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十二月,也就意味著2023年離結束不遠了。回顧今年的汽車市場,可以說「卷」出了新的高度。車企們為了賣車,不僅拼產品、拼營銷,就連價格也不惜代價一降再降。這才剛剛進入到12月,就已經又有多家車企官宣降價了。能看出來,大家的誠意都已經擺在了桌面上。
但正如我們此前分析的那樣,當所有人都降價的時候,對於消費者而言那就沒有多大的誘惑力了。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品牌降價都能獲得消費者的支持。這個十分殘酷的現實,在近期公布的11月27日-12月3日中大型SUV銷量排行榜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首先排在第一位的,或許會讓人有些意外。它既不是傳統的燃油車,又不出自「蔚小理」,而是來自問界的M7,其周銷量達到了4754輛,直接超越了老對手理想L7的3923輛。一周能夠達到這樣的銷量,無論是對於問界來說,還是放在其他車企身上,都可以說非常誇張。這也足以看出,在華為buff的加持下,問界的崛起速度遠比我們想的要快。
不過,雖然第一名被問界獨占,但是第二三名依然是理想,除了上文提到的理想L7外,理想L8也以周銷量2882輛的數據排在第三位。至少當下,冰箱彩電大沙發的吸引力仍在。
直到第四位,才終於輪到燃油車,而且還只有一款現象級車型,那就是周銷量2232輛的寶馬X5。此外,整個榜單再也找不到周銷量能達到2000輛以上的傳統燃油車了。比如曾經熱門的途昂、攬巡、攬境、探險者,都呈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由此可見,即便是價格偏高的中大型SUV市場,傳統燃油車也同樣無法招架來勢洶洶的新能源。
第五位和第六位在筆者看來是兩隻潛力股,它們分別是智己LS6和小鵬G9。低調的智己,一周達到了2066輛的銷量,稍一發力接下來就很可能月銷破萬輛。而小鵬G9,也是車市中為數不多能實現自救成功的車型,周銷量1300輛雖然不能算頭部,但已經能讓小鵬汽車穩住了。
再看長城系的幾款產品,排在第七和第八位的分別是坦克500新能源和坦克400新能源,二者周銷量為1143輛和895輛。這樣的表現,只能說可圈可點。反倒是當初被人們寄予厚望的魏牌藍山,如今周銷量只有474輛,這恐怕不是個好的信號。
在整個榜單中,外資品牌新能源車型僅有兩款,分別是排名第十位的別克E5(周銷量530輛)和排名第二十位的奔馳EQE SUV(周銷量234輛)。別克的成功很顯然,靠的就是「實在」,不玩套路。要知道,作為中大型SUV的別克E5,現在低配已經和曾經自家的燃油緊湊型SUV價格看齊了。而對於貴為豪華車的奔馳EQE SUV,筆者認為能排上榜單就已經算是成功了。
同時,還有幾款黑馬車型正在努力向上發力。比如傳祺新能源的ES9、改款後的嵐圖FREE、阿維塔11,未來很有可能會在向上走。反觀整個榜單末端的蔚來ES8,周銷量只有293輛,完全不復當年老款ES8之勇,大家說問題出在哪裡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