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孩子腦智發育如何?這項國家級研究正在招募志願者

2023-12-26     南都i健康

原標題:想知道孩子腦智發育如何?這項國家級研究正在招募志願者

12月24日,科技部「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中國學齡兒童腦智發育隊列研究」課題組協同兒童保健、醫療、教育、心理學等領域的專家,在廣州開展了「學齡兒童腦智發育科普活動」。

專家提醒,對於學齡期兒童來說,閱讀非常重要,它可以促進兒童的智力發展和注意力提升,但同時,大量閱讀應建立在「準確快速解碼」的基礎上,閱讀對腦功能的促進也不能被「聽書」取代。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陶沙。

閱讀能力強,孩子智商高

科普活動中,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陶沙進行了《閱讀學習與兒童腦認知發育》主題報告。

「並不是聰明的孩子閱讀才好,恰恰相反,閱讀要足夠好,你後面的認知發展、智力發展才有後勁,陶沙介紹,英國一項對於將近2000對雙胞胎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兒童在7歲、10歲、12歲時的閱讀表現預測了後來的智力發展。

對學齡期兒童來說,高效的學習需要閱讀能力,中小學各科的學習和考試很大程度上都需要閱讀理解的能力。陶沙介紹,她的團隊在對北京地區6至12歲兒童的一項研究發現,閱讀能力能夠顯著預測注意能力的發展,「過去大家都認為,『注意』是我們學習的必備條件,我們的研究發現,在正常的學齡兒童進入到學校教育,開始系統的閱讀學習之後,實際上是閱讀表現很好地預測了高水平的『注意』的發展,同時,如果兒童存在注意問題,就有可能阻礙閱讀的進一步發展」。

為什麼會這樣?對於腦發育的研究顯示,閱讀作為一種高水平認知活動促進了腦的結構和功能的發育。

大量閱讀要建立在準確快速認字的基礎上

另外,陶沙強調,閱讀能力提高必須建立在「準確解碼」的基礎上,「閱讀能力不足時,大量閱讀、沒日沒夜刷題、通過『猜』來閱讀整本書,都是沒有效果的」,歐洲一項對於小學生的研究發現,閱讀能力高的孩子才能夠真正做到大量閱讀。

為此,她提醒,現在很多小學喜歡讓孩子進行整本書的閱讀,但前提是要確保孩子已經能夠進行快速、高效的文字解碼,「如果這一關沒過,整本書閱讀對孩子來說可能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對成年人來說,閱讀與長壽也正相關。美國一項對近4000名成年人12年的追蹤研究發現,剔除掉其他和長壽相關的已知因素後,單一的「閱讀」因素可以延壽19個月。

活動現場。

「聽書」不能取代閱讀

現在一些孩子會用聽書來代替閱讀,「聽書」的效果和閱讀相比如何?陶沙表示,「聽」與「讀」相比,少了文字加工的過程,「對於正在學習閱讀的孩子來說,單純『聽』不能夠取代文字閱讀、帶來腦智發育的促進效果」。

另外,「聽」與「說」的加工深度有區別,「聽」的過程中,加工深度不如讀的過程那麼深入,「聽的時候,聽完就完了,而閱讀時,你可以不停翻回去,所以加工深度是有區別的」。

對於閱讀困難的學習者,國外的訓練方式中包括用聽來進行一部分的替代性學習,但並不是簡單的「聽」,還要去幫助學習者進行更深度的加工。

目前短視頻在全球流行,兒童如果喜歡刷短視頻,會對大腦發育有影響嗎?陶沙介紹,美國兒科學會及國內的近期研究已有證據表明,在2歲之前,有的認為是5歲之前,如果每天的視頻接觸超過1小時,對於兒童後期的腦發育、認知和行為發育都是不利的。背後的原因,有可能是視頻影響了與人交往,也有人認為與光的問題有關。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放射科副主任尹訓濤是「中國學齡兒童腦智發育隊列研究-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隊列建設」課題的負責人。

學齡兒童腦智發育隊列研究正在招募志願者

「中國學齡兒童腦智發育隊列研究」是科技部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項目將通過對我國兩萬餘名學齡兒童腦智發育狀況的持續追蹤,繪製腦發育圖譜,闡釋腦智發育機制,建立腦智發育綜合測評系統與中國標準,為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提供支撐。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放射科副主任尹訓濤是「中國學齡兒童腦智發育隊列研究-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隊列建設」課題的負責人,他介紹,該項目在「十四五」期間啟動,目前已在全國設置了30個站點,共有1700多名研究人員參與,項目規劃3萬名左右志願者參與,目前已有約五分之一志願者入組。

在廣州,課題組計劃招募2000多名兒童參與,目前已入組100名左右,「我們想招募更多的家長,尤其是學校參與,從兒童六七歲開始持續追蹤,要隨訪十年」。

尹訓濤介紹,對於參與課題研究的兒童,課題組會通過磁共振檢查、認知測試、腦電檢測、基因組分析等手段,對兒童的記憶功能、認知能力、智力、社交功能等進行全面評估,並每隔一年或兩年進行跟蹤隨訪。

「對於參與項目的孩子,我們會給出檢測報告,但家長還是要放平心態,不要覺得可以按報告把孩子培養成某方面的人才,我們主要還是給予大家一些腦科學的科普,也可能在檢測、篩查過程中發現一些有閱讀障礙、抑鬱傾向或者腦血管畸形等情形的兒童,可以對孩子成長有所幫助」,尹訓濤表示。

南都健聞(nanduijk)報道

采寫:南都記者李文 通訊員李雯

關注「南都健聞」

進入後台回復關鍵詞

查看更多健康資訊

回復 【疫苗】

查看疫苗接種點匯總

回復 【發熱門診】

查看附近的發熱門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849d96c7ced4e9a8ecfc9f48ed3e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