎?

有一種聲音認為,劉邦很痛恨呂雉,一直試圖壓制呂雉,怎奈呂雉母子已經羽翼豐滿,無能為力了。

也許從個人感情上來講,劉邦確實偏向於戚夫人母子,但作為開國之君,他怎麼可能會因私愛而忘記了漢帝國的未來呢?

跟很多人的觀點相反,我認為,晚年的劉邦一直在刻意培養呂雉的勢力,目的就是希望她能幫劉盈築起一道防火牆。防誰呢?當然是功臣集團。

功臣集團有那麼可怕嗎?當然可怕,你沒看到,被呂雉壓制了十幾年的他們,居然在呂雉剛剛去世就能翻身,功臣集團絕不是省油的燈!

劉邦在世時,解決掉了異姓諸侯王,但沒時間去解決功臣集團的問題了,他只能將希望寄托在呂雉身上。這也是劉邦最終放棄易儲的原因,呂雉和劉盈的組合,遠強於戚夫人和劉如意母子。

既然呂雉是劉邦身後最重要的一手棋,那麼就不能忽視樊噲的作用,按理來說,劉邦不該殺害樊噲。

按照《漢書》和民間野史的記載,樊噲曾經在垓下之戰前有過謀反念頭,後來在一個叫公孫戎的部下的勸阻下放棄了。

不過這件事《漢書》說得太含糊,野史又不可靠,按理來說樊噲不至於那麼糊塗。我們可不可以這麼理解呢:由於劉邦對呂雉、劉盈母子的薄待,樊噲曾經有過對戚夫人發狠的言語?

由於是一時氣話,劉邦也沒太放在心上,所以依然相信樊噲,否則他絕對不會繼續授予樊噲兵權。

但這件事顯然被人利用了,當又有人說「樊噲要帶兵進京殺戚夫人母子」時,劉邦心中的那根刺發作了:上次我沒處置你,沒想到你還玩真的了?你想找死,那就別怪我了。

那麼,樊噲到底說沒說過這樣的話呢?沒法驗證了,只能說以樊噲的性格看,有這種可能性。問題是,打小報告的人是誰?

從史書的立場看,應該是暗指反呂派的功臣集團,包括陳平、周勃、王陵、陸賈、灌嬰都有這個可能,考慮到能有機會接觸劉邦,而且還能用這種巧妙的方式讓劉邦動怒,陳平或許是最大的嫌疑人。

不過,豐沛集團也有可能。豐沛集團其實就是一盤散沙,盧琬、夏侯嬰、蕭何、王陵、審食其,都尿不到一個壺裡,也都跟樊噲不近不遠,他們中的很多人也都存在可能性,未必是真的針對呂雉。

尤其是樊噲還有一個很惹人討厭的老婆呂嬃,給他帶來無妄之災的可能也存在。

陳平的自保讓樊噲死裡逃生

如果從「陰謀論」的角度考慮,我傾向於陳平就是那個打小報告的人,只是他沒想到,劉邦居然將處死樊噲的任務交給了自己。

陳平原想躲在後面下黑手,卻被劉邦推到了前台,這下麻煩了,他知道,以呂雉的手段,自己將來肯定沒好果子吃。

好在陳平主意大,他眼珠一轉十個計,屁股一扭計連計,這個小問題難不倒他:皇帝給我出難題,我就把球給他踢回去。

於是他對周勃說:「樊噲可不是一般人吶,咱要是真殺了他,萬一陛下反悔了咋辦?他還是呂后的妹夫,那姐倆可不好對付啊。」

周勃實誠:「陛下的旨意也不能不執行啊,你說咋辦?」

陳平說:「咱不殺樊噲,而是將他解押回京,交給皇帝自己處理,你覺得如何?」

周勃一咧嘴,還是你狡猾,都聽你的。

就這樣,樊噲死裡逃生,被陳平用檻車運送回長安。半路上,陳平得到了劉邦駕崩的消息,同時接到聖旨,要求他原地待命。

陳平心裡一驚:大事不妙,一定是呂雉以為我殺了樊噲,想在我進京前辦掉我。不行,得趕緊回京。於是他不顧聖旨的要求,讓樊噲慢行,自己星夜兼程,火速往回趕。

回到長安後,他不給呂后反應的時間,一頭闖進劉邦的靈堂,倒頭就哭。

等呂雉反應過來,也不能立刻抓捕陳平,只好暫且忍受。陳平多聰明,他一邊哭一邊「向劉邦彙報工作」:樊噲我沒殺,給你接回長安來了。

這話分明是說給呂雉聽的,呂雉一下子明白了陳平的苦心:好人吶,別傷心了,從今兒起你就擔任太傅,專心輔佐皇帝吧。

轉眼間,陳平從刀尖就跳上了青雲,厲害不?

不久,樊噲回到長安,被呂雉官復原職。呂嬃雖然對陳平一直耿耿於懷,但呂雉卻從此拿陳平當作半個自己人。

樊噲及其家人的悲劇下場

漢惠帝六年,樊噲病逝了,這段期間樊噲做了啥,史書沒有記載。治國本就不是他的特長,呂雉需要他的存在給自己助助軍威就行了。

不過呂嬃倒是很活躍,這個女人仗著姐姐的勢力,頻頻插手朝政,恨得那些功臣派牙根痒痒。

樊噲死後,他與呂嬃的嫡子樊伉繼承了舞陽侯爵位。五年後,呂嬃獲封臨光侯,成為西漢初年僅有的五位女侯爺之一。

請注意一點,呂雉給呂嬃封侯恐怕還有另一層含義:趕緊將她打發到封地,免得留在京城搬弄是非。

呂雉掌權十五年,直到臨死前依然對功臣勢力忌憚不已,她很清楚,呂嬃這種人通常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很容易引發功臣派的反彈。與其如此,還不如讓她滾遠一點。

呂雉或許對呂產、呂祿這兩個侄子太過放心了,軍政大權都在哥倆的手裡,沒理由壓制不住十五年不敢抬頭的功臣派。

然而,呂雉剛剛去世,呂家兄弟就連出昏招,尤其是呂祿,居然聽信好友酈寄的蠱惑,交出了兵權,還心情大好地跑到呂嬃的封地嗨皮去了。

呂嬃一見這個侄子大驚失色:「你怎麼能放棄軍權?呂家人要死無葬身之地了!」她氣憤地將一箱箱珠寶撒得滿地:「我也不用再替別人守著這些寶貝了。」

呂家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呂祿的智商都不如一個女人。果然被呂嬃說中了,不久周勃、陳平、灌嬰策動兵變,將呂家人殺得光光,連小孩都沒留,甚至連那些出嫁的呂家女兒也全都遇害了。

最倒霉的是樊伉,這孩子啥惡事也沒做,就因為身上有呂家人的血脈,也慘遭殺害,連樊噲的光環都罩不住他。

漢文帝即位後,考慮到樊噲的貢獻,立他的庶子樊市人為繼承人,承繼了舞陽侯爵位。

不過,這位樊市人「煩死人」了,他有暗疾,不能生育,眼看偌大的家業無法傳承,實在有點愧對老爸。於是樊市人想了個歪招,讓他的弟弟代替自己,跟妻子生了個兒子,起名樊他廣。

樊他廣承襲爵位後,因為跟家裡的管家發生矛盾,被此人告到朝廷:樊他廣根本不是樊市人的骨血,無權繼承爵位。

就這樣,「舞陽侯」爵位又斷絕了。

這一斷絕就是145年,漢平帝元始二年,大司馬王莽為了追憶前代功臣,將那些斷了祭祀的功臣家族重新分封,於是樊噲的來孫樊章得以繼承「舞陽侯」爵位,終於又讓樊噲吃上了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