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物咬傷注意!不僅要打狂犬病疫苗,還要注射這一針!

2022-05-25     南都i健康

原標題:被動物咬傷注意!不僅要打狂犬病疫苗,還要注射這一針!

萌寵固然可愛

被咬傷見血時潛藏的狂犬病

可是不容小覷

不只是打狂犬疫苗

被動免疫製劑也要安排起來了!

狂犬病作為一種以動物咬傷為傳播途徑的傳染性疾病,其致死率接近100%,但這種疾病又是可通過疫苗接種和被動免疫製劑保護來100%預防的疾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計劃, 2030年前要實現0犬傳人狂犬病死亡的目標,作為僅次於印度的狂犬病第二大國,我國的狂犬病防控任重道遠。

廣東省預防醫學會以線下會議結合線上直播形式召開了「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研討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犬傷門診余衛華教授透露,「在臨床中,由於害怕疼痛,擔心價格因素,只有三成左右犬傷Ⅲ級暴露者(也就是明顯咬傷出血或頭面部被咬傷)使用了被動免疫製劑,這其實是不足以有效預防狂犬病的,而因此導致免疫失敗,犬咬傷者死亡的病例也並不鮮見」。

也正是為了提升廣大犬傷者對被動免疫製劑(免疫球蛋白和狂犬免疫單抗)的接受程度,廣東省預防醫學會首席專家張永慧、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潘越峻以及廣東省預防醫學會疾病控制首席專家鄭慧貞及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蟲媒傳染病防控首席專家彭志強出席會議並紛紛建言獻策。

99%的狂犬病案例來自犬咬傷

廣東省預防醫學會首席專家張永慧在「狂犬病的流行病學及我國狂犬病防控要略」的主題宣講中指出,全世界每年約有5.9萬人死於狂犬病。

狂犬病一旦發病,致死率為100%,但 若處置得當,狂犬病是100%可預防的。

「99%的狂犬病(死亡)是來自於犬傷,99%的狂犬病(死亡)發生於發展中國家。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030年消滅人間狂犬病』, 我國作為僅次於印度的狂犬病第二大國,狂犬病的防控是非常重要且棘手的問題。

他表示,近年來, 隨著狂犬病防控的規範化執行,我國的狂犬病發病人數逐年遞減。

接種狂犬病疫苗是預防狂犬病發病的重要措施,即預防性治療。但狂犬病疫苗無法立即產生防護作用,《衛生部引發2009年版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範》指出, 判斷為Ⅲ級暴露者,應當立即處理傷口並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隨後接種狂犬病疫苗。

狂犬疫苗接種。

張永慧還對被動免疫製劑的發展歷程做了介紹和分析。 雖然我國狂犬病的防控有非常好的趨勢,但被動免疫製劑使用不足仍是我國近年人狂犬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我們還需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特別是在防控教育和被動免疫製劑接種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得到加強。」

特殊人群犬傷後除了打疫苗

必須打被動免疫製劑

廣東省預防醫學會疾病控制首席專家鄭慧貞表示,當前不少人仍對狂犬病預防存在者一定的誤區,以為被犬咬傷後只要接種疫苗就足夠了。

殊不知,疫苗作為一種免疫抗原,其在進入人體體內形成免疫抗體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當前無論主流的狂犬疫苗無論是四針還是五針,其首針進入人體後形成有效免疫保護的時間周期是需要7-10天時間的。

「如果沒有被動免疫製劑的介入保護,這一段時間人類就對狂犬病毒沒有絲毫抵抗能力,病毒是足以對犬傷者產生致命威脅的。」

所謂的被動免疫製劑,早期的被動免疫製劑狂犬病血清,因為副反應較嚴重已經基本棄用。 當前主流的是使用狂犬免疫球蛋白這一人血製品,因其接種單價較高昂,50公斤體重傷者花費在1500元左右,部分傷者不易接受。

另外,「球蛋白的使用,需要專業人士在傷口的周圍浸潤式注射,以便在傷口周圍形成一道免疫防護牆,消滅、阻止病毒進一步侵入人體,療效也是確切的,但部分患者會有明顯的疼痛,這也會減低傷者的依從性」,余衛華教授告訴南都記者。

在市八犬傷門診,最高峰值時當日狂犬疫苗接種人次超過600,但被專家們判定為Ⅲ級暴露者的,只有20-30%的人接受被動免疫製劑的使用。

事實上, 對於明確出現犬、貓咬抓傷出血或頭面部損傷的傷者外,諸如免疫低下人群(hiv感染者)、使用免疫抑制劑(器官移植等人群)並沒有出血但被抓撓過,也需要接受被動免疫製劑接種。「被蝙蝠攻擊過的人群,也需要100%接受被動免疫製劑介入。」鄭慧貞補充道。

國產單克隆抗體上市

被動免疫多了一個新的選擇

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潘越峻教授針對性地介紹了狂犬病暴露後正確處置方法。「狂犬病暴露後處置的目標是最快最大限度降低傷口內病毒含量,預防傷口感染,儘快提高機體免疫力。傷口處理需要正確地分級,傷口的沖洗、消毒、清創及被動免疫製劑的使用都有相應嚴格的規定。」

他也著重強調了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在狂犬病防控中的重要地位,介紹了被動免疫製劑的發展歷程和作用機理,給在場和線上的醫護人員培訓了使用要點。

目前,除了狂犬免疫球蛋白之外,狂犬病的被動免疫又增添了一種新的選擇。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狂犬單克隆中和抗體奧木替韋單抗已獲批上市,並將進入廣東市場。

奧木替韋單抗歷經30餘年研發,作為全國首個重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單克隆抗體,於2022年上市,可有效中和中國現有種群狂犬病毒株。

早期體外藥效學研究結果顯示奧木替韋單抗對全球收集的街毒株均能有效中和,不同動物攻毒試驗保護率均表現優異。

鄭慧貞表示, 在臨床應用方面,奧木替韋單抗作為基因工程全人源特異性單克隆中和抗體,徹底消除血液病原體感染風險。應用人群不受限,給藥體積小,局部刺激輕,使用更安全。和疫苗聯用,抗體陽轉率更高、中和活性更強、保護力更持久。

「多了一種被動免疫製劑選擇,也多了一種方案,但關鍵還是要通過宣教來提升犬傷傷者對被動免疫的認識。」

溫馨提示:

點擊下方圖片

即可進入 【廣州防控地圖】

查看詳情

南都健聞(nanduijk)報道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何宇航

整理:實習生 張雨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ea8304801662e52afa1910a92a4a9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