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時候,我們曾試駕過路特斯最新的純電SUV產品Eletre,當時就了解到,路特斯其實還為用戶提供了流媒體外後視鏡這個裝備,只不過當時由於相關法律法規的原因,中國市場銷售的車輛是無法裝備流媒體外後視鏡的。
現在隨著《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發布,從今年下半年也就是2023年7月1日起,車輛可以裝備電子後視鏡,以取代傳統光學折射後視鏡,應對特殊天氣對交通安全造成的影響。向來敢為人先的路特斯,日前正式向車主交付了首批裝備流媒體外後視鏡的Eletre車型——事實上路特斯也是中國汽車市場中首個向用戶交付流媒體外後視鏡的選手。
造型小巧適合「馭風」,支持電動摺疊
從外觀上來看,這款流媒體外後視鏡採用了「迴旋彎」造型,讓人聯想到路特斯的賽道激情,不僅奪人眼球,也有一定的致敬路特斯賽道傳奇的含義。熟悉路特斯品牌的粉絲知道,這是一個馭風而行的品牌,賽道上戰績頗豐,曾經收穫7次F1車隊總冠軍、6次F1車手總冠軍、81次F1分站冠軍。如今採用流媒體外後視鏡,也是有利於優化空氣動力學性能的。並且該後視鏡也支持一鍵電動摺疊,摺疊後整車看起來更加優雅利落。
坐進車內看,流媒體外後視鏡所捕捉到的車身兩側情況,會實時顯示在車內門板上的LCD螢幕上——顯示屏緊鄰座艙兩側的空調出風口,既方便用戶觀察,也形成了一體化的視覺效果,形成環繞式座艙的氛圍。
減少視野盲區,夜間、雨霧天更清晰
當然在實用性上,流媒體外後視鏡是有其優勢的。很多消費者擔心TA不如傳統光學後視鏡簡單實用,其實不然,通過流媒體外後視鏡,駕駛者對車身兩側情況的觀察,無需將視線投向車外反光鏡,而是可以直接觀看6英寸LCD顯示屏。該螢幕刷新率達到60Hz,支持觸控,並且相比傳統後視鏡可增加約50%的橫向視野,減少了駕駛者的視線盲區。
攝像頭採用斥水材質,帶有加熱功能,同時通過圖像算法的支持,在夜間或是雨霧等環境,還能調節亮度,能夠讓駕駛者更好地觀察周圍車況,再加上新車裝備的盲區監測系統、開門預警、後方橫穿輔助系統等,有效提高了出行安全係數。
可靠性、經濟性有待時間驗證
除了路特斯之外,還有一些品牌也注意到了這一潮流風向,比如第三季度將亮相的阿維塔12,也將為消費者提供流媒體外後視鏡的選擇。不過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總是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並非所有消費者都會第一時間接受。
就像新能源車剛剛興起時,有人仍然選擇信任傳統油車也有人欣然接受電車;就像單踏板模式有人並不喜歡,也有人用了之後直言「真香」。流媒體外後視鏡有其優勢,但畢竟屬於一項全新的電子裝備,可靠性和維修經濟性不如傳統光學後視鏡,螢幕尺寸也不如傳統後視鏡那麼大,老司機們的駕駛習慣一時之間或許難以改變。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迎來品牌75周年的路特斯,正在以積極創新、突破前行的態度,在新能源時代續寫自己的光輝。如果未來你所擁有的汽車品牌也開放流媒體外後視鏡選項,你會選擇加裝嗎?